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地肌的解密:從地肌鍛鍊到鋒利之美---其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言

地肌變化(地鉄の働き)中,以「映り」(うつり,本篇暫譯「映照」)或稱「移り」(うつり,燒刃淺移)最引人入勝,映照是古備前刀匠們最拿手的技法之一,末古刀期以後的作品已難以再現,可說是珍貴的失傳技法了。本篇重點在於淺談什麼是映照、種類為何?對名刀而言是不是一定要有映照才算名刀?如何觀察哪些是映照;哪些則不是映照。

主要映り的呈現

主要映り的呈現

一把因意外而彎曲的古名刀

日本刀用於實戰時,若被操到彎掉,尚能勉強將刀身扳直並繼續使用,若不幸刀折斷時,則可能是致命危機。古備前的刀匠們為了防止斷刀危機發生,而想出了刀身鍛造時加上些技術,竟意外(或有意?)使地肌上出現「映り」這獨特的變化。我們可以先將這技術想像成,在硬質金屬內加入微細接近純鐵軟質金屬粒子組織,以增加整體的柔韌性並防止其斷裂。

關東大地震時,一把刻有刀銘「備前長船長光」(びぜん おさふね ながみつ)的日本刀,不幸從非常高的天花板上掉下來,落到了一根柱子下,刀身沒有直接斷掉,而是彎成「く」字形。專家認為之所以刀身只有彎掉而沒有斷掉,是因為刀身鍛造過程考慮到刀身的柔韌性。

之後,這把彎曲的刀身經由研師吉川恒次郎巧手下,恢復了原來的形狀。這把備前刀正是被稱為「大般若長光」(だいはんにゃ ながみつ)的國寶名刀,正被收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保管。

什麼是映照

「物の影がうつる」字義上來看,這個うつる有譯成映り或者是移り,古書「末燈記」中記載:「うつりとは刃境より他の方、刃の影の如く…(略)…刃につとうて、たつに在る」意思是這如同影子的帶狀物,既像是刃紋在平地上與刀刃方向平行之縱向呈現的影子、又像是燒刃淺移等等諸說。簡單來講;即一定要先有刃紋,才會有映照,沒有刃紋燒製,就不可能出現映照。

自一開頭舉例看來,映照除了美觀的價值,在實用性方面對刀身的強度及耐久性,有著些許程度的影響。無鑑查刀匠吉原義人老師也認為,平地上有映照的話,會比較軟且具有彈力。

映照的結構

出現在刀身上看起來是映照者,有兩種不同的態樣,一種就看起來像刃紋的影子一樣,是黑色的倒影,另一種就像嚴冬時在戶外呼出的氣息一樣,是看起來是白色的煙狀倒影。

看起來為黑色的影子者,會比較靠近刃紋的上方,而看起來像白色的煙者,往往會出現在靠近刀身的「鎬」(しのぎ)的鎬筋線附近。二者中何者為刃紋的「映り」(映照)?應將這個黑色影子視為真正的映照比較恰當。

像黑色影子的映照,是因為地鐵中混合了硬質「錳鋅礦金屬(troostite,屈氏鐵)」及軟質「加馬鐵(gamma iron)」粒子,軟質加馬鐵顆粒因為研磨而凹陷,加上刃區若缺乏「麻田散鐵(martensite)」粒子,因此該部分呈現黑影而不亮白。

看起來像白煙的映照,地鐵中混合了硬質「錳鋅礦金屬(troostite,屈氏鐵)」及軟質「阿爾法鐵(alpha iron)」粒子,柔軟的阿爾法鐵經研磨後會呈現鋸齒狀,故表面看起來像稍微反光的白色的煙霧狀。

此外,「錳鋅礦金屬(troostite,屈氏鐵)」之中,混有「麻田散鐵(martensite)」粒子時,則會產生所謂「沸映り(にえ うつり)」,這種地肌變化特別在古山城派刀身上可見。(以上名詞非專業冶金學翻譯見解,請見諒)

