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專題探討】跨國CEO是如何做商業決策的?

    raw-image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我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最喜歡坐在學校圖書館涼涼的沙發區,翻閱各種商業雜誌。當同學都在為了準備微積分、總體經濟學而埋頭苦讀的時候,我已經徜徉在各種商業模式或企業併購的案件中。

    當然,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相較於真正理解「商業是怎麼一回事」,更多的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

    在那之中,最讓我好奇的其中一個部分是:「究竟那些高階企業經理人,是怎麼做出最終的商業決策的呢?」

    蘋果電腦如何可以洞燭先機的先行切入智慧手機市場? 而微軟又為何「死性不改」不願意跟隨上來?

    富邦銀行如何可以「狙擊」到台北銀行這個標的,進而完成併購、使台北富邦銀行透過合併一舉躍升成為國內銀行界的前段班?

    台積電如何可以持續「抗拒誘惑」、持續專注在技術部分,最終發展成為代工界的霸主,而三星即便傾國家之力,為何仍無法與台積電分庭抗禮?

    這先說不盡的故事背後,當然有許多是大環境因素,甚至跟企業文化、社會風氣乃至一國的政治與經濟制度都有關聯,但讓我最好奇的還是關於企業的決策過程。究竟這些跨國大公司的CEO們都是怎麼做決策的呢?

    甚至到我自己創業後,對於做決策這件事,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很多時候是試錯法 ---- 明知很可能會錯,但因為認為若是做對了,很可能會有巨大收益,所以明知會錯也想要冒險試看看。

    這樣的決策思維,最終當然導致很多效率的浪費,我的公司並沒有犯下決定性的大錯,但卻在很多小錯誤上逐漸消耗了有限的資源,不論是時間或金錢,都在一點一滴中逐漸耗損。

    這也是我最終決定結束公司,並進入大企業從頭開始的重要原因: 我想知道那些高階經理人都是怎麼做決策的,為什麼他們所管理的公司,不會陷入像我之前創業時的困境。是因為那些大公司有更多資源嗎? 還是在決策這件事情上,他們的思維與我截然不同呢?

    直到我進入外商銀行後,這一切疑惑才逐漸得到了解答。


    對CEO來說,風險意識優先於一切


    我前前後後共計跟三位跨國CEO密切工作過。所謂的密切,就是我的座位就在距離CEO辦公室3公尺以內的距離,而且每週至少2~3次被CEO叫進辦公室講話,這種程度的「密切」。

    此外,也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機會與超過50位跨國企業的CEO或CFO直接聯繫,雖然不是與他們朝夕相處,但因為我扮演著資金提供者的角色,因此這些CEO或CFO對我知無不言。

    綜合上述的經驗,我逐漸摸索出這些跨國企業CEO的決策思維 ---- 永遠把風險擺在第一位

    「風險優先」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很多人並不了解真正的「風險意識」是什麼。

    對於企業決策者來說,風險分為兩個組成的要素: 可以量化的「風險因子」,以及無法量化的「不確定性」。

    對於可以量化的「風險因子」來說,企業只要擬定好風險因應策略,以及一定程度的抵減方案(Mitigation),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掌控風險。

    但對於無法量化的「不確定性」而言,企業決策者需要的就是「可控制權」(Controllable Rights)。

    這樣聽起來可能還是很模糊,以下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現在A公司為了擴增產能想要新設廠房,只要決定好廠房規模、設廠地點及之後的產能分配,大概對於「設廠」這件事的「可量化風險」就有了初步的規劃。

    但是,像是設廠地點的政治因素(會不會有來自政府的政策壓力?)、環境因素(設廠地點的水電等資源是否配合得上?)乃至當地法規等,卻是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若是在未來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企業的損失可能難以估量。

    因此,大型企業往往願意斥資數百萬甚至千萬,委請專業第三方出具設廠的評估報告,為的就是消弭其中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很多基層員工對於公司花大錢請顧問這件事嗤之以鼻,就是因為沒有參透這其中的區別。

    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企業透過併購去擴張規模,以取得在產業界的領先地位。

    企業併購說穿了就是花錢買別人公司,因此要花多少錢、花錢的代價(融資併購所產生的利息費用)以及併購後對企業財報的影響,幾乎都是在決定併購前可以預估的。

    但上述的原因卻不會是CEO決定是否啟動併購的優先考量因素。CEO們真正在考量的是:「能否透過併購,把與競爭者間的差距拉得更遠?」,又或是「如果不透過併購,會不會讓我們的競爭優勢被競爭者超越?」

