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層面觀日本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立御番鍛冶制親自鍛打日本刀的天皇---後鳥羽上皇

創立御番鍛冶制親自鍛打日本刀的天皇---後鳥羽上皇



包丁(菜刀)及日本刀都是打造出來的刃物,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般人常會問的問題。

相信常來腰物奉行屯所的朋友們可能會直覺回答「包丁刀刃沒有燒刃紋,而日本刀則有燒刃紋」。簡單來講,刃紋就是日本刀打造過程,經由淬火(日文:焼き入れ)後,刀刃上產生可被目視的獨特變化。欣賞日本刀時,很多人第一眼就是欣賞「刃紋」是由每一位刀匠以最拿手的技術燒製出來,展現出潔白、明亮、清澈的美感

沸(にえ)與匂(におい)

那麼刃紋由何組成呢?簡單的說明一下,當刀身粗胚包裹黏土,加熱入水淬火後、刀刃區產生一種叫做沸(にえ)的細微結晶體顆粒。

白色散開來的較粗的小點即沸(にえ)

白色散開來的較粗的小點即沸(にえ)


此結晶體凝結後鋼材會變成非常堅硬。對刀刃而言,結晶體凝結到有如壽司般緊密的程度後,刀刃便成為這把刀最堅硬的部位,也因此才能斬釘截鐵。


鑑賞時以30度角,將刀尖指向鵝黃燈泡觀察後發現,這結晶體所呈現的白色狀態,從刀口到平地間會越來越少越來越淡。

白色細小集中到成為線條者即匂(におい)

白色細小集中到成為線條者即匂(におい)



最後沸會在一條由較細的匂(におい)所組成線香狀線條又稱為匂口之前中止,整體就叫做刃紋(沸與匂的組合會隨五個傳法而有所不同)。

刀刃中結晶體凝結處非常的硬,雖經過研磨也很難磨薄。與結晶體凝結處以外較軟的組織相較之下,結果會出現硬的部分會比軟的部分稍微凸出。這樣的異形構造,有助於砍切物體時減少被其斷面黏著的機會。與被切斷的物體表面接觸面積越少,相對的就會減少磨擦力的產生,刀身便能遊刃有餘的斬開任何阻擋在持刀者前面的物體。之所以會如此重視刀的切味(銳利度) ,是因為古代的刀匠及使用者發現,經歷過各式各樣實戰試煉後,切味好(銳利要夠且能一刀兩斷)的刀才能夠符合各種條件及需求。因此,在現代刀出現之前,切味好即良刀的同義詞。

觀察匂口看出刀工鍛冶伎倆

良刀的條件除了切味之外,在此,奉行不妨大膽的先下一個結論,若想以肉眼來鑑別良刀或凡刀伎倆的話,­­­­­可以先觀察匂口(類似刀刃區沸與匂的緊實收邊)的狀況。如同化學試紙一般,匂口就能看出刀工鍛冶的良莠。

古代並沒有像顯微鏡般的器材,去分析研究沸與匂如何調配等等。即使刀匠只是在單純製造武器,也能光憑經驗與傳承作出如此驚人的作品。對於古人的智慧與耐性,心中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raw-image

物理考量使日本刀更耐操

經常有人疑問「日本刀真的很銳利又好砍嗎?」等等相關問題。

大家請想想,日本刀以武器的身份誕生在這世上至今也有八百餘年了。在古代也算是樣高科技產品吧!不利又不好砍是不可能的。前文「日本刀價值的變遷------從致命武器到美術品」曾提及的[軟硬兩種鋼材組合]。就好像日本人的特性一般,思考模式總非常細密。運用在製刀技術上也一樣,當刀在斬開物體時,並非以硬碰硬劈柴式一刀兩斷。而是如何巧妙的避開其反作用力,來思考如何打造一把刀。

