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0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腦筋急轉彎2》: 讓情緒自由,是為了與自己和解|觀影心得

睽違九年《腦筋急轉彎2》終於登上大螢幕,隨著主角萊莉長大,大腦總部加入了新的情緒,萊莉在不同情緒間找尋平衡、也在和過去的自己拉扯 — 想抓住以前單純的快樂,同時也要面對心裡愈加茁壯的焦慮。

《腦筋急轉彎2》加入了新情緒--焦慮、嫉妒、羞澀、倦倦,由 Maya Hawke 配音的焦焦是本片的要角

《腦筋急轉彎2》加入了新情緒--焦慮、嫉妒、羞澀、倦倦,由 Maya Hawke 配音的焦焦是本片的要角

|情緒的意義|

進入青春期,焦慮、嫉妒、羞澀、倦倦加入了大腦總部,焦焦取代樂樂主導控制台,將原有的核心情緒關進保險庫裡。焦慮的提早計畫看似讓萊莉在交友上如魚得水,但隨著焦焦愈加執著於預見未來,焦慮開始發揮其矛盾、悲觀的本質,讓萊莉變得憂慮不安。電影將「焦慮」塑造成一個「負面」情緒,例如:橙色(橙紅色象徵「能量」但當人們開始焦躁時,能量即能化成恐懼、擔憂)、扭曲形狀的核心意識,以及試圖把樂樂趕走的謀劃。焦焦想要讓主人看起來是「上得了檯面的」,他覺得自己在為萊莉著想,卻無形中在讓主人(此指萊莉)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所以即使萊莉貌似融入紅鷹隊,自己卻不快樂,嫉妒心和渴望認可的聲音淹沒自我肯定,導致最後形成的自我認同是「我不夠好」,但這也不是焦焦希望帶給萊莉的。相信焦焦是許多人大腦總部的主控情緒,求好心切的同時卻為了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而失去自己,但為了生存下去只好繼續用那樣的偽裝活著,在外人眼中好像過得很好,實則內心總是感到不滿或自卑。

焦慮是出自於想變好的動機,但就像樂樂說的,任何一個情緒都不應該擁有掌控台的全權:焦慮過頭會演變成恐慌、自我貶低,自顧自的快樂會過於放大自我而忽略周遭人事物,儘管對於皮克斯將焦慮塑造成反派的走向不是太喜歡,不過最後所有情緒和解、達成共識的收尾豐富了本片的意義。

「一點一滴變成他新的自我,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他。」


慶幸自己在現在這個階段遇到這部電影,在走過青春期那段最混亂的時間,更能理解萊莉現在經歷的一切。儘管續集還是有製作上的缺點,但皮克斯透過續集再次展現出腦筋急轉彎一作的野心,亦拓展了動畫片的受眾。每次聽到萊莉說「我不夠好」時,眼淚就忍不住落下,看著萊莉腦內的焦慮不惜一切為了讓他變成「別人眼中最好的樣子」,而漸漸摧毀過去建立起的自我認同,就彷彿看到以前的自己。還記得焦焦和憂憂有段對話:

「可是萊莉不是這樣的人!」

「重點是他要變成什麼樣的人。」


焦焦出場時攜帶行李是暗示焦慮情緒附帶的「情感包袱」(emotional baggage)


縱使多數影評認為此次續集的劇本、製作仍未超越首集的標誌性成功,主觀角度而言,這部動畫帶給我的影響卻感觸至深;因為我能在萊莉眼中看見我自己,那個時常厭惡自己的我。為什麼我常覺得孤單、被拋棄、不被喜歡?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嗎?還是因為我不夠瘦?——這些看似膚淺的煩惱卻是源自內心深處的自卑,小的時候,「長大」好像就自然而然的發生;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的痛和悲傷沒有消失,那時候的樂樂也許以為那些難過只要扔到腦後就不再存在、不需要再想起,之後才發現這些回憶都沒有不見,反而無形中流進意識之河,形成自我認知、信念裡的坑洞。我不知道原來在角色裡看見自己的倒影會讓人那麼難過,「我不夠好」在我腦海裡像是扎根在自我感知裡的信念,我好討厭這句話,卻也不知道怎麼移除它;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比不上別人、沒有比別人好的條件,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愛、是不是不夠好所以得不到祝福。因為我有努力,但為什麼別人看不到?

