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16 離職面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離職程序


各公司所規範的人員離職程序可能有些不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多半會是人員跟直屬主管提出離職,經過一些主管的基本了解,然後就會請人事提供離職申請單。又或是有的人員會直接找人事拿離職單,甚至自己從系統列印單據。


如果還沒有單位主管的確認,雖然離職的發起權在員工身上,通常還是會再詢問一下主管是否可以提供單據給該員工,再開始啟動內部申請的相關流程,有的公司簽到部門主管,有的可能都要簽到最高層主管不一。


#面談切入點


我個人的習慣會在還沒開始送單準備拿單的時候,先做一個簡單的面談。開頭當然就是問問怎麼想離開呢?


通常會有一些官方安全原因,例如回家裡工作阿,要再進修,照顧家人這些,對於公司的建議或抱怨可能也會平順的說都很好沒什麼事要建議或反應。


#真的如此嗎


離職不外乎:錢給不到位或是心委屈了


薪資我認為是常見的問題,尤其傳產或服務零售業務,雖然看似結構性的無解,但如果員工已經滿確定找到下一份工作,可以想辦法問問新工作的薪資架構如何。畢竟薪酬本來就是市場機制,如果員工在市場上有這樣的行情,那公司總是得評估要讓自己在市場的甚麼水準。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樣的資訊提供給決策者知道


#薪酬調整都不會一蹴可及


就算我們收集了再多的資訊,有很多的員工因為薪資離開了,老闆基於許多考量也未必會立即性的調整薪資,我們的心理建設是:把充分資訊提供,能給予一些意見的時候提供,但決策權本來就是在老闆,不必要因此而有過多的情緒,真的自己也覺得委屈,那就也透過市場機制去找尋就好。


回過頭來,也許經過多次相關的反應,例如離職員工找到更好薪資工作,新進人員考量薪資不做報到等等,多少還是能讓老闆在新進人員薪資核准或是現有人員薪資調整的時候稍微寬鬆一些,這就也是這樣細細累積而來的小小成果,幫助員工爭取到合理的薪酬,保持公司一定程度的穩定性也是我們工作價值之一


#心委屈了


只要與人互動,難免會有一些不順心的地方,離職面談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個抒發的管道,給予離職員工一個可以好好抱怨的機會,講出來了也許比起事後透過其他社群網路宣傳,對公司的傷害比較低。自己也務必保持一個相對中立心態,也許抱怨對象(通常是主管)問題很大,但也有可能是員工的問題。但如果單一部門同樣狀況很多,也適時的讓該主管或是更高層主管知道。


萬一是最高層的主管就是被抱怨對象,這題通常就真的無解,可能真的要權衡一下這邊是否適合久待,也許自己跟主管溝通上沒問題,但如果其他人員流動率過高,人事工作其實也是相當困擾。


#其他次要原因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追求,有得追求實質薪資越高越好加班很多也可以,有得追求要有一些晉升發展有個好聽的職稱,有得追求就是ㄧ個準時下班可以兼顧家庭生活。很多時候就只是目前工作內容與這個員工的人生階段有所不同。如果公司規模夠大,這個員工表現是好的,內部轉調通常是一個比較健康的解決方案。但如果沒有,彼此和平的分開,保有正面評價,那就會是個次佳解


#如果每天都有人員在新進跟離職


對於一些產業屬性,招募單位幾乎每天都在處理人員報到,也很常要處理離職,如果這樣是無法避免的狀態,離職面談的實施就會有難度,這時候會建議至少要有一張表單是可以讓人員書寫或是線上填寫,可以有多一點的離職選項提供,明確的針對特定項目詢問對公司的建議與回饋,通常可以包含:公司環境,薪資福利,團隊氣氛,主管。不能夠坐下來一對一談一談,就也至少有個管道可以抒發。


#小結


  • 離職的人通常有機會問到真心話。
  • 透過離職面談讓抱怨做第一次的排解。
  • 避免後續勞資爭議或是提前評估風險。
  • 反應與回饋市場機制給主管。
  • 人生不同階段追求的本來就不一樣,不需太過走心。
  • 不能談也要提供寫的機會,不要什麼都不做。



#人事第零堂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3會員
664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離職程序 各公司所規範的人員離職程序可能有些不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多半會是人員跟直屬主管提出離職,經過一些主管的基本了解,然後就會請人事提供離職申請單。又或是有的人員會直接找人事拿離職單,甚至自己從系統列印單據。 如果還沒有單位主管的確認,雖然離職的發起權在員工身上,通常還是會再
Thumbnail
#離職程序 各公司所規範的人員離職程序可能有些不同,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多半會是人員跟直屬主管提出離職,經過一些主管的基本了解,然後就會請人事提供離職申請單。又或是有的人員會直接找人事拿離職單,甚至自己從系統列印單據。 如果還沒有單位主管的確認,雖然離職的發起權在員工身上,通常還是會再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