映照的觀察

在沒有光源的情況下無法觀察映照。其方法與刃紋鑑賞相同,將刀身傾斜30度指向光源(或背對光源也可),當光源照在「平地」(刃口與鎬地之間)時,手握刀柄如蹺蹺板板般上下搖晃。在平地上發現一道狀似連續的若有似無氣狀物,就是映照了。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時代以及鎌倉時代的相州傳等刀工作品,因熱處理時平地上所產生的「地沸」過於強烈者,不太會有映照特徵出現。另外,室町末期的末備前祐定、勝光或清光等刀工,也同樣因作品中地沸過強的原故,有映照的作品則非常稀少。

此外,映照能否清楚的呈現,也跟研磨的技巧有很大的關係。江戶初期將映照明顯化的研磨方法雖已失傳,幸運的是以現代的研磨技術的進步,研師可以用獨特精細的方式使其明顯化。

鎌倉時代作品的映照

當時的一文字派長舩派刀工作品,大多有映照之技法。而且映照模樣,就跟刃口之刃紋(不管是直刃或亂刃)幾乎一模一樣,故被稱為「乱れ映り」或者是「丁子映り」。當我們在刀身上觀察到這種情形時,幾乎可以斷定這把刀是鎌倉時代的備前刀了。

南北朝時代的映照

同時期的備前刀工,一樣能燒製出映照來,不過其模樣上稍微有些不同。雖還是以乱れ映り為主體,但也出現了「棒映り」「直ぐ映り」。其特徵是在平地上自下到上出現一條直線狀的映照。到了応永年間,時值室町時期開始後,乱れ映り的技法消失了,完全由直ぐ映り所取代。無論是直刃或亂刃,其映照都是一直線狀的。這是刀劍年代鑑定上是個重點,且觀察整體地肌時,亦可以此為起點。

新刀期的映照


室町末期到安土桃山期這段期間,已經看不到有映照技巧的刀出現(也可以說完全消失了)。但新刀期(江戶初期)的「石堂派」刀工,復刻古備前刀工的作品時,成功的再現古備前物特有的乱れ映り。而二代加州「兼若」在其作品中,只要有燒製逆丁子刃時,往往也會帶著乱れ映り類型的映照。

不過,這些復刻作品並非是這幾位名工慣有的作風。通常是有委託人特別注文打造時,才會出現類似作品。甚至於是為了彰顯自己也會這種已失傳的技術,才打造出來這類作品也不無可能。由於並非刀匠們所慣有的作風,鑑定時只能說他們會這種「変り出来」特別的變化技巧罷了。

現代刀匠如隅谷正峯(故)、吉原義人等無鑑查刀匠亦努力再現映照的技術,並有了驚人的成果(也有幾位非無鑑查刀匠,參加現代刀職展作品,也有類似高超技法)。但跟前面所舉新刀期刀工的例子一樣,有映照的刀並非其慣有的作風。最後,現代研師極上研磨技術的研究,也是功不可沒。

映照的小常識

映照的重要性,在於鑑定古刀時,從映照的有無,可區別是不是古刀。因為有銘刻古刀中,備前刀就佔約70%的比例。室町末期前(或中期)的備前刀一定有映照(其他則為京都的來派、栗田口、筑前的左文字派),到了室町末期以後的備前刀就不再有映照了,故在年代上可立判真假。

然而,從來沒有任何一位著名的鑑賞家說過:「有映照者必為名刀」這類的評語。

有映照者,就有可能是備前古刀,映照這技巧只能說是古備前刀的必然副屬品。即使沒有映照,也不會影響成為名刀的條件。因此,不要過於注重有沒有映照這類地肌變化,才是正確的鑑賞心態。

在入札鑑定會上,鑑定刀上有映照者,就能七成把握確定古備前刀的刀工了。而映照不會在刀身上斷斷續續的出現,一定是在「踏張」沒有被「區送り」磨掉的狀況下,自燒出的部份自下往上在平地上延伸綿延不斷狀才對。

