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感受生命的可貴,從讀訃聞開始。

如何持續感受生命的可貴,從讀訃聞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死,離我們很遠,讓小事有機可趁

 

人的一生,

都得經歷過生、老、病、死,

為什麼死會擺在最後,

因為它是人生最終結局。

 

也因為死對很多人來說是很久以後的事。

所以無法感受它的急迫性。

 

因此,

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就有機可趁,

藉機偷走你的注意力,

讓你為這些跟死相較之下微不足道的事,

感到生氣、煩躁。

 

 

■提早感受死亡,成就不凡

 

但有些人卻可以提早領悟到活著的可貴,

是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

提早經歷過死亡。

 

執導星際大戰的大導演喬治 魯卡斯,

年輕時差點在一場車禍中身亡,

他說:「現在每一天都是多活的一天」。

 

美國作家兼插畫家提姆 克利德就說:

喉嚨被剌一刀是他身上發生過最棒的事,

那一整年都感到幸福、生活圓滿。

 

 

正因為曾與死亡擦身而過,

使他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不再浪費時間將注意力放在比死更渺小的事,

只專心於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於是,

他們達到超凡的成就。

 

■感受生命可貴,不用親身經歷,讀訃聞即可

 

我們通常在經歷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死亡時,

才會對生命的無常有所警惕,

十幾年前,

朋友的死,

當時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的感觸,

但時間一久,

就已淡化當時的感受,

生活再次回歸正軌。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再次吸引我的注意,

讓我為它感到煩躁、厭煩。

 

 

那要如何長期保持對生命感到可貴,

我在「點子秀出來這本書」得到一個很好的方法,

就是每天讀訃聞,

訃聞就像是即將瀕死的狀態,

讓我們可以思考死亡,

同時保持安全距離。

只要每天都思考死亡,

讓我們更想好好活著。

 

 

■人生短暫,讓生命更有意義

 

原來與成功有約這本提到「以終為始」的概念,

就與訃聞有著相對應,

試想,

在你的告別式中,

你希望親友們緬懷你是什麼樣地一個人,

是充滿愛、成就、與人為善、充滿影響力…的人,

那你的注意力就該以這些目標去實踐。

 

所以,

試著讀讀訃聞,

感受一下生命的可貴,

別再讓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佔滿你的人生,

這並不會使你變得更好。

raw-image

--------------------------------------------------------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見懸緝的創作

👉🏽FB粉絲團: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

👉🏽圖像創作(投資理財):IG

👉🏽圖像創作(圖像創作):IG

👉🏽影片創作:YOUTUBE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02會員
279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懸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