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研究祇園祭,但如果真的要了解這個京都最重要的祭典,其實不能只談祇園祭,而是整個京都的文化。一直在想有沒有一本書,京都迷讀過之後,就能整個打通京都任督二脈的京都文化導覽書,把自己對京都的認識與不認識全部連結起來,一直到我讀了林屋辰三郎所寫的京都,心中的解答就打開了,那把鑰匙就是這本書。
大家還記得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回京都越多次,就覺得越不瞭解京都呢?當你發現自己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其實往往正是成為京都迷的開始,也會開始靠近所謂的裡京都,然後會越陷越深,越覺得不懂京都,就會對京都越著迷。
對裏京都的各種求知若渴,往往就是一種京都迷的生命史,一般的旅遊書早就無法滿足京都迷的渴望,在我心中,有很多本引領我進入這些京都生命世界的經典書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書之一就是梅棹忠夫所寫的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非常博學的京都民族學家梅棹忠夫,用了從京都地理、歷史、居民性格到語言,讓人更加的體悟到京都的魅力與底蘊,超越了許多只是表面爬梳京都的書籍,其中,梅棹忠夫在篇章裡,提到了一個人,林屋辰三郎,他提到林屋辰三郎才是真正最了解京都的人。
昭和時代著名的文化學者林屋辰三郎所寫的京都,早已是超級經典的著作,出版至今,再刷將近六十次,我想書寫京都的書籍何繁多,以京都的歷史為主軸的京都文化書籍更是。但是能像林屋辰三郎,把這些京都的歷史、故事、文化等,融合在京都的各區域與地方地理中,那就少之又少了。
林屋辰三郎所寫的京都, 與許多以京都歷史為主題的書截然不同,相當有趣的是從京都的神泉苑開始的,大家都知道京都在上古時期就是一個湖底盆地,神泉苑開始談京都的風土與地形地質,如何造就了山紫水明,到現在有的自然遺產,真的是好棒的開端,比過去許多京都的歷史文化書籍,都僅是從很遙遠的京都歷史開始述說,這樣把歷史與地理融合在一起的描述,真的有感太多了。
書籍的前半段,都是從悠悠的歷史長河開始爬梳,從京都的古代人,繩文遺跡在京都,賀茂氏族與神祇開始在京都發展,從這一章看完你再回到上賀茂神社與下鴨神社,甚至植物園和鴨川半木,更能感受到這塊風土對京都的重要,我非常喜愛這章有一段話。
在京都,舊事物不排拒新事物,新事物也追尋著舊事物,在這樣的京都,古老世界與新興世界恍若為彼此點綴。
基本上,每一個章節,就是依照這樣我們熟知的地理風土下手,然後進入與爬梳京都的各種歷史與文化,前半段,從太秦-松尾大社與稻荷;平安京與東寺、弘法大師;京都的神社與御靈會-祇園祭與北野天滿宮,一路到御室到嵯峨的王朝漫談,講到我們很喜愛的嵯峨野、大原一帶,更是讓人更了解,為何我們會如此喜愛大原這個地方,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自己讀起來很喜歡的應該是中段的部分,其一是因為中段出現的地方與寺院,都是非常喜愛的地方,像是談京都內的遷都,講到令人喜愛的白川,以及你可能不熟悉的南北白河與區域;還有我個人相當有感的京都的禪寺的各種故事與關係。京都裡的鐮倉,所指的高雄三尾一代,談神護寺、明惠上人與高山寺、看完真是巴不得馬上前往高雄三尾一代,帶著這些眼光,再好好感受一次。
整本書的時序,其實還是有點依照京都的歷史在走,中後段的部分,我覺得內容真的需要有很多消化,因為所及的無論是京都與週邊地區的經濟文化脈動,京都的傳統產業發展,一直到幕末,還有京都的藝術與學問之都的地位等,因為作者的切入角度往往都是地理、歷史、文化等交錯在一起,雖然有些地方真的要閱讀很慢,一次也不宜讀太多,但卻會對現在京都不斷產生不同的思考。
林屋辰三郎的京都,梅棹忠夫說這是一本『終極版的京都指南』,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但這本終極版的京都指南,我想是屬於京都迷的,如果你來過京都很多次,對京都的各種探索從未厭倦,越陷越深,這本書,真的可以讓你完全打通任督二脈,馬上就想回京都,再用這本書的眼光重新探索。
也由於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太豐富了,透過京都的地理呈現京都歷史,以時間劃分空間,相互表達,每一個章節其實都包含了繁多也需要時間吸收的京都底蘊,是一本需要花上時間可以讀上很多次的京都考究學,所以我很建議,慢慢閱讀,分次閱讀,細細品味,而且任意翻閱一章進入,都可以收穫很多。
最棒的方式,我個人會覺得就帶著林屋辰三郎的這本京都,再次回到京都,無需安排甚麼行程,就照著書中的描繪,從各個京都的地理、空間、寺院、庭園、街道等,開始往回爬梳京都的千年時空。
我想,從這本書出發,再踏上京都,對京都的體悟,或許會超過任何一本你所看過的京都書籍,說到底,這就是一本屬於京都迷的終極版京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