古代日本鎧甲的製作,也運用了相同的思維。例如平安末期所生產的星兜式頭盔內構造,就運用了跟現代噴射機的壓力隔艙一樣的構造,避開受砍劈時的衝擊力。再看一看今日諸摩天大樓的避震構造設計,不也跟製刀的考量方向一樣嗎?我認為,因為生產日本刀的方法上,有著悠久歷史及傳統背景。透過刀保會主導的各項活動,使得愛刀家們對製刀相關知識瞭若指掌。而這獨特的鋼鐵美術品,也最讓日本人引以為傲。

本文並非藉由一些與科學實證的事物,來硬拗說跟日本刀的科學層面有關,要旨是在於破除對日本刀的迷思及不了解。今後撰文的方向也會如此,敬請期待。


腰物奉行屯所大哉問(提問專區)

奉行大人果然是專業的腰物奉行~~! 那個細微晶體應該是散麻廣鐵吧?! 你這種比起一般的刀劍討論實在是高深很多喔~~! 要吸引到人來不太容易, 大部分都是對一些有怪談或是一些傳說的感興趣, 說真的懂刀的在台灣還是很少數, 我就常常來衝人氣吧~~!

歡迎您常來

奉行一向"敏於行慎於言",不善與人言辭交烽.所以一開始就設了一些留言或回應的門檻,目的在於不想作無謂的筆戰,或回應一些天馬行空的怪問題.

至於怪談或傳說,已經充斥於太多論壇或個人部落格中,光怪陸離令人啼笑皆非.這屯所只有推崇真的日本刀,駁斥假的日本刀兩個小小目的而已.想破邪顯正就會得罪人,沒人來留言或回應是早在預料之中阿!

日本刀的地肌刃紋和鑄造技術也是獨術一格, 古刀的地肌可以分的出流派之外, 新刀則可能含有不同流派的風格, 像美濃傳和無地風, 地肌中是"沸"還是"匂"出來的明暗粒子, 地肌凝的疏密的明顯程度, 還有"映"所呈現的狀況, 芒子的樣式, 也是欣賞日本刀的美讓人愛不釋手的地方