易搞混的映照名詞

牡丹移り:針對兼光的作品,屬人為的特殊名稱,應該規歸類為乱れ映り才對。

地斑移り:不算映照,應規類為平地上的「叢沸」。古刀中已經有些向下凹陷的地肌經過研磨後,加以染色「拭い」後所產生看起來像映照的東西。

疲移り:因為古刀身歷經數度研磨被磨薄了,地肌呈現些許凹凸不平的狀態。經染色「拭い」後所產生看起來像映照的東西。與上述相同狀況,看破的方法是真正的映照是自刀履底下,由下往上延伸綿延不斷才對。在刀身上突然這裡一些那裡一些的就不叫映照。

白気る:是指白色狀地鐵,是屬於地肌表現的一種。白色狀地鐵是只整體的地肌地鐵具白色帶狀物,並不是映照那種連續不斷,而且又有點像密實狀匂口的呈現方式。基本上有白色狀地鐵的刀,就不太可能在名刀位列上面榜上有名的。

白気移り:就是以研磨技巧,將原有的映照顏色加深,使其看起來跟刃紋的匂口一樣白。

此外,不屬於映照而是屬於地肌本體或地肌變化的還有沸移、ひじき肌、なめくじ肌、縮緬肌、澄肌、鯰肌。都會被初入門者誤判為映照。

 

結論

總而言之,較確定為映照者,只有乱れ映り與棒映り兩種。特徵就是自刀履底下,由下往上延伸綿延不斷,而且又有點像密實狀匂口的呈現方式,才是真正的映り。

------------------------------------分隔線-----------------------------------------


腰物奉行屯所大哉問(提問專區)

問(讀者,以下同):

哇!真是好深奧的學問啊!雖說是淺談,但是對我來說真是長了不少見識。

 請問奉行

 如果名刀匠打出的刀不是自己慣有的風格,例如想誇耀特別的技術,這樣的作品是更有價值,或反而降低價值呢。

又如果新刀期初期也有刀匠特意打出有映照的刀,那以此來判斷古刀是否就不準確了。(如果是無銘的話)既然要平地軟且有彈性才能出現映,那麼有沸的刀是否因為硬度較高,所以無法產生映照呢。映照的消失,與實用性有關嗎?許多新刀(之後)最上作的刀工不太標榜這個技巧,還是真的是很難才失傳呢?

答(奉行答,以下同):

這樣的作品是更有價值,或反而降低價值呢。

好例正如義人等刀匠變成復興古日本刀的文化英雄.惡例則如同元祿期為討好富商收藏家而燒出"富士見西行"刃紋一樣匠氣化而非藝術感作品.

 又如果新刀期初期也有刀匠特意打出有映照的刀,那以此來判斷古刀是否就不準確了

 的確有磨上品被誤判過(只是不知是無意還故意?).

 沸的刀是否因為硬度較高,所以無法產生映照呢。

 請參造拙作地肌篇,末備前以後的作品的確是這個因素,致映照的技術不見了.

 映照的消失,與實用性有關嗎?許多新刀(之後)最上作的刀工不太標榜這個技巧,還是真的是很難才失傳呢?

 映照只是一種靠溫度調節產生之燒製技巧,硬要跟刀身湊在一起的話,只能說它增加了彈性,有一好便無二好,同時也犧牲掉硬度(荒沸會比較硬).原因在此

問:

奉行您好

大概就像虹與霓吧~

答:

回歸藝術層面的形容法,才是我等愛刀家的本懷吧!

我好像過於理性分析了,"映照"一詞的暫譯好像不怎麼優美喔!!!

改進改進

問:

奉行您好~小弟看到有些師傅在做燒刃時除了敷土外,還會在刀身上用類似不知碳粉或鐵粉拌成泥狀,繪製燒刃線, 以幾何圖形的方式繪於刀身或劍身,據說是日本刀劍刃紋之所以變化多端的秘密,也是刀匠燒刃成好刀的秘密,而非一般存萃只是把刃部的土去掉而已,大陸龍泉當地的師傅好像沒幾個有這樣做過,因為沒幾個知道,不知您能否幫小弟解答一下燒刃線的知識~謝謝

奉行大人這一篇真是解決了我許久以來對地肌的一些疑問,真是太過癮了。等我好好消化一下,再來向你提問。

答:

