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
關於工作,如何從平凡進化到卓越的三個關鍵要素。
作者有一次在上海洽公,卻無意間在計程車內上了一堂最生動的MBA課程。這位司機大哥我們姑且稱之為老徐。(時間為2006年,人民幣兌換新台幣匯率以4.5元估算)
上了車之後,作者與老徐相互聊天,聊到工作的話題。
老徐說:原來您是從事企管顧問行業,我們開計程車的,也是要懂一點。
作者說:喔,聽起來大哥有一些心得。
老徐說:我認為開計程車,也是要懂得用科學方法來算成本的。
作者好奇問:怎麼個科學法?我記得計程車的成本一般都是里程數估算,例如每公里成本0.3元(NT1.4),對嗎?
老徐說:不是以公里數計算成本,應該以時間來計算才對。
以我自己來說,我一天要繳交車隊380元(NT1700);加油費大約210元(NT945);總工時約17小時,換算下來,每小時成本約34.7元(NT156),每分鐘成本約0.58元(NT2.6)。
舉個例子,如果我載了一位客人車程花了10分鐘,跳錶收費10元(NT45),我的成本是5.8元嗎?錯!因為沒有算到空車的時間,我從每個月的後台數據分析,我每次載客與載客之間的空車時間大約是7分鐘,因此我花10分鐘載客,實際花費的時間成本是17分鐘,也就是9.8元(NT44),跳錶只收了10元,這趟等於沒賺錢啊!
作者說:哇,原來是這樣,那怎麼辦呢?
老徐說:你必需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選擇你的客人,而不是憑運氣載客。
老徐笑著問了一個問題:中午12點多,你到了商場門口,站著三組客人等著叫計程車。
第一位是年輕女子,手裡拎著小皮包;另一組是一對年輕男女,手裡沒拿什麼東西;第三位是中年男子,穿襯衫背著筆電包,你選擇哪一位載客?
作者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
老徐說:你要選背著筆電包那位。
作者問:為什麼?
老徐說:時間近1點,表示第一位女子,應該是中午從公司溜出來買東西的,公司離商場不會太遠;另一對男女朋友的手上沒有拿東西,應該是來這裡玩的遊客,下一站通常不會去太遠;第三位一看就是洽公的,這時候叫車,應該是準備去開會,距離不會太近。最後事實證明,那位背筆電包的客人,車程花了30分鐘。
老徐接著說:許多同業經常抱怨生意難做、油價一直漲,都在怪別人、怪環境。在我看來,老是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永遠不能進步;我能一直保持業績前三,而且很穩定。
靠得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斷思考、詢問、測試、看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優化我選擇判斷的能力。
作者問:請問大哥,你整天開車,遇到塞車時會不會心情不好,不想上班?
老徐說:不會,我常說我是快樂的車伕,塞車時,我會看著窗外這個美麗的街景、欣賞充滿設計感的大樓、偶而還有漂亮的女孩經過,讓人心情愉悅。
從工作中體驗過程帶給你的美好,用積極正面的心態去面對。
我永遠不知道下一組客人會是誰?我的價值就是又快又安全地把客人送到目的地。
作者事後瞭解:老徐每月能賺取的工資比平均水準高出一倍,在2萬個司機裡排在前三名。下車前,作者邀請老徐,到他服務的微軟公司分享他獨門的計程車營運心法。
作者認為,一件事情能從平凡成就卓越,必需擁有知識、技能、態度三大要素。
第一是樂觀積極的心態,讓你知道,沒有平凡的工作,只有平凡的人。
第二是用心思考的心態,提醒你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第三是持續行動的心態,知識必需靠行動轉化為技能,否則永遠都是紙上談兵。
AI教父黃仁勳曾說:我喜歡自己做過的每一份工作,沒有任何工作是低賤的。
把自己的『過去』經營好,我在餐廳洗碗時,全力以赴地去洗,之後才被提拔為服務生。
許多人質疑,因為成功人士成功了,所以工作變得有意義,不管是黃仁勳、貝佐斯、賈伯斯,工作狂只是表象,他們真正成就卓越的底層邏輯,在於先有積極熱情的態度,用謙遜的心態吸收知識,用心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用行動將知識升級為技能。
日復一日的自律行為,是因為把工作當成玩樂,把追求卓越看成一場不斷升級打怪、創造價值的遊戲過程。
常有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能有選擇權嗎?不管什麼選擇,都應該秉持追求卓越的底層邏輯,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如同登高山,爬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你滴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生命旅程中,最值得回味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