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在小孩,那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的內在小孩是女孩?

我的筆名旅人小萌、我的文筆,常會讓格友們以為我是女生。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用電話交談時,憑著我的聲音,對方會稱呼我為小姐。其實,大多數時候我並不介意。反而是擔心別人知道我是男生後,會尷尬道歉。所以通常我都不會去解釋。

有一次,與格友交流時,她說我的筆觸很溫柔細膩,一直以為我是女孩。讀了她的回應後,內心突然有個聲音告訴我,我的內在小孩,可能是位女孩。以前的我,無法接納自己有陰性特質,不承認女孩存在於身心裡,所以始終無法與內在小孩靠近。這內心聲音讓我更加深信,我的內在小孩是位女孩。

藉此感謝格友啟發我的靈感,想要寫這一篇文章《我的內在小孩,那女孩》。


夢境中的女孩

自從承認自己的內在小孩是女孩之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接納了女孩的存在呢?也想起兩年前,上過王榮義老師的夢境課程,記錄了一段關於女孩的夢境。

我夢到一天晚上,有四個女生在我家的屋子外面。我沒有去管她們,而是去刷牙,準備睡覺。刷完牙之後,我望向屋外,發現她們依然在那裡。我家屋前有一塊空地。她們鋪地毯坐在那裡,好像是在聊天準備睡覺。

接著,我便邀請她們進入屋子,安排其中兩位在母親的房間睡覺,邀請另外兩位在客廳睡覺。在整段夢境裡,我都看不清楚她們的樣子。覺得她們好像不是陌生人,因為我面對她們時,沒有那種面對陌生人的防備,反而是感覺很放鬆的。


解讀夢境中的女孩

以下是跟榮義老師討論之後,得出的夢境的隱喻:

  • 這四個女生代表我的陰性特質,也就是本文提到的,我的內在小孩,那女孩。
  • 我熟悉這四個女生,卻看不清楚她們的樣子,這代表我還沒有深入了解自己的陰性特質和內在小孩。
  • 屋子代表我的內心,我把女孩請進屋內,表示我有開始想要接納她們。
  • 把女孩請進母親的房間,代表渴望權威父母接納我的陰性特質。
  • 把女孩請進客廳,客廳是要面對客人的地方,代表渴望外人接納我的陰性特質。


其實以前我很介意自己像女生。這不是父母期待的樣子。父母生了我的大姐、二姐及三姐,好不容易盼到了我這個排行第四的兒子。我像女生一樣愛哭,父母一定很失望。在青春期,每個男同學都變聲了,都長喉結、長鬍子了,我尤其自卑。好像這個世上唯獨我,除了有男性的器官以外,就什麼男性特徵都沒有了。為什麼我長得那麼奇怪?

我覺得,小時候我的遺憾是,沒有人挺身而出,來接納我這個人。所以,長大後的我,常常需要為自己挺身而出,保護自己,不要被別人嘲笑我像女生。現實生活中,別人抗拒我的陰性特質,我就也跟著抗拒自己的陰性特質。只能在夢境裡,偷偷地想接納自己陰性的一面,偷偷地想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那女孩。


其實你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啊?

我記得曾經為了自己的陰性特質,去找輔導老師約談。我認為自己像女生那樣瘦、像女生的聲音,因此被別人嘲笑,引發我強烈的情緒。我很害怕無法被接納,在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輔導老師聽了我的敘述,便問道:「其實你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啊?」

可是,聽到輔導老師的提問後,我覺察到內在有個聲音,跑出來對我說:「我不想改變自己現在的樣子,因為會很累。」

這個內在聲音的出現,並非偶然。我曾經努力想改變自己,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我缺乏男性荷爾蒙,必須定期打針。這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雖然打針之後,我的聲音有粗了一點,喉結也有長出來一點,可是副作用是,我的身後長滿痘痘,非常難受。

改變真的很累。因此,我放棄接受醫生的治療,繼續保持原本的陰性特質。正如上一段的夢境解讀提到的,我內心深處(潛意識裡),是想呈現自己陰性的一面的。只是社會的眼光、小時候被批判和嘲笑的恐懼,讓我很抗拒自己陰性的一面,很不喜歡我自己。

