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小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防守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我爸爸非常嚴格,常常我國小上學時間看我的交換日記,或是把我房間翻了個遍。我情緒是惱怒的,嚴重的侵犯感,然而敢怒不敢言,同時聽著爸爸大聲數落的話語。

「不好好讀書長大撿角」

「小學生而已懂什麼情愛」

「整天只會搞東搞西」


對家長而言,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角色正確了,但是行為也沒有因為我長大而改變。

所以當我出社會六年左右時,過年回家鄉,某天跟媽媽出門買菜回家之後,發現背包被翻過了。

「你要死了你,你這麼胖難道不知道堅果熱量很高嗎?你媽給你這個要害你還傻傻。如果我沒翻不就讓你吃到這個害你的東西嗎?」


我已經無語,不想解釋也不想反駁,只是製造衝突。

這已經不是頭一次,所以最後代價是什麼?


我跟爸爸這輩子都在攻防戰,我永遠都有秘密無法與他共享。

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我與父親的關係,直到我收到法院傳票要被罰錢,然後與父親在法院面交罰金之後才改善一點。

    除了闡述真實人生故事,同時也有以「小銀」這個女人為主角敘述的各樣性事經歷。 會為保護當事人皆做一些改編與保留。 無架空是我的特色,真實的世界就是有黑有白有灰色地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還記得多年前我們無話不談,只要跟你在一起我就好快樂,什麼幹話都說的順暢。 但是你小我好多,而且你跟曾經的那個他好相似,我又討厭又喜歡。 當時的你,國中,而我,大學。
    「你當時對我怎麼想的?」我顫抖的開口問了。 「我當時年紀小不懂感情。」他輕鬆的回答道,沒有一絲尷尬。 「那我知道了⋯」原來一切只是我太容易投入,你曾經差點吻上的,是你的青春。 也幸好,沒有吻上。 但是當時你望著我的眼神,我沒有忘記。
    無論是為了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還是因為一時心有觸動去幫助別人,其實都有那麼一部分,表示你心裏也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 大家都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你為何會想幫助呢?而你,其實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呢?
    國小受邀參加一個基督徒同學的生日會,受到他們溫馨家庭的感動,我便開始嚮往我將來也要這樣的家庭,我要做一個賢妻良母、一個受好丈夫疼愛的家庭主婦。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為了愛情,你願意犧牲付出多少? 最近才發現,原來我曾經愛到失了魂。 認識一個擺渡人有幾年,他早已知道我,我卻不曉得他。 來來回回好幾次,我起初對他並不友好,最終仍然又是聯繫上,成為好朋友,甚至我覺得他更像是我的靈魂伴侶。 近期來他努力的渡我,給我關懷,我也終於是能漸漸放下過去那段傷痛。
    還記得多年前我們無話不談,只要跟你在一起我就好快樂,什麼幹話都說的順暢。 但是你小我好多,而且你跟曾經的那個他好相似,我又討厭又喜歡。 當時的你,國中,而我,大學。
    「你當時對我怎麼想的?」我顫抖的開口問了。 「我當時年紀小不懂感情。」他輕鬆的回答道,沒有一絲尷尬。 「那我知道了⋯」原來一切只是我太容易投入,你曾經差點吻上的,是你的青春。 也幸好,沒有吻上。 但是當時你望著我的眼神,我沒有忘記。
    無論是為了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還是因為一時心有觸動去幫助別人,其實都有那麼一部分,表示你心裏也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 大家都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你為何會想幫助呢?而你,其實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呢?
    國小受邀參加一個基督徒同學的生日會,受到他們溫馨家庭的感動,我便開始嚮往我將來也要這樣的家庭,我要做一個賢妻良母、一個受好丈夫疼愛的家庭主婦。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為了愛情,你願意犧牲付出多少? 最近才發現,原來我曾經愛到失了魂。 認識一個擺渡人有幾年,他早已知道我,我卻不曉得他。 來來回回好幾次,我起初對他並不友好,最終仍然又是聯繫上,成為好朋友,甚至我覺得他更像是我的靈魂伴侶。 近期來他努力的渡我,給我關懷,我也終於是能漸漸放下過去那段傷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