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後把書本的內容跟自己連結,從而有所輸出。針對更有興趣的書籍進一步的增加閱讀篇幅,甚至錄成podcast分享給更多的人。
大量閱讀可以串聯知識的節點,這非常多人說過。只是當我們收到了推薦,然後有所動力的購入書籍,卻很有可能只是放著,或者只翻了一下就注意力被別的事情抓走,越積越多,怎麼開始跟怎麼串聯就是關鍵。
#怎麼快速閱讀
先快速地看過封面與封底,這是出版社行銷的關鍵,相關的重點都會列出。然後讀過推薦序跟自序,這兩段就分別是其他人與作者在整本書籍閱讀後的一個心得引導。然後看過目錄的架構,理解這本書的樣貌,從中挑出一個小的章節,吸引自己的,快速閱讀。
#什麼是四一
一則書故事,一句書中話。一則我故事,一句我的話。
人人都愛聽故事,故事也讓人能夠記住,從這個篇章之終結取出一段作者描述的故事,濃縮出一句話或是作者自己的摘要。找出自己的故事(或者是身邊朋友的)與這樣的故事串聯,然後濃縮出自己的一段話。這樣就完美地把這本書跟自己有所連結。
#利用輸出建立自己的節點
看了書是輸入,但必須經過轉譯跟輸出才能成為大腦的節點,節點的數量夠多才會連結。在閱讀過程中找尋這樣的四一過程,也許透過紙筆或是錄音的紀錄,就是第一個輸出,然後把這樣的輸出透過某些平台分享,就會有第二段的輸出,更好能夠找到一群人願意聆聽並給予回饋,那就會從輸出中得到反饋,就能反覆的把這樣的飛輪啟動起來。
就如整個過程,每個人獲得一本隨機的郝哥贈書,自己寫下紀錄,小組內分享,小組內再推選一位做全體分享,最後大家回家再透過臉書社團分享。這樣短時間內的輸出就能很快速地把一本書的一個概念有所連結。
也許有人覺得我寫心得好像已經相對穩定產出,但其實翻找最早期的心得到現在,也是不斷累積調整,也都還有很大的空間。無論如何總是要開始才會變厲害,郝哥的好方法分享給大家,如果有興趣的,五月個高雄場推薦大家報名喔~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4091705111578510192

#人事阿崴 #自我學習也是人事的重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