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4)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就像底下《遺教經》說的:
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
就是說,我們這樣攀緣五根,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事,但是它可能引導你到三惡道去。
你可能覺得說我學佛了,甚至我也出家了,我只是習慣性地到處看看,或者是種種花,種種草,看到花開,聞到香味,覺得很快樂,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啊!你覺得沒什麼,但是在你覺得沒什麼的時候,它可能就影響到你臨終的正念。
就像《遺教經》說的,平常的一個慣性,在臨終的時候就可能使我們墮入坑陷。平常攀緣慣了,臨終的時候心也是靜不下來,因為你沒有這種攝心的習慣,習慣就是向外攀,往外看,讓心能夠滿足。
這樣子的話,「將當牽人,墜於坑陷。」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很有可能的。
因為平常沒有收攝的習慣,臨終的那一念就很難守得住,這時候陰境現前,各式各樣的五光十色的幻境現前,瞥而隨他去,這三惡道的中陰身就成就了。所以這個就是未來的過患。
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
墜入三惡道之後,它這個影響是生生世世的,很難從三惡道裡面出來。各位看過很多這類公案,很多。我們今生修行,甚至於能夠出家修行,這是多生多劫累積的福報,如果只是因為平常攀緣慣了,導致臨終的時候不守正念,墜入到三惡道,這真的就太可惜了。
這是根放逸,再看「欲放逸」。
前面的跟放逸是五根對五塵的攀緣,這個欲放逸是指第六意識的攀緣,它是五根攀緣的根本。甚至有時候雖然五根沒有攀緣了,但是內心還是在不斷思惟,不斷打妄想。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
《遺教經》基本上是我們在佛學院第一年都會上的課,但是我們那個時候心很粗,上完之後我們知道:哦,有這麼一回事,但也只是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