很抱歉奉行對大陸作刀完全不瞭解,可能無法給你滿意答覆....我只懂一些日本刀

日本刀為了砍開物體的原故,刀刃部需薄薄包土燒刃,而接近刀背的兩側則厚厚包土燒刃,這就是讓日本刀具備銳利及韌性兩大要素的原因.隨著時代進步,燒刃技術也跟著進步.變成如同繪畫般更具鑑賞價值的藝術品。

燒刃的目的即在於將刃部淬火硬化及避免接近刀背的兩側被淬到火,故燒刃前須將刀身包裹粘土(土置).如兄臺所言之日本刀有五個傳法各有不同粘土的塗法.專注在透過些許差異厚薄的粘土塗法,才能達成燒刃的目的.另外部位不同粘土的厚度也會有所不同,如左圖所示,刀身(接近刀背的兩側)要厚厚的塗上一層而刃部則是薄薄的一層.透過爐火的溫度產成晉渭分明的刃文.

最後,要呈現一把具有美術價值刃紋的刀,其燒刃過程還需配合

1 適當的鋼材。2   燒刃用粘土 

avatar-img
33會員
35內容數
世界上沒有其他兵器與日本刀有相同製作工序。 世界上亦可見各類以黃金和珠寶裝飾的美術刀劍,而日本刀則是因為玉鋼為材料,且未經溶解直接摺疊段打,造就出堅固,韌性且鋒利的美術品。 刀可以是殺人刀;也可以是活人劍。云「破邪顕正」,鑑賞刀匠注入靈魂所鍛打之名刀時,能去除心中的邪念使人思無邪,正是隱藏在日本刀的神祕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腰物奉行屯所 的其他內容
地肌之有無,可說是日本刀與世界上其他兵器最大的相異點,也是辨別真假日本刀的參考之一。續前篇繼續討論「地肌」。 已經有很多刀劍書或網路訊息都有刊載過相關討論,本文強調手握實刀時如何觀察地肌及重點,有助於愛刀家們更準確的鑑賞和鑒別日本刀。介紹常見的地肌形容詞,也回答一些讀者所提出的問題。
日本刀地肌鍛造的過程非常精細和複雜,對於愛刀家以及任何對日本刀有興趣的人來說,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此外,文末也包含網友的相關提問和奉行專業答覆之互動內容,十分有趣。 本篇獻給已經購買過日本刀入門書的同好,一解對地肌的疑惑。而剛接觸日本刀的同好,建議以關鍵字搜尋相關日本刀文章後再來看本篇。
本文是一篇評論中村泰三郎老師的拔刀道實用日本刀選擇方法,概述三河住藤原元久的刀匠傳承,生涯及作風,全文詳細提及中村氏訂製刀的10個心得及試斬刀避免鑑賞用的美術刀劍。 著重於實用刀長度、刀袸形狀等選擇方法。
備前刀的匂口燒製非常好且精緻,用於鑑賞更是沒問題,更贏得當時著名武將爭相收藏佩帶。例如互為好敵手的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見面就是意見相左天與地的你死我活,但兩位名將佩刀都是備前長船景光,名人加持下的名刀,保存下來的遺品自然也多了起來。無怪乎備前長船一派,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刀代名詞。
日本刃紋造型為直刃,其他則統稱為亂刃。而亂刃中又可大致分出灣刃、丁子刃、互之目亂刃。所謂的鑑刀三鐵則,由刀姿能推斷出時代、由地肌能分辨地方及刀工所屬集團或類似工、由刃紋則能確認刀匠為誰。其中,燒製刃紋是最能呈現出刀匠個性的技巧。
「包丁(菜刀)及日本刀都是打造出來的刃物,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般人常會問的問題。 本文並非藉由一些科學說法,來硬拗說跟日本刀的科學層面有關,要旨是在於破除對日本刀的迷思及不了解。
地肌之有無,可說是日本刀與世界上其他兵器最大的相異點,也是辨別真假日本刀的參考之一。續前篇繼續討論「地肌」。 已經有很多刀劍書或網路訊息都有刊載過相關討論,本文強調手握實刀時如何觀察地肌及重點,有助於愛刀家們更準確的鑑賞和鑒別日本刀。介紹常見的地肌形容詞,也回答一些讀者所提出的問題。
日本刀地肌鍛造的過程非常精細和複雜,對於愛刀家以及任何對日本刀有興趣的人來說,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此外,文末也包含網友的相關提問和奉行專業答覆之互動內容,十分有趣。 本篇獻給已經購買過日本刀入門書的同好,一解對地肌的疑惑。而剛接觸日本刀的同好,建議以關鍵字搜尋相關日本刀文章後再來看本篇。
