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怨嘆有什麼用?!我們都不能選擇父母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向內求救,好過於向外求救

他應該是真的難過了,才求助!

 

是她在乎的事情

對外求救時,會遭受到的白眼、被看輕、被歧視

更是她在成長經驗裡,不可抹滅的創傷

她說,沒辦法,我們都不能選擇父母,怨嘆也沒有用......

 

是嗎?!

怨嘆 大大有用

我認為~~

 

或許

不只是怨嘆

而是透過怨嘆,能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怨嘆只是個敲門磚

 

怨嘆其實是一個很真實的情緒和感受

而住在怨嘆裡面的,有很多自己的憤怒

生氣那些無以名狀,難以消化的不滿足

為什麼他們不給我……

 

也可能有很多的失落

那些原以為可以自然而然獲得的   卻不可得

為什麼別人爸媽可以,我的爸媽卻沒給我……

 

也可能有很多的自卑、自我懷疑

是我表現還不夠好,是我真的很糟糕

所以,我得不到或是不配得到那些好的……

 

還有很多的可能……

 

然而,假如,可以不停在怨嘆裡

接觸與接納

思考和理解

在怨嘆裡的感受、情緒、想法、思考

讓我們可以了解在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發生了什麼

 

倘若

我們只因為規條、道德、文化、教育

讓我們也擔憂也害怕碰觸屬於自己那些真實的感受

長在我們內在的同理能力

即便有著外在現實好好的教育

他也會很難穩定的長大

或許,他就會長得像空心菜一樣

只有外殼而難有真實

那個攀附在外殼上,看似有同理心的模樣

只是因為過去自己有同樣的苦,於是,只能同理有同樣的苦的人們

那些自己未曾經歷的,就難以接納與消化

 

要長出有實心的同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尤其在成長過程裡,在受道德教育與社會文化的教養下

很快速地被教與要求,該與不該,可以與不可以

會讓我們的心,很自然的或是很偷懶的依附著這樣的相信

我們會失去感覺自己,與碰觸自己真實感覺的機會

尤其,當那些感覺觸碰禁忌、觸碰道德的時刻

 

然而,並非教育道德不好或是不應該

而是,當我們知道了,這些規條在許多時候,成為了我們的保護殼

他一方面保護我們,讓我們不用費盡心力的思辨與瞭解自己這些痛苦的感受

一方面卻也弱化了我們面對真實自我的機會和能力

想要真實的成熟與長大

或許必須暫時的在心裡面擺脫這樣的保護殼

挺身面對內心世界裡的風暴

那些我們的抱怨、困惑、憤怒、不滿與憂傷


走過風暴之後,或許數年,或許數十年…

我們才能長出一點點實心的同理能力

 

而當我們能夠面對這樣真實的自己

我們就不會只攀附著同理的外殼—只能同理著被勾動的自己或他人

而能一點一滴的擴展我們的同理能力

接納與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

 

這一切可以從怨嘆這顆磚開始

怨嘆,不會沒用的

只是,怨嘆的有用,並非讓我們以為怨嘆了,別人就會改變,我們就會得救與滿足

而是,拿來觸碰自己內心的真實

我們的內心世界能有多真實的被開展與修通

我們的外在世界就有機會往同等的比例開闊視野

這條成長與修通之路   是往一輩子前進的

 

想想我對親戚和媽媽的憤怒與抱怨

我的修煉也還不夠......

然而

還好我也已經開始不排斥我的怨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