然而,這樣的心情卻沒有辦法說出來,說出口的脆弱,在他人眼裡會變成「為什麼你那麼敏感、情緒化、沒安全感?」小時候,表現出各種情緒都沒關係,儘管大人偶爾會覺得小孩又在無理取鬧、耍脾氣,但是小時候不用顧慮那麼多,而社會化的同時也意味著徘徊在身邊的人會越來越複雜,已經不再像小時候,會有父母或朋友願意迎合自己,而是為了不被排擠自己要去迎合多數群體的口味。

"People change who they are to gain acceptance and love by others."

自卑感每每像大浪般把我捲走,壓力卻無處釋放,怕講出去看起來像個輸家,心想「只要把委屈吞下去、咬牙忍一下就好」,但這些糟糕的想法反而因為長期的逃避而盤旋在意識流裡面揮之不去,漸漸化成自我意識裡的信念;那很糟糕對吧?因為連我也討厭這樣反復焦慮又憂鬱的自己,我都討厭自己,又有誰會喜歡呢?焦焦為了讓萊莉被接納和喜歡而拋棄曾經的 sense of self,生活中多數人也是被想得到認同的渴望驅動自己去迎合他人,總覺得唯有贏得別人的肯定才能證明自己:人都只是想得到多一點愛而已而焦焦反映出的恐懼是因為害怕赤裸的自己會無法被接納。


|讓情緒自由就是與自己和解|

完美主義是製造焦慮的導因。因為不安全感和憂慮、害怕未來的各種意料之外的壞事,萊莉總是替自己做最壞的打算,可同時給自己施加的壓力太大 — 他想變得受歡迎、想要成功、想要贏 — 這些野心彰顯出人性自私的一面,因而和先前樂樂建立的「我是個好人」的人設產生矛盾,而矛盾感在焦焦主導控制台後愈加明顯,導致最後萊莉在休息室裡焦慮症發作。

小時候的世界很單純,所以我們天真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但隨著面對的人事物變得複雜,初踏入青春期時的自己尚未適應內心的矛盾:還想保護和抓牢曾經單純善良的自己,那個充滿野心又自我中心的聲音卻慢慢茁壯,變得無法忽視。萊莉就是如此;樂樂主導的童年是純粹美好的,但焦焦眼裡看見的是青春期所有糟糕的模樣,雖然焦焦是為萊莉著想,希望她做好所有準備迎接挑戰,但這同時也和舊有的信念衝突;萊莉發現:原來我沒有想像中的善良、原來自己也有自私的一面、我很勇敢,但面對未知的未來也會卻步。這些看似相互牴觸的人格讓我們以為我們只能「兩者擇一」,人會自動會套用「二元對立」的思維,但如《腦筋急轉彎2》諮詢的心理學家 Dacher Keltner 所說「人有很多面向,故不用去排斥特定情緒、或限制自己只能選擇做某一種樣子的自己。」

放心去擁抱每種模樣的自己,去接受自己不僅有正向、善良的一面,亦有複雜、陰暗的一面,情緒就像一片片拼圖,需要缺口互補的拼圖組裝在一起,才能完整一個人。面對生活中接踵而至的瑣事和挑戰,心情轉變的節奏有時連自己都來不及適應,不如就去接受那樣偶爾混亂、與眾不同的自己吧!把自己交給情緒,它們總會找到最後的出口。;如同樂樂說的:「萊莉的每一部分都構成特別的她。我們愛萊莉,包括她所有凌亂不堪、美麗的一面。」

"Your anxiety isn’t you, and neither can your happiness define you."