沒錯沒錯,此外"日本刀職人職談"一書中,刀匠吉原義人先生指出,在功能面來說,所謂的名刀具備三個條件

1.刀姿要好才能用起來順手 2.地肌綿密美觀即能堅而不摧 3.刃紋燒製華美銳利度才夠且好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腰物奉行屯所
40會員
40內容數
世界上沒有其他兵器與日本刀有相同製作工序。 世界上亦可見各類以黃金和珠寶裝飾的美術刀劍,而日本刀則是因為玉鋼為材料,且未經溶解直接摺疊段打,造就出堅固,韌性且鋒利的美術品。 刀可以是殺人刀;也可以是活人劍。云「破邪顕正」,鑑賞刀匠注入靈魂所鍛打之名刀時,能去除心中的邪念使人思無邪,正是隱藏在日本刀的神祕力量。
腰物奉行屯所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探討日本刀從室町末期至明治維新的發展歷程,並聚焦於新刀期與新新刀期的演變。新刀期因戰國時代結束,天下統一,刀匠不再受地域限制,技術提升、需求轉變,促使刀劍藝術蓬勃發展;新新刀期則在幕末動盪的背景下,復古思潮興起,刀匠融合各派技法,追求實戰性能,愛國思想融入刀劍。說明日本刀不僅是武器,更是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5/03/02
探討日本刀從室町末期至明治維新的發展歷程,並聚焦於新刀期與新新刀期的演變。新刀期因戰國時代結束,天下統一,刀匠不再受地域限制,技術提升、需求轉變,促使刀劍藝術蓬勃發展;新新刀期則在幕末動盪的背景下,復古思潮興起,刀匠融合各派技法,追求實戰性能,愛國思想融入刀劍。說明日本刀不僅是武器,更是歷史見證。
Thumbnail
2024/11/14
本文詳細探討了日本刀匠虎徹的作品及其在刀劍界的重要性,同時分析了虎徹刀的真偽問題及市場行情。虎徹以其精湛的鍛造技術和獨特的製刀風格,成為眾刀匠中的佼佼者。然而,與虎徹的偽物卻層出不窮,對收藏者來說帶來諸多挑戰。文章中還提及了虎徹刀的歷史背景、代別差異以及價值認定的標準。
Thumbnail
2024/11/14
本文詳細探討了日本刀匠虎徹的作品及其在刀劍界的重要性,同時分析了虎徹刀的真偽問題及市場行情。虎徹以其精湛的鍛造技術和獨特的製刀風格,成為眾刀匠中的佼佼者。然而,與虎徹的偽物卻層出不窮,對收藏者來說帶來諸多挑戰。文章中還提及了虎徹刀的歷史背景、代別差異以及價值認定的標準。
Thumbnail
2024/07/13
前言 本篇淺談古備前刀匠最拿手的技法之一映り(映照),探討映照的意義、現象、結構、觀察方法以及相關小常識,並討論映照對古刀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7/13
前言 本篇淺談古備前刀匠最拿手的技法之一映り(映照),探討映照的意義、現象、結構、觀察方法以及相關小常識,並討論映照對古刀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包丁(菜刀)及日本刀都是打造出來的刃物,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般人常會問的問題。 本文並非藉由一些科學說法,來硬拗說跟日本刀的科學層面有關,要旨是在於破除對日本刀的迷思及不了解。
Thumbnail
「包丁(菜刀)及日本刀都是打造出來的刃物,這兩者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般人常會問的問題。 本文並非藉由一些科學說法,來硬拗說跟日本刀的科學層面有關,要旨是在於破除對日本刀的迷思及不了解。
Thumbnail
你知道嗎?以前日本人竟有把牙齒染黑的習慣,還有專門指稱這種顏色的色名!你有沒有在日本的壽司店聽過他們說むらさき(紫色)?到底是在說什麼?原來顏色的名字這麼有趣!背後的故事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Thumbnail
你知道嗎?以前日本人竟有把牙齒染黑的習慣,還有專門指稱這種顏色的色名!你有沒有在日本的壽司店聽過他們說むらさき(紫色)?到底是在說什麼?原來顏色的名字這麼有趣!背後的故事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Thumbnail
在日本酒裡,很多時會聽到一個術語叫「精米步合」,就是將一顆米粒的外層磨去,精磨出米的精華,就是「精米」。「而「精米步合」就是白米被磨去一部份後,佔原本白米的百分比的比率。
Thumbnail