    上述的兩個考量點,才是真正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也才是CEO們考量併購時的優先要素。

    實際的案例就曾發生在台積電身上。

    早在1990年代,當時台積電與聯電兩者間的差距並不顯著。早台積電7年成立的聯電,甚至曾創下當年度台灣民營企業獲利第一名的紀錄。台積電雖然成立較晚,但憑著高良率、高毛利率等競爭優勢,在1990年代後期的營收及獲利逐漸超越聯電。

    圖片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整理製作

    由上表可以看到:台積電營收在1995年還僅高於聯電約42億台幣,但後續台積電營收穩步走高,聯電卻載浮載沉,1998年甚至因為前一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聯電營收僅剩下188億,與台積電差距越拉越開。

    這時,聯電啟動了併購大計,將四間轉投資公司:聯誠、聯瑞、聯嘉及合泰,與聯電合併為一。這場「五合一」的大戲,使聯電在2000年營收首次突破1千億台幣,雖然台積電2000年甫創下營收1千6百多億的佳績,但聯電的整合成功,讓台積電幾乎可說是已經聽得見聯電追趕的腳步聲了。

    如果你是台積電的CEO,你會做什麼決定?

    不理會聯電,穩紮穩打繼續做?還是同樣採取併購策略,一舉把競爭者甩開?

    若是穩紮穩打,聯電短時間內未必追得上自己,但若是採取併購策略,立刻就有一筆不小的支出要負擔。

    更何況,當時扣除聯電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市場上能與「晶圓雙雄」並駕齊驅的代工廠已經相當有限;換句話說,即便台積電選擇併購,也是去收購比自己營運規模小很多的同業。

    花一筆可以預見的錢,去追求無法預估的效益,這個算盤真得打的通嗎?

    是你的話,如何抉擇?


    無法預估的競爭優勢流失,絕對優先於肉眼可見的財務成本


    當時擔任台積電掌舵者角色的張忠謀,最終選擇正面迎擊聯電的追趕,同樣啟動併購,把世大半導體及德碁半導體同樣併入台積電旗下。

    圖片來源:台積電官網公告

    整併後的結果,就如前面所述:因為收購的是比自己規模更小的公司,加上收購所導致的相關成本,使台積電後續幾年財報的獲利數字受到影響。

    但在營業規模上,曾經在2000年一度被聯電追近的差距,在台積電完成對世大及德碁的收購後,又逐漸拉開距離,2001~2004年間,兩者之間營收差距都是一倍以上。

    圖片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整理製作

    後面的故事,你我都很清楚了,曾經的「晶圓雙雄」,直到今日不論營收規模或市值,就一直維持著一定程度的差距;甚至在晶圓技術方面,台積電都一直是業界的領先者。

    我們當然可以很事後諸葛的說:台積電在2000年併購世大及德碁是做對了決策。但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決策背後的思維邏輯,這些案例對我們來說,就只是寫在商業雜誌上的故事,而無法內化成為我們自己的思考模式。

    我相信對當時的張忠謀來說,併購附帶的財務成本絕對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但相較於肉眼可見的財務成本,被競爭對手追近、失去市占率乃至最後痛失競爭優勢,絕對是更無法忍受的核心風險

    也許多數人在自己的職涯中,鮮少會需要像張忠謀一樣做出關乎公司存亡的決策,但在我們的人生路上,總也有許多重要時刻,需要你/妳在兩難的狀況下,做出最終的決定。

    希望閱讀 The Bottom Line 的過程,可以讓你/妳也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決策系統囉!



    The Bottom Line小總結:

    • 給投資人:股市如人生,在考慮如何佈局投資的時候,最重要的仍舊是風險因素喔!
    • 給企業主:台灣多數的企業主對於財務規劃是相當謹慎的,但有時候,也會因為過度謹慎而忽略了無法量化的「不確定性」。如果有任何企業經營相關的難題,都歡迎透過 The Bottom Line 官方Line帳號找我們聊聊!
    • 職涯建議:當我們在意加薪及升遷的同時,有沒有留意到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所可能導致的長期風險呢?比方AI,會不會取代我們的工作呢?持續進修學習,相信是抵抗風險的關鍵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