「無論焦慮還是快樂都無法定義你。」


皮克斯團隊配合的臨床心理學家 Dr. Lisa Damour 在訪談中提及,人們常以為要達到好的心理健康就是要讓「心情變好」, 然而,心理健康的重點在於「聆聽自己的情緒需求」,允許自己對所發生的事情有情感反應,並有效的管理這些情緒。讓自己在想哭的時候難過、快樂的時候就讓放聲大笑,讓每個情緒都有空間發揮、在控制台做好它們的工作,不用特意壓抑自己,自然的讓每種情緒達到最好的平衡,就是在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像樂樂對焦焦說的:「我們沒辦法選擇萊莉要成為怎樣的人。」不管是焦慮還是快樂都不應該定義主人,樂樂雖然可以維持萊莉正向思考,但是一昧的將那些不堪、憂傷的回憶丟掉,反而使萊莉失去從挫折中成長的機會,少了多樣性的核心記憶做萊莉的後盾,使得青春期的她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時,變得更加脆弱。樂樂所謂的積極樂觀,雖然是好事,但那些完全純粹正向的信念 — 我是贏家、我是好人、我是好的朋友 — 反倒種下了焦慮的種子,焦焦為了支撐存在萊莉腦海裡種種「過於正面」的思想,把自己推向完美主義的懸崖,人站在最高點的同時,也意味著只要再往前一步就能墜落;萊莉在罰球室裡發生的焦慮症,即是她快墜落的警告。樂樂在迷路時說到「你們知道要一直維持正向有多困難嗎?」,如果連快樂本人都這麼坦白,何況是擁有不同情緒的主人呢?

"You don’t get to choose who Riley is. Anxiety, you need to let her go."

樂樂對焦焦講這句話的同時,也是在提醒自己應該放手讓萊莉做自己,因為任何情緒都不該佔據所有想法;焦慮過頭會恐慌、羨慕過頭會變成嫉妒、難過過頭會讓人憂鬱,就連太多快樂也會讓人沒辦法呼吸。萊莉不用拋棄其他情緒,她的複雜才是讓她獨一無二的。

焦焦奪走總部控制台的指揮權,將舊情緒們關進保險庫裡


|焦慮的反派枷鎖|

焦慮是源於人們想做到理想的標準,因而產生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保護機制,如焦焦說的,「我的工作是保護她免受她看不到的可怕事物的傷害,我為未來做打算。」因為有先前樂樂的樹立的完美信念,所以焦慮出現後,為了保持萊莉的完美形象,才會需要一直努力預防任何不完美的出現。焦焦植入萊莉的信念都是「假設性」的— 如果我是球隊的一員,我就一定能贏、只要我迎合他們,我就有朋友 — 這些假設性之信仰皆拋出一個問題:萊莉不擇手段成為的那個人,究竟是她自己、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一直追求別人想要她做到的事、想要她變成的人,因而失去自我認同、貶低自身價值,導致最後形成的自我意識變是「我還不夠好」。我到最近才理解,其實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的自己,永遠都不夠好,只會變成活在滿足別人、自己卻不快樂的循環裡。

「我不知道如何停止焦慮。也許這就是長大的代價,快樂會變得越來越少。」


小時候,快樂是我們的「預設情緒」,就像樂樂是萊莉兒時的主導情緒,但長大之後快樂變成種奢侈的感受;雖然一些生活中的小確幸也能讓人快樂,但是總有更多惱人的事情、各種雜事、課業或工作等著去完成,生活中總有做不完的事,所以那些快樂的事就被推遲到往後才去執行。有陣子的我甚至忘了怎麼快樂,那種感覺彷彿我的樂樂真的不見了,我好想快樂卻不知道要怎麼做、也不知道我應該為什麼事感到快樂(就像第一集中大腦總部只剩驚驚、怒怒和厭厭三個努力想要彌補樂樂的位置但都失敗)。成長的代價就是得獨自面對挫折和承擔困難,所以快樂當然不再是主導情緒,電影中萊莉媽媽的主導情緒是憂憂、爸爸則是怒怒的描寫亦貼合現實。主導情緒是我們遇到事情時做出反應的第一情緒,而焦焦和驚驚的存在屬於「降落傘情緒」,在主人遇到威脅或危險時當我們的降落傘,讓我們能安全落地(如驚驚拿出降落傘讓其他情緒安全著地一樣)但主人不能過度仰賴焦焦的功能,生活中只需要適當的讓驚驚和焦焦出場,讓我們對周遭的事物保持警戒。偶爾面對壓力情境感到焦慮是人之常情,它能讓人維持警惕、在某些場合感到焦慮也能化為推我們一把的動力,以生物學來說,焦慮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刺激人的動力進而達成目標,直到任由過多緊張和不安情緒吞噬自己,焦慮就會演變成腦中負面的風暴。

