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閱讀時間 ‧ 約 32 分鐘

《少年蒙歌》中,愛的兩面性

raw-image


簡介


《少年蒙歌》講述格拉斯哥的十五歲少年:蒙歌,在充滿有毒男子氣概的環境下,幾乎失能的藍領家庭中成長。在這個初探性與身體的年紀,他隱藏著自己的異於常人,被周遭充滿暴力與不諒解的環境壓得無法喘息。只有在詹姆斯的鴿舍中,兩個男孩相互傾吐,逐漸了解什麼是愛。但是城市的暗潮洶湧不會放過他們;究竟兩位男孩能否找到容身之處,他們會不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粉身碎骨,最終迷失了自己的模樣?

 

心得(無雷)

 

在《少年蒙歌》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寫出了幾乎所有角色的多面性;書中每個人的形象都飽滿而豐富,鮮明而充滿衝突,真正做到了每句話都專屬於那個角色,是只有他才會講出來的。不只形象豐滿的角色,作者十分詳實的刻畫了蒙歌生活的格拉斯哥的樣貌,從街道、人們,再到其中的生活,每樣都栩栩如生,像是直接走進了格拉斯哥的街上,看著那裡發生的一切。

但作者遠遠不滿足於此。他將如此真實的刻畫巧妙編織進結構中,用數不清的細節建構出這個故事,以十分精妙的手法一步步揭開蒙歌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周圍的人事物,可說是每張讀來都充滿驚喜,讓人忍不住繼續往下讀。我認為作者選用兩條故事線並行的手法非常恰當,兩邊都有謎團等著讀著發現;直到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我們漸漸推敲出發生在蒙歌身上的事,心情也隨之波瀾四起——不到最後一刻,真的無法揣測結局的樣貌。而故事的結尾,作者也並無草率,給出了引人深思的結局,一下子深挖出角色們的兩面性,讓人回味無窮,我私心認為是非常好的結局!

《少年蒙歌》是一部從開頭到結尾,每個細節作者都並沒有馬虎的小說。其中的格拉斯哥城市令人好奇,角色們的想法引人共鳴,蒙歌的成長坎坷而觸人心弦,是部充滿醍醐味,值得讀完細細思考的小說。

 

心得(有雷)

 

《少年蒙歌》中的角色眾多,雖然視角集中在蒙歌身上,但我們卻能從蒙歌眼中看到他生活的世界,以及周遭形象各異的人們;這些人都具有獨特而衝突的性格,完全不扁平;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也反映出這個環境如何使他們長成這個模樣,而他們又如何與環境相互影響。以下,我將挑出一些重要角色,探討他們如何在格拉斯哥的環境下,詮釋他們的愛。

 

茉茉

茉茉這個角色在書中感覺最容易收穫仇恨值(笑);她就是典型的格拉斯哥貧民窟中的女人,在很小、還不能擔保全家溫飽的年紀就懷上了孩子。她的三個孩子接二連三出生,此時她還未滿二十,就要一肩挑起養育小孩的擔子;再過幾年,她孩子的爸也會離開她,而他們從未結過婚。

必須承認,茉茉的確是個糟糕至極的母親;她總是將自己擺在第一位,到了離家出走、丟下小孩不管的地步,只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這樣的茉茉,我認為反映了這座貧民窟的樣貌。茉茉雖然是被養父母收養,但他們並未虐待她,給了她平穩的生活,不像其他貧民窟的孩子一樣,有的父母入獄,或有家暴的問題;但茉茉終究是貧民窟長大的孩子,環境還是對她帶來影響。她在還沒準備好、沒想清楚的時候就懷孕生子;而這種沒準備好的心態也對她的孩子造成傷害。

在書中,茉茉就像是停留在她誕下哈米許的十五歲;她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她只是沒有學到要如何當媽,在長大的轉捩點中永遠停在了依舊尋求關愛的少女時代。過早的長大導致她對於自己報復性的關心勝過了所有;在外界找不到的愛,她從孩子們身上勒索,但這還不夠,於是她開始耽溺於酒精。

