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27 不抗拒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改規範是什麼,是否牽扯到相關的文件管理,又甚至是內稽內控流程,因著牽扯範圍的層級,正常來說應該都會有一些修訂的辦法與規則,同時也會因為複雜程度牽扯到核決權限,甚至需要到集團的高層,也因為如此會讓多數人員覺得麻煩,就算了


#想像其實比執行還來得困難


有的事情想起來很困難,做起來通常沒有那麼困難,但會有些麻煩。

一般正常來說也許會從需求單位發起,經過了重重關卡的核准,然後才會來到行政文管單位根據需求調整辦法,同時評估這些辦法是否牽扯到其他的辦法,又或是內部流程,甚至要調整系統。所以麻煩的就是那中間的重重關卡,外加需求單位也是懶得跑這樣的流程,所以就有一些口頭或是信件的抱怨或是需求。


#了解原由

流程想要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只是圖個方便嗎?
那原本流程為什麼要如此設計?是有什麼管控機制嗎?還是單純時空背景不同呢?

以近期的故事為例,流程本來的設計沒太大問題,但是想要改變的來由是高層主管無法掌握資訊,然後必須透過詢問,外加上對下習慣使然,問的態度就不太好,被問的人覺得委屈就來行政單位抱怨。


#其實沒有不能改


本著流程與理解,其實稍加調整部門內的程序,多道步驟就可以滿足雙方需求。同時還可以不需要變更資訊系統的設定(這當然是因為有先經過測試)。可是對於內部同仁感受上,就硬是多了兩個步驟,雖然嘴巴都說我是可以輸入資料,但卻一直提出總總不認同,然後一句以前明明都可以,為什麼現在要改


#抗拒改變是正常的


人,多數會抗拒改變,是正常的。這是需要自己建立的觀念,所以當人面對改變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抗拒的,不要過度走心。只是我們如何溝通,應該就會是關鍵。

告知原因,必須要增加的工作量評估,可能得到的成果。因著滿足與減少主管的詢問,外加輸入系統後資料容易查詢紀錄,多增加的工作量其實與日常出勤相同,結果是我們自己也不需要承接其他單位的情緒溝通


#心態自主建立


也許是過往的工作習慣,面對業務環境的改變,總是必須快速應對,調整與改變是日常,想要達成目標是不能依賴相同的辦法。所以雖然心裡還是會嘀咕一下,但協助優化流程其實也在建立內部單位間彼此的信賴感,這次我多做一點,改天需要現場幫忙的時候,信任感是可以幫上忙的。


#不要奢求改變他人


雖然盡可能的溝通,完整告知前因後果,但不要期望自己可以改變他人,也許可以稍微影響一些,自己與他人本質上就是不同,以身作則是好的,達成協調後的目的就很好了,不要期望被調整的人還要心甘情願笑笑地接受,這樣則是第二個要建立的心態。


#你如何應對改變


這是一個偶爾會被當作面試提問的一題,尤其該單位如果是一個需要面對客戶或老闆的快速調整,你如何面對客戶(主管)的快速改變呢?有沒有一個最有印象的真實例子可以跟我分享。換個角度,個性上是非常抗拒改變,又或者說很追求步驟流程方法明確的工作,也需要特別小心這樣的提問通常隱含的這個職務會有這些快速調整與改變的狀態,一切都還是看不同的職務與產業,調整與變化的步驟也都會有所不同。

 

不要抗拒改變,不要試圖改變他人,可以試著影響他人,都只是工作不需要走心,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做看,不行也會有個紀錄,保持與他人信任的建立,工作會有點煩但會越做越順。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人事第零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2會員
662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這段時間沒有發朋友圈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準備報警了?哈哈哈!原本五月底的活動,上面修改了兩次,最後改到了七月初辦理。雖然改變已經無法避免,但活動即將到來時,主管機關又推翻了之前的決定。因此,導致廠商不願意繼續執行。但上面要求活動必須按時進行,於是在短短一周內動員了許多人力資源,包括重新尋找新的廠商協
Thumbnail
這段時間沒有發朋友圈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準備報警了?哈哈哈!原本五月底的活動,上面修改了兩次,最後改到了七月初辦理。雖然改變已經無法避免,但活動即將到來時,主管機關又推翻了之前的決定。因此,導致廠商不願意繼續執行。但上面要求活動必須按時進行,於是在短短一周內動員了許多人力資源,包括重新尋找新的廠商協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Thumbnail
公司內部管理辦法之重要性! 現代勞務關係中,因企業之規模漸趨龐大,受僱人數超過一定比例者,雇主為提高人事行政管理之效率、節省成本、有效從事市場競爭,就工作場所、內容、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與受僱人之差勤、退休、撫卹及資遣等各種工作條件,通常訂有共通適用之規範,俾受僱人一體遵循。 此規範即工作規則
Thumbnail
公司內部管理辦法之重要性! 現代勞務關係中,因企業之規模漸趨龐大,受僱人數超過一定比例者,雇主為提高人事行政管理之效率、節省成本、有效從事市場競爭,就工作場所、內容、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與受僱人之差勤、退休、撫卹及資遣等各種工作條件,通常訂有共通適用之規範,俾受僱人一體遵循。 此規範即工作規則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離職程序 各公司所規範的人員離職程序可能有些不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多半會是人員跟直屬主管提出離職,經過一些主管的基本了解,然後就會請人事提供離職申請單。又或是有的人員會直接找人事拿離職單,甚至自己從系統列印單據。 如果還沒有單位主管的確認,雖然離職的發起權在員工身上,通常還是會再
Thumbnail
#離職程序 各公司所規範的人員離職程序可能有些不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多半會是人員跟直屬主管提出離職,經過一些主管的基本了解,然後就會請人事提供離職申請單。又或是有的人員會直接找人事拿離職單,甚至自己從系統列印單據。 如果還沒有單位主管的確認,雖然離職的發起權在員工身上,通常還是會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