本文是一篇評論中村泰三郎老師的拔刀道實用日本刀選擇方法,概述三河住藤原元久的刀匠傳承,生涯及作風,全文詳細提及中村氏訂製刀的10個心得及試斬刀避免鑑賞用的美術刀劍。 著重於實用刀長度、刀袸形狀等選擇方法。
備前刀的匂口燒製非常好且精緻,用於鑑賞更是沒問題,更贏得當時著名武將爭相收藏佩帶。例如互為好敵手的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見面就是意見相左天與地的你死我活,但兩位名將佩刀都是備前長船景光,名人加持下的名刀,保存下來的遺品自然也多了起來。無怪乎備前長船一派,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刀代名詞。
日本刃紋造型為直刃,其他則統稱為亂刃。而亂刃中又可大致分出灣刃、丁子刃、互之目亂刃。所謂的鑑刀三鐵則,由刀姿能推斷出時代、由地肌能分辨地方及刀工所屬集團或類似工、由刃紋則能確認刀匠為誰。其中,燒製刃紋是最能呈現出刀匠個性的技巧。
「包丁(菜刀)及日本刀都是打造出來的刃物,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般人常會問的問題。 本文並非藉由一些科學說法,來硬拗說跟日本刀的科學層面有關,要旨是在於破除對日本刀的迷思及不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此文將協助你簡易地獲取磨刀技能。 磨刀的需求 當你偶爾下廚,你就會需要磨刀。一把鋒利的刀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切割食材,以獲得更好的口感;更安全地烹飪,避免因為鈍刀手滑切到手。 刀子的結構 當你有磨刀的需求,你會需要看看你手上的刀。單面的刀刃,就只要磨利單面就好,不然會把刀子搞壞。簡單
Thumbnail
漆器作為日本傳統藝術品之一,融合了工藝和藝術的價值,並且在以新的現代設計元素融合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匯總了日本漆器的歷史、製作流派和現代應用,以及漆藝與歐洲設計的結合。
Thumbnail
一刀喀嚓。 咻咻地瀏海就剪好了•̀.̫•́✧
象棋飛刀,譜譜在心,章法連連,投者知趣。 棋局妙計,步步驚心,招式頻頻,應者見功。 真正實行,雄雄的心,運子招招,投機取巧。 臨場對弈,處處伏兵,思路密密,決勝千里。 在中國象棋中,(飛刀)是一種專門的戰術手法,通常指某些特定的開局或變招,具有突如其來、出其不意的效果,類似於西方象棋中的(陷
Thumbnail
在相處中,我們尋求的是聯繫,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情感共鳴。 我們如此渴望被理解和接受,渴望在彼此之間找到情感的寄託和支持。 然而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忽略了內心的聲音,漸漸忘記了獨處的重要性。 是啊,我們有多久沒有和自己好好相處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場看過刀哥競賽影片或幾十秒版本的觀眾,本以為在思高儀隊刀官報告完畢就會現場看見這絕技的,在他們失望之時,刀官轉身配合著《思本進行曲》舞刀,旗官、旗手們及護旗槍兵原地踏著交叉步轉身,旗官領軍,旗隊回復到同一直線上。他們踏步轉身時,刀官同時且將禮刀向上拋,刀官与旗官面對面,禮刀在刀官背後接起。那些注意
Thumbnail
中篇3篇文章,主軸在兵器 名稱分別是【劍術‧技擊】與【八卦門三絕兵器(一)子午鴛鴦鉞】 劍術也是我開始習武的一個美好的幻想 而劍術‧技擊此篇從劍的歷史開始介紹 到最後述說技擊介紹,其中提到手臂錄中的劍訣與後劍訣 最後提到中國的劍法已近乎失傳 讓我美好的幻想逐漸幻滅 不過好在還保有一絲絲