現在回想,如果連我都不接納我的內在小孩,那女孩,而且還想要改變她、解決她,那她就真的太孤獨、太難過、太受傷了。難怪當初,醫生幫我做身體檢查時,我會默默流下眼淚。 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何流淚。


被別人接納的經驗

我繼續思考著,是否有過被別人接納的經驗呢?就想起教我靜坐的師父。

第一次參加短期出家時,師父問我,是否可以帶領大家靜坐呢?我沒有猶豫一下,便答應了。第一次坐在台前,在眾人面前念誦靜心文。靜坐結束之後,大家紛紛來告訴我,我的聲音很舒服,很容易跟著我的聲音,進入靜心的狀態。自此之後,每回靜坐班,師父就叫我帶領大家靜坐。

我那把自認為像女生的聲音,讓我沒有自信的聲音,竟然被師父選中。這聲音不但沒有被眾人嘲笑,反而可以帶領大家靜心。那是我的陰性特質和內在小孩,深深地被別人接納的一個經歷。

還有一次午飯過後,師父跟我們分享一位善信A的故事。這位善信A有位女兒,年紀輕輕就得癌症過世了。善信A回想女兒青春期時,發現同學都有來月事,唯獨自己沒來。她的女兒為此感到自卑。在醫生建議下,長期打女性荷爾蒙的針。結果,她的女兒終於跟其他女生一樣,有來月事了,卻被癌症奪走年輕的生命。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自己曾經也打男性荷爾蒙針的經歷。師父得知後,拍拍我的肩膀,慶幸我沒繼續打針。他認為,沒有鬍子,我省下許多刮鬍子的時間。不需要去改變這身體的樣子,它是我們來到地球,最寶貴的禮物。師父的接納和指引,讓我更加尊重自己的陰性特質,也尊重內在小孩,那女孩的存在。


勇氣裡的愛:接納內在小孩,那女孩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再次翻開夢境解讀的筆記。當時,跟榮義老師討論夢境中的女孩之後,他給了我以下兩個回饋:

  1. 勇敢述說就是愛自己的表現
  2. 越了解就越能被接納


一直以來,我都願意為自己勇敢,這是我的陽性特質。參加無數的成長課程,每次我都很勇敢分享自己的內心覺察,述說我自己的陰暗和脆弱。說出來之後,我更理解自己,這便是愛的表現。我對自己的愛,就藏在我的勇氣裡。我是有愛自己的。

讀到筆記上,榮義老師說「越了解就越能被接納」。我便問了自己,現在的我,有更了解自己的陰性特質嗎?我是否已經完全接納了內在小孩,那女孩的存在呢?

我不敢說自己已完全了解、完全接納了。可是,若問我喜歡自己擁有哪些陰性特質呢?我想出四個,喜歡自己擁有這些陰性特質:柔軟、貼心、包容及堅韌。會不會,也許這四個特質,就是夢境中的那四個女生呢?


溫度:與女孩在內心世界相遇

我試著閉上雙眼,想像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漆黑的環境裡,我還能看見一個女孩,有一頭長長的卷髮。她沒有躲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她的我。下意識我伸出自己的右手,摸摸女孩的頭頂。這個舉動,是我小時候渴望的呵護。

女孩不敢看我,臉上卻藏不住笑容。我的手掌心,感受到她髮絲的柔滑,也感受到從她頭頂傳來的溫度。一陣暖流籠罩整個內心世界。

她是我的內在小孩,那女孩。

raw-image


後記:王榮義老師

想跟大家推薦王榮義老師。我是參加馬來西亞生命線的線上課程,而認識老師的。除了擅長夢境解讀,他在情緒陪伴和照顧方面,也有獨到的關懷方式。我在方格子寫的人生第二篇文章愛的旅程,就是上完老師的課程,而產生的心得作品。

追蹤王榮義老師的帳號:

🌻 穿越夢境(給想了解夢的人)