"You made a lot of mistakes, a lot. And you will make a lot more in the future."

「你犯過很多錯,而往後的你也會繼續犯錯。」


樂樂和其他情緒都曾做錯事,樂樂有他的堅持、焦焦有他的執著,那些情緒在主人長大過程中也在一同成長,萊莉不是完美的,他們以後也會繼續陪著她跌倒,萊莉的不完美是她漂亮的缺口,我們不可能永遠快樂,重要的是腦中的情緒如何幫助我們在低谷中重新勇敢的站起來,喘口氣後繼續往前。


導演 Kelsey Mann 說,初期團隊在編寫劇本的方向就是將「焦慮」設定為本片的反派,但初期焦焦的角色設定被形容是 "cardboard villain",使得焦焦淪為單純想控制萊莉大腦總部的壞蛋,甚至連 Mann 都說他不知道焦焦的動機。為了不將焦焦形塑成呆板的負面情緒,Mann 透過心理師和書籍真正深入了解焦慮這個情緒的意義和作用,最後團隊才補上焦焦的動機:和樂樂一樣,焦慮的行動也是出自對萊莉的愛。

焦慮本身是個矛盾的情緒:他愛主人卻也讓主人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那樣的矛盾讓人徬徨、懷疑自己現在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應該走哪一步才是最好的?又有所謂「最完美」的選擇嗎?因為追求完美、害怕未知,所以做出傷害自己的選擇,在意識到自己走錯的同時突然感到錯愕,再次觸發焦慮鍵,惡化成恐慌或焦慮症。「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是因為我們抗拒焦慮,」Mann 說道「當我們意圖阻止自己接受那份焦慮的同時,也正在讓自己經歷兩倍的焦慮」想要逃避卻反而製造更多焦慮;與其讓自己在兩條戰線和另個自己作戰,擁抱焦慮的自己反而能解放長期壓抑的情緒。


|擁抱自己的每種情緒|

在大腦總部裡,樂樂永遠是最正面的那個,讓他看起來像是唯一的正向情緒。可能其他情緒不是永遠那麼樂觀,也許焦慮會因為緊張而做出傷害主人的行為,但他也是出自於想幫忙的本意;嫉妒看似是個負面情緒,但他也是推動萊莉進步的因素。所有情緒的存在都是為了讓主人變的更完整,在完整人格同時也足以讓成長過程中建立健康的核心意識和自我認同。這些不同情緒就像五顏六色的毛線,在一起就能織出漂亮的毛毯,也唯有擁抱這些複雜的情緒,毛毯才是彩色的;同樣的,我們也需要不同的聲音、回憶去組成核心意識,悲傷、丟臉、痛苦的回憶,也跟快樂的回憶一樣重要;因為有難過的回憶,才能襯托快樂的珍貴。本片想闡述的訊息之一就是「沒有真正的壞情緒」,且第一、二集也各透過憂憂和焦焦的存在闡明此論點;人會有不好的行為,但情緒總會在我們面對挑戰時支持我們,就像電影中每個情緒角色都叫萊莉 "our girl" 也是在暗示著這些情緒都是因主人而存在。在我們害怕被負面情緒主宰之時,也不該忘記,那些情緒應該是支撐我們生活的角色,也許墜至低谷時的情緒會失去控制,但過程中人們也會在生活中逐漸掌握、學會如何和不同情緒和諧相處。