茉茉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在成熟之前就過早地面對世界,導致她扭曲成這般模樣;她並不是對孩子們沒有愛,她只是愛自己愛得太多了,以致於失去了愛別人的心力;我甚至覺得,她的風花雪月都只是愛著自己愛別人的那副樣子。但我認為,是這個環境使茉茉,以及她的孩子們成為了現在的模樣,是這個環境沒有保護好他們。


裘蒂

作為姊代母職的角色,裘蒂和茉茉可說是大相逕庭;她聰明好學,知道一定要擺脫貧民窟的環境,申請獎學金念大學。不過,我們也能在書中看到,她還是擺脫不了貧民窟女孩的處境,和已婚的老師交往以換取進入大學的資助,最後卻落得一場空;這裡倒是和茉茉蠻像的,盲目地投身關係之中,只為了可換取的利益,卻沒有想到這麼做只會毀了自己。

在蒙歌的家人中,裘蒂幾乎算是最「稱職」的一個,也是蒙歌和詹姆斯唯一設想過可能接受他們的人。不過看到最後,我們知道她並沒有。她是真心為弟弟著想,但同時也為他設置了一個框架,希望他成為自己想像中的男人,那種成熟、具有男子氣概,卻與蒙歌本質截然不同的人。裘蒂為自己的人生設下了框架,也為身邊的人設下了框加;了解到她的愛是有限制、帶著期許時,我們或許會感到有些失望,認為她終究逃脫不了環境的掌控,但這和我們大多數人又有什麼差別呢?她和我們一樣,都是在生長的環境中摸索,透過觀察周遭的參差想辦法成為更好的人,但是當我們透過周遭環境看出去時,就已經被那層環境給限制了。


哈米許

哈米許是書中有毒男子氣概的代表,他很好地吸收了環境帶給他的,將這些轉化為活下去的方法;他並不是單純不學無術的混混,只是生長在這裡,只能用這種方法活下去,這就是他周圍的人事物塑造出來的,他的模樣。

哈米許雖然總是展現出帶刺、難接近的樣子,但他並非對家人沒有愛,只是他在這個環境中生長出了畸形的愛;他也是聰明的孩子,很快就尋找出在貧民窟、在失能家庭裡求生存的方法,而他吸收了這樣的方法,成為家庭中的「男人」後,所能教給弟弟蒙歌的就是那些暴力。我覺得哈米許看似是個性格尖銳強烈的角色,但其實我們也能在他身上看到生活中一些人的影子;他們沒有機會看到更多選擇,只能告訴下一代他們用血淚學到的教訓;他們為了生存將自己磨成這種充滿稜角的模樣,但這也是他們唯一所及能生存下去的方法。哈米許在書中不斷帶給弟弟暴力,反映的也是這種「為你好」的愛,令人窒息,但也讓人為他的境遇感到可惜。


詹姆斯

如果說十五歲的蒙歌處於正在探索人生、探索世界的年紀,大蒙歌一歲的詹姆斯則更像已經接受了一些「啟蒙」的孩子,沒錯,詹姆斯在許多方面都較蒙歌成熟,但他理所當然還是展現出了孩子的樣貌,像是他與蒙歌之間還是會像小孩子一樣鬧彆扭。

在書中,蒙歌和詹姆斯互為彼此的救贖,但詹姆斯在更多時候表現出一種帶領者的姿態,也相較於蒙歌更為世故,願意為了大局犧牲自己和女生交往,也能理性地規畫自己未來的生活。他和蒙歌吵架的時候依然會像小朋友吵架一樣賭氣不說話、避不見人,但我想正是他僅存的純真,使他和蒙歌能夠真正相知,擁有一起度過餘生的機會。詹姆斯其實和裘蒂與哈米許一樣,都希望蒙歌成為他理想中的樣子;不過我想,就是那股年輕、尚未被世俗化的衝動,不像裘蒂和哈米許已經僵化的靈魂,讓他在結尾時冒險了一次,催促蒙歌奔向他們想要的生活。

