2024-06-2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努力VS天賦


「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

而是你努力的不夠久」


相信這句來自某健美頂端選手的一句雞湯給了許多人繼續練下去的動力



但如果這句話換成泰森戴著拳套說呢?



如果是喬丹捧著籃球說呢?



無疑就會讓人聯想到



「哩洗勒工三小」



這不是說如果沒有天賦就不能從事特定運動,而是對於投報率得有合理的期許,在每個領域多看幾眼就不難發現,總是有人在期待著與能力不相符的報酬



在我們的教育風氣裡,多數情況即使發現了自己具備某樣運動天賦,時常也得不到鼓勵與支持培養的環境與系統



我們的高階運動員通常都在哪裡開始萌芽呢?

運動員家庭是最讓人不意外的起點,基因的篩選無比殘酷,所帶來的環境支持系統更有機會產出所謂的天才



而各種專項運動的起點當然也散落在各個教育體制內,選才、養才,許多精英的起點從非常早期就在培養



這是個巨大的漏斗,只要曾經有機會進入其中,即使被篩選在外,仍然高機率優於平均值



在我的教練職涯當中,每次遇到上手異常迅速的人我都會好奇問一下



「你就學期間有沒有玩過什麼校隊?還是你從小就很愛什麼特定運動?」


中獎機率近8成


試想一個個體從30歲才開始從事運動訓練,跟一個從國小就一段就開始培養的人相比,硬生生就是10年以上的差距



更晚起步才發現原來自己有天份,尾盤急起直追的人,感人、勵志,但通常是不值得參考的離群值



肌肉量很重要,堆疊的手段也很多元,inbody 顯示出來的體脂肪與肌肉量不是唯一的運動有效指標,也許社群媒體上有許多透過努力飲控而得到亮麗成果的流量寵兒,但我也大膽猜測有許多一輩子沒胖過的人卻也享受著一樣的流量紅利,透過照片與生活動態包裝在天賦外層,嘗試著說服別人他的結果是透過努力不懈而得到的,甚至當事人不見的意識到,成果不見得透過努力而得來,是原廠設定有著先天的優勢



我自己就是個離群值的個案


剛開始起步進健身房的時候當然也是上網翻書看了各種資訊,功課做越多越發現自己的情況可能跟常見的有所不同


不忌口、愛喝酒,訓練專項偏向健力,沒什麼在做健美人會做的訓練,卻很常被誤會成健美仔,體脂長年都只有10%上下(疑?說好的健力肥宅呢?)這還不是單一個案,可能我書讀的真的不夠多,沒有能力詳細追溯解釋這樣的成因,所以拿減肥來說,如果確實執行常規手段卻沒見到成果,詳細健檢找尋成因會比胡亂嘗試各種花式減肥法更有幫助



有一種錢我伸手去賺的話會跨越我自己的道德底線,那就是告訴別人我的結果是透過努力而得來的,藉此鼓勵每個人都往努力俠的道路邁進,進而圖取利益是儼然變成sop 的常見手段,努力很重要,但卻不是能拱上神壇的至高要件



在認知資源被大量消耗的時代,努力能夠簡化許多複雜的變因,但每個人努力過後的結果必不相同,這也是客觀事實


你會變好,但不是變的跟別人一樣好,任何面向的努力都應該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的狀態,在變好的路上做好準備多繞幾圈冤枉路,這樣的體悟其實不只套用在健身,任何領域都雷同,共勉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