在日本酒裡,很多時會聽到一個術語叫「精米步合」,就是將一顆米粒的外層磨去,精磨出米的精華,就是「精米」。「而「精米步合」就是白米被磨去一部份後,佔原本白米的百分比的比率。
Thumbnail
今年還是未可以出Trip,所以決定留在港學習廚藝,本來想報讀法國菜,但錯過了一班,要待明年才開班。因為我也跑去考唎酒師資格,所以既然法國菜要等,不如先學日本菜。有朋友問,我那麼喜歡日本,為什麼不學日本菜,我說日本菜不難學會,只是你有沒有耐性把各個步驟去細緻化,而且日本菜主張材料新鮮,調味和醬汁的處
Thumbnail
今年還是未可以出Trip,所以決定留在港學習廚藝,本來想報讀法國菜,但錯過了一班,要待明年才開班。因為我也跑去考唎酒師資格,所以既然法國菜要等,不如先學日本菜。有朋友問,我那麼喜歡日本,為什麼不學日本菜,我說日本菜不難學會,只是你有沒有耐性把各個步驟去細緻化,而且日本菜主張材料新鮮,調味和醬汁的處
Thumbnail
調味料可以說是了解一個國家飲食文化的精髓,可能訊息量會有點大。 這次的構想是模擬逛日本超市選購調味料的感覺~ 所以有些是食物原型、有些是帶包裝的加工商品(以常入菜的型態為主。
Thumbnail
調味料可以說是了解一個國家飲食文化的精髓,可能訊息量會有點大。 這次的構想是模擬逛日本超市選購調味料的感覺~ 所以有些是食物原型、有些是帶包裝的加工商品(以常入菜的型態為主。
Thumbnail
各位有聽過魷魚塩辛(いか塩辛)嗎? 在逛日本超市的冷藏櫃上會販售著魷魚塩辛,只是該不該購買便會猶豫不決。塩辛是一種將魚貝類加入食鹽醃漬後,經魚貝類內的酵素與微生物作用下,產生的特殊食物。而筆者在神奈川小田原地區購買過,塩辛顧名思義就是會很鹹,剛品嘗一下味道尚可,但對於不愛魚腥味的人來說離遠一點比較好
Thumbnail
各位有聽過魷魚塩辛(いか塩辛)嗎? 在逛日本超市的冷藏櫃上會販售著魷魚塩辛,只是該不該購買便會猶豫不決。塩辛是一種將魚貝類加入食鹽醃漬後,經魚貝類內的酵素與微生物作用下,產生的特殊食物。而筆者在神奈川小田原地區購買過,塩辛顧名思義就是會很鹹,剛品嘗一下味道尚可,但對於不愛魚腥味的人來說離遠一點比較好
Thumbnail
​ “棒茶”是使用茶莖烘焙而成的焙茶(ほうじ茶),具有獨特的香氣的特徵。 提到石川縣產的茶莫過於棒茶了,棒茶產於石川縣金澤市,當地人相當喜歡引用此茶。 在石川縣以外地方就鮮少人知道。一般而言,焙茶指的是3、4番茶等級的茶葉製作而成,因此有著低品質的印象。 然而,石川縣的棒茶用的是1番茶的莖,相較於焙
Thumbnail
​ “棒茶”是使用茶莖烘焙而成的焙茶(ほうじ茶),具有獨特的香氣的特徵。 提到石川縣產的茶莫過於棒茶了,棒茶產於石川縣金澤市,當地人相當喜歡引用此茶。 在石川縣以外地方就鮮少人知道。一般而言,焙茶指的是3、4番茶等級的茶葉製作而成,因此有著低品質的印象。 然而,石川縣的棒茶用的是1番茶的莖,相較於焙
Thumbnail
走出新幹線上越妙高站,來到車站內的商店,發現有個奇怪的調味品 上面寫著かんずり ,以及上杉謙信使用"刀八毘沙門の旗"的"毘"字 ​  對於此商品感到好奇,看了下說明 原來是 發酵辣椒的調味品,也有人稱作"唐辛子味噌" 由於看了某中文網站的商品名稱,實在不妥,讓我給個文青一點名字"糀釀唐辛子" 回到正
Thumbnail
走出新幹線上越妙高站,來到車站內的商店,發現有個奇怪的調味品 上面寫著かんずり ,以及上杉謙信使用"刀八毘沙門の旗"的"毘"字 ​  對於此商品感到好奇,看了下說明 原來是 發酵辣椒的調味品,也有人稱作"唐辛子味噌" 由於看了某中文網站的商品名稱,實在不妥,讓我給個文青一點名字"糀釀唐辛子" 回到正
Thumbnail
酸莖(すぐき)與千枚漬、しば漬稱作「京都三大漬物」。酸莖是京都傳承300多年的傳統漬物,以上賀茂地區的特有蕪菁所製成的漬物,因有特別的酸味而被稱作-『すぐき』。在日本各地有許多使用蕪菁作成漬物,而酸莖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溫發酵。 圖片來源:  京都なり田 ​ 酸莖(すぐき)的起源,雖在720年前的「漢名
Thumbnail
酸莖(すぐき)與千枚漬、しば漬稱作「京都三大漬物」。酸莖是京都傳承300多年的傳統漬物,以上賀茂地區的特有蕪菁所製成的漬物,因有特別的酸味而被稱作-『すぐき』。在日本各地有許多使用蕪菁作成漬物,而酸莖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溫發酵。 圖片來源:  京都なり田 ​ 酸莖(すぐき)的起源,雖在720年前的「漢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