居合刀顧名思義就是練習居合所使用的,稱它為居合刀還有另一個區分,居合刀是非鐵製金屬無開刃的“類”日本刀,替代真正的日本刀來讓學習的人使用,因為日本刀非常高價,二手刀十幾萬台幣起跳,全新訂做至少二十五萬起跳,一般人沒有辦法一開始就能夠負擔得起,且開刃的日本刀對新入門和周遭練習的人都過於危險,所以才有這
Thumbnail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誤) 武器的形制構造會直接影響到使用方式。 例如日本刀的刀身較為細長,刀柄則是由目貫固定在刀身上。 如此結構,在使用上自然不能像拿鐵棒般甩動揮舞。 有時,武器形制也會跟流派風格或地區流行有關。 江戶時,津輕一帶流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此文將協助你簡易地獲取磨刀技能。 磨刀的需求 當你偶爾下廚,你就會需要磨刀。一把鋒利的刀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切割食材,以獲得更好的口感;更安全地烹飪,避免因為鈍刀手滑切到手。 刀子的結構 當你有磨刀的需求,你會需要看看你手上的刀。單面的刀刃,就只要磨利單面就好,不然會把刀子搞壞。簡單
Thumbnail
漆器作為日本傳統藝術品之一,融合了工藝和藝術的價值,並且在以新的現代設計元素融合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匯總了日本漆器的歷史、製作流派和現代應用,以及漆藝與歐洲設計的結合。
Thumbnail
一刀喀嚓。 咻咻地瀏海就剪好了•̀.̫•́✧
象棋飛刀,譜譜在心,章法連連,投者知趣。 棋局妙計,步步驚心,招式頻頻,應者見功。 真正實行,雄雄的心,運子招招,投機取巧。 臨場對弈,處處伏兵,思路密密,決勝千里。 在中國象棋中,(飛刀)是一種專門的戰術手法,通常指某些特定的開局或變招,具有突如其來、出其不意的效果,類似於西方象棋中的(陷
Thumbnail
在相處中,我們尋求的是聯繫,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情感共鳴。 我們如此渴望被理解和接受,渴望在彼此之間找到情感的寄託和支持。 然而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忽略了內心的聲音,漸漸忘記了獨處的重要性。 是啊,我們有多久沒有和自己好好相處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場看過刀哥競賽影片或幾十秒版本的觀眾,本以為在思高儀隊刀官報告完畢就會現場看見這絕技的,在他們失望之時,刀官轉身配合著《思本進行曲》舞刀,旗官、旗手們及護旗槍兵原地踏著交叉步轉身,旗官領軍,旗隊回復到同一直線上。他們踏步轉身時,刀官同時且將禮刀向上拋,刀官与旗官面對面,禮刀在刀官背後接起。那些注意
Thumbnail
中篇3篇文章,主軸在兵器 名稱分別是【劍術‧技擊】與【八卦門三絕兵器(一)子午鴛鴦鉞】 劍術也是我開始習武的一個美好的幻想 而劍術‧技擊此篇從劍的歷史開始介紹 到最後述說技擊介紹,其中提到手臂錄中的劍訣與後劍訣 最後提到中國的劍法已近乎失傳 讓我美好的幻想逐漸幻滅 不過好在還保有一絲絲
居合刀顧名思義就是練習居合所使用的,稱它為居合刀還有另一個區分,居合刀是非鐵製金屬無開刃的“類”日本刀,替代真正的日本刀來讓學習的人使用,因為日本刀非常高價,二手刀十幾萬台幣起跳,全新訂做至少二十五萬起跳,一般人沒有辦法一開始就能夠負擔得起,且開刃的日本刀對新入門和周遭練習的人都過於危險,所以才有這
Thumbnail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 俗話說:「打不好就怪兵器!」(誤) 武器的形制構造會直接影響到使用方式。 例如日本刀的刀身較為細長,刀柄則是由目貫固定在刀身上。 如此結構,在使用上自然不能像拿鐵棒般甩動揮舞。 有時,武器形制也會跟流派風格或地區流行有關。 江戶時,津輕一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