我喜歡皮克斯選擇的結尾,希望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看這部電影時都能知道:焦焦不是壞人。而當現在看電影的孩子未來正值青春期時遇見焦焦,也能擁抱這個脆弱又敏感的情緒,雖然他有時會緊張、焦慮過了頭,但他其實和每個情緒角色一樣,只是希望主人能活成最好的自己。


|與憂傷共處|

首集透過樂樂和憂憂的衝突性格帶出悲傷的重要

第二集的結尾,憂憂對樂樂說「萊莉需要你」,呼應了首集結尾樂樂邀請憂憂到控制台的一幕。大腦總部需要情緒的分工合作,會需要樂樂就同樣需要憂憂。

樂樂是萊莉出生後擁有的第一個情緒,當控制台只有單一按鍵時,樂樂讓萊莉用笑容迎接初次來到世界的美好。第一集中,樂樂了解到憂憂存在的重要性,原本以為自己對主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情緒,到後面才發現,要有有憂傷才有快樂,如果沒有將難過釋放出來,表面在快樂內心也沒辦法真的釋懷。據說,導演原本要讓驚驚要和樂樂被吸走,後來導演意識到憂憂的重要而將其改寫為要角。果然,憂傷和快樂的強烈對比帶出憂傷的重要性,也讓憂憂和樂樂的那趟旅程變得更有意義;很多時候我們只想著快樂卻忽略了歡笑前的淚水


不知道是不是生病的關係,常常會突然沒來由的覺得自己很討厭、很噁心,腦海裡一直有個聲音對自己說「我好想消失」,我沒有動力做任何事,也哭不出來,我常納悶,要怎麼讓自己都覺得自己很討厭?某天晚上,我把複雜的思緒打下來,儘管打字也無法完整抒發內心的想法(因為當時腦海就像打結一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但在把碎片般的思緒打出來後,我大哭了一場,我坐在廁所地板撕心裂肺的哭喊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難過,但是我知道我很想哭,我已經想哭很久了。我走到窗戶前面開始想「如果我今天就不要活下去了呢」,而當我意識到這樣的念頭又出現時,眼淚又一行行滑過雙頰;我難過的是為什麽我還是會這樣想,為什麼我一直覺得離開是唯一能解脫的方式。哭完之後,心裡就像卸下一塊大石頭,也是在這時候我突然發覺「原來這就是憂憂存在的意義」。

因為太久不讓憂憂好好哭一場,難過的思緒長久被抑制在腦海,變得更加難受,直到這團烏雲讓我沒辦法思考,變得窒息。哭出來就像下一場大雷雨,哭完就會有太陽了,雖然還會有幾片烏雲滯留在空中,但太陽終於有位置能出來曬乾我的淚水,讓我看到打結的地方、想辦法解開它。當我們想避開難過的情緒時,可能會錯過情緒想告訴我們的訊息,那個訊息可能正是能引導我們走出情緒烏雲的鑰匙、引導我們修正價值觀的導航、或協助我們做出抉擇的關鍵。不論是亞洲文化還是社會風氣,都隱約告訴我們:哭泣是軟弱的展現。的確,難過的情緒在大腦扮演脆弱的角色,倘若我們仔細聆聽和感受憂憂,不要在他哭的時候急著打斷他,也許我們能聽見哭聲裡的寂寞、無助、痛苦,以及壓力和情感的釋放;憂傷的情緒會告訴我們,哪些人事物或情感關係對我們而言是重要且不願失去的,有些人或事,在哭過之後才能慢慢放下和釋懷,其實我們只是需要好好哭一場,哭完之後,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We love our girlevery messy beautiful part of her."

當我們願意解開情緒的枷鎖,讓自己擁抱每種情緒下脆弱且複雜的自己,會發現也許不完美就是你閃閃發光的原因。


(圖片來源:Pixar/Disney)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腦筋急轉彎2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