🌻 王榮義牧師談情緒照顧(給想了解如何照顧情緒的人)


avatar-img
10.6K會員
237內容數
這裡是旅人小萌的寫作園地。讀者可以透過閱讀生命成長的故事與反思,探索內心的深層感受,體驗心理與靈性層面的覺察與突破。此沙龍為那些渴望勇敢面對自我、追求內在平衡的讀者而設,邀請你在季節的流轉中,與真實的自己相遇,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人小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格友得知我會續更,便鼓勵我:「生活應優於寫作」。這句話深深地提醒我,要把「照顧自己」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以上三件事,也在呼喚我,把關注外在的眼睛收回來,好好關注自己,照顧自己。 如果我整天擔心外在的事(在意別人的回饋、糾結外表很瘦、難過別人的不信任),我的內心就無法平靜下來。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昨夜在沙發上睡醒, 一隻飛蛾向我撲來, 又飛到斜對面, 沙發上,那是母親, 經常坐的位置。
我是一個習慣反思的人。已到了一種反思的境界,就是剛睡醒,還沒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腦海就出現一些零零碎碎的反思聲音。今天早上,又出現這樣的情形。於是,趕快用手機記錄下來,再組成以下的反思文字,跟大家分享。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一位格友得知我會續更,便鼓勵我:「生活應優於寫作」。這句話深深地提醒我,要把「照顧自己」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以上三件事,也在呼喚我,把關注外在的眼睛收回來,好好關注自己,照顧自己。 如果我整天擔心外在的事(在意別人的回饋、糾結外表很瘦、難過別人的不信任),我的內心就無法平靜下來。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昨夜在沙發上睡醒, 一隻飛蛾向我撲來, 又飛到斜對面, 沙發上,那是母親, 經常坐的位置。
我是一個習慣反思的人。已到了一種反思的境界,就是剛睡醒,還沒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腦海就出現一些零零碎碎的反思聲音。今天早上,又出現這樣的情形。於是,趕快用手機記錄下來,再組成以下的反思文字,跟大家分享。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上次與內在小孩聊天時,他與我說他培育了好多花,想送給其他存在,但過了一周,我再次看見內在小孩時,他的花都還在,表情也變得很苦惱與洩氣,原來他努力養這些花兒,但不知道要送誰,這時小我就跑出來了,聽到小我說:「你的花沒人要」時,內在小孩更洩氣了,我第一時間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句話,但馬上想到……
「我是迷人的少男~」 第一次跟朋友的兔子連線聊天,結果他劈頭就來這麼一句。 「為什麼老覺得自己是男的,明明就是少女阿。」 朋友哭笑不得。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總是聽他人說要與內在小孩對話,在一次冥想中無意與小我對話了,才突然驚覺為何我們不與小我對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凡女孩內心世界的故事。她面對著內心的小怪獸,努力照顧自己,但卻常常被侵蝕。希望能被世界溫柔以待,也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上次與內在小孩聊天時,他與我說他培育了好多花,想送給其他存在,但過了一周,我再次看見內在小孩時,他的花都還在,表情也變得很苦惱與洩氣,原來他努力養這些花兒,但不知道要送誰,這時小我就跑出來了,聽到小我說:「你的花沒人要」時,內在小孩更洩氣了,我第一時間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句話,但馬上想到……
「我是迷人的少男~」 第一次跟朋友的兔子連線聊天,結果他劈頭就來這麼一句。 「為什麼老覺得自己是男的,明明就是少女阿。」 朋友哭笑不得。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總是聽他人說要與內在小孩對話,在一次冥想中無意與小我對話了,才突然驚覺為何我們不與小我對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凡女孩內心世界的故事。她面對著內心的小怪獸,努力照顧自己,但卻常常被侵蝕。希望能被世界溫柔以待,也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題外 在方格子所發的每一篇文章, 都是在與內在自己對話跟了解自己, 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文字療癒自己,以及與不斷內在小孩對話, 我知道內在小孩的她, 曾經她是被我塵封在一個, 木製的六邊形盒子裡, 放在森林中的土裡,當我打開蓋子時, 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女孩,留著長髮, 捲曲著身體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