詹姆斯介於蒙歌與他的格拉斯哥其他人的角色,他還未完全被環境染色的純真使他可以用健康的方式向蒙歌表達他的愛;但同時,他違背內心和女生交往,還有急於想逃離這個格拉斯哥貧民窟的時候,或許就是他對於保護自己純真的焦慮,好像再多待在這裡一刻,他就會過上和其他人一樣的人生,再也走不出格拉斯哥。


加羅蓋特

加羅蓋特身為書中的「反派」,雖然和聖克里斯多福的組合從前面就讓人感到不安,但每當他釋出些許的善意,我們彷彿就會多相信他一點,一步步踏入他佈下的陷阱。這樣好似撒下天羅地網的加羅蓋特真的就是為了誘騙小孩,無惡不作的渾蛋嗎?我認為不盡然。

加羅蓋特對蒙歌以及他傷害過的其他人做的事顯然是不對的,不過他也並不是一個為了彰顯犯罪而生的角色。他生長於擁有三個孩子的單親家庭,是孩子中的老大;這個背景很快就讓我想到蒙歌的家庭,加羅蓋特簡直就是哈米許的翻版。加羅蓋特也深愛著自己的家庭與家人,只是他說謊的天性因為環境變得惡劣,讓他的媽媽選擇站在其他子女身邊,把他送進了監獄;他並不僅是為了犯罪而生,直到現在他的心中依舊存有對家人的愛,只是他們沒有機會壓抑住他的天性,最終只能選擇與他分離。如果他在更健康、更健全得環境中,是不是也有可能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呢?

如果,哈米許的犯罪事業繼續發展,他們的家庭是否也會變成這樣呢?我思考許久還是覺得不會,因為茉茉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不會因為哈米許販毒而報警。這似乎隱隱顯示出作者對茉茉的譴責;如果茉茉像加羅蓋特的母親一樣,或許她能給孩子更正常的生活,盡可能讓他們遠離貧民窟的混亂。雖然在結局時,她希望哈米許頂替蒙歌,替他處理警察的事,但這只是希望哈米許作為家中的男人出面而已;我覺得比起保護孩子,她只是認為那種事情就應該由男人應付,更像是將對的工具放在對的位置一樣。


蒙歌

我們的主角蒙歌,擁有聖人之名,同時也背負著聖人所需承受的苦難。這整本書,我們就像是看著他從一張白紙逐漸被染黑,最終認清了現實的面貌。蒙歌在一開始對他人總是愛得毫無保留,就算感受到自己會因為這些愛而受傷,他還是堅定地為他人付出。是在遇見詹姆斯後,他漸漸擁有了貪欲,在釣魚之旅後,他明白了每個人本質上的自私。他在故事結尾終於看清了家人們沒那麼光明的一面,但同時,他也並沒有因此失去對生活的希望;這份希望轉化成力量,詹姆斯向他招手時,他選擇了回應,選擇了想要的生活,選擇了為自己而活。

蒙歌在書中承受了那麼多苦難,只是因為他太過善良如天使一般,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輕易便能學會的,他要經歷那麼多坎坷才能獲得。蒙歌給予周遭人的愛在書中逐漸由無私轉為和其他人一樣有限制的愛,但他並不是變得沒那麼好了,而是能夠正視自己想要的,也正視他人的愛背後的需求;這份為自己著想的心使他不再迷失於他人的目光中,成功迎向他所想要、所愛的。

 

《少年蒙歌》當中的每個角色都擁有完整的生命,不只是襯托主角或劇情的背景板,所有人在書中都獲得及失去了什麼。聚焦於蒙歌的成長,再擴散至其他角色的經歷,作者用精巧的手法串起書中的每個場景、每段情節、每位人物,所有元素都恰如其分,放在使它們最閃耀的位置,同時相互襯托,激盪出美妙的火花。非常推薦大家閱讀《少年蒙歌》,我覺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在書中看見自己或他人的影子,甚至反思我們所處的環境及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少年蒙歌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