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人類的老二有肌肉嗎?

雖然人類陰莖內部沒有像其它動物那樣的肌肉來控制運動,但它並非完全沒有肌肉成分。陰莖中有一些平滑肌,但它們的作用與骨骼肌不同。 具體來說: 1. 平滑肌(Smooth Muscle): 陰莖內的海綿體組織(包括陰莖海綿體和尿道海綿體)中含有平滑肌纖維,不受意識控制。這些平滑肌纖維幫助控制血液進入和離開陰莖,從而調節勃起和軟縮的過程。當性刺激發生時,平滑肌放鬆,血液流入海綿體,使陰莖勃起。之後,平滑肌收縮,血液被擠出,陰莖恢復柔軟。 2. 會陰肌(Perineal Muscles): 雖然這些肌肉不在陰莖內部,但與陰莖的功能密切相關。這些骨骼肌可以由意識控制收縮,包括球海綿體肌(Bulbospongiosus Muscle)和坐骨海綿體肌(Ischiocavernosus Muscle),位於陰莖的根部附近。它們在射精時起作用,通過收縮幫助推動精液通過尿道排出。 總結來說,雖然人類陰莖中沒有能控制運動的骨骼肌,但它含有一些平滑肌來調節血流,並且周圍的會陰肌肉在射精時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人類陰莖並不是完全沒有肌肉成分的。


人類陰莖沒有發展出像某些動物那樣的肌肉組織,這與人類繁衍過程和解剖結構的進化有關。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


  1. 功能需求不同: 人類的陰莖主要依賴海綿體組織來實現勃起,而這已經足夠應對人類的繁衍需求。人類的性行為和交配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額外的肌肉來控制陰莖的運動。相比之下,某些動物在特定環境或交配情境中需要更靈活的陰莖運動,因此演化出了更多的肌肉。


2. 勃起機制:人類的陰莖通過血液充盈使海綿體膨脹,從而變得堅硬。這種機制已經能有效支持性交過程,不需要額外的肌肉來提供剛度或靈活性。這種血液驅動的勃起方式也使得陰莖在不使用時能夠變得柔軟和易於收納。


  1. 演化選擇壓力不同: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生殖器結構更多受到繁殖成功率的影響,而非陰莖的靈活性或肌肉控制能力。因此,人類陰莖的結構進化成了今天這種主要依靠血液供應來實現勃起,而非依賴肌肉組織來控制。


總結來說,因為人類的性行為需求已經由現有的勃起機制所滿足,演化上沒有必要發展出像其他動物那樣的肌肉陰莖。


反之,

某些動物的陰莖確實具有更多的肌肉組織,與人類不同。以下是幾種具有肌肉陰莖的動物例子:


  1. 象(Elephants): 象的陰莖有大量的平滑肌,這使得它們可以控制陰莖的運動,而不依賴完全的勃起過程。這種肌肉結構使象能夠在不同位置靈活地使用陰莖進行交配。


  1. 袋鼠(Kangaroos): 袋鼠的陰莖也擁有較多的肌肉,這讓它們能夠更靈活地控制陰莖。這些肌肉使袋鼠能夠在特定的交配體位中精確地插入。


  1. 一些爬行動物和鳥類:例如鱷魚和鴕鳥等,牠們的陰莖結構中有更多的肌肉組織,可以協助牠們在水中或其他特定環境下進行交配。


這些動物的肌肉結構賦予它們更大的陰莖控制能力,這在交配過程中尤其重要。


|補充說明|

男性的陰莖主要由三個圓柱狀的海綿體組成,這些結構並不是真正的「肌肉」,但可以被視為類似於肌肉的組織。這三個海綿體分別是: 1. 兩個陰莖海綿體(Corpora Cavernosa):它們位於陰莖的上方,佔據了大部分的陰莖體積。這兩個圓柱狀結構在性刺激下會充血,導致陰莖勃起。 2.一個尿道海綿體(Corpus Spongiosum):它位於陰莖的下方,包圍著尿道,並延伸至陰莖頭(龜頭)。這個結構在性刺激下也會充血,但不如陰莖海綿體那麼硬,這樣可以防止尿道在勃起時被壓迫,確保射精順利進行。 這些海綿體在性刺激下會充滿血液,使陰莖變硬並延長,從而實現勃起的功能。然而,陰莖內部並沒有像四肢那樣的骨骼肌,主要是由上述的海綿體組織以及其他結締組織所構成。


骨骼肌和平滑肌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肌肉組織,功能和結構上都有顯著的差異。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別:

  1. 控制方式
  •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 由意識控制,即隨意肌(Voluntary Muscle)。

- 受大腦的指令,可以主動收縮或放鬆。

- 例如,抬手、走路等動作都由骨骼肌負責。


  • 平滑肌(Smooth Muscle):

- 不受意識控制,即不隨意肌(Involuntary Muscle)。

- 主要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自動進行無意識的收縮和放鬆。

- 例如,腸道蠕動、血管收縮等都是平滑肌的作用。


2. 結構

  • 骨骼肌:

- 由多核的長條形肌纖維組成,排列整齊,具有明顯的橫紋(因此也稱為橫紋肌)。

- 附著在骨骼上,通過肌腱連接,參與身體運動。


  • 平滑肌:

- 由單核的紡錘形細胞組成,沒有明顯的橫紋,因而外觀上較為平滑。

- 位於內臟器官(如胃、腸、血管、膀胱)和其他不隨意運動的結構中。


  1. 功能
  • 骨骼肌:

- 負責身體的主動運動,如行走、跑步、舉重等。

- 反應迅速,但容易疲勞。


  • 平滑肌:

- 負責維持內臟功能和自動化的身體過程,如食物消化、血壓調節等。

- 收縮速度較慢,但能夠持久工作,不容易疲勞。


  1. 位置
  • 骨骼肌:

- 分布在全身,主要附著在骨骼上,控制四肢、軀幹、面部等部位的運動。


  • 平滑肌:

- 存在於內臟器官的壁層,如胃腸道、血管、呼吸道、膀胱等。


  1. 再生能力
  • 骨骼肌:

- 再生能力有限,損傷後恢復較慢,需要透過運動和康復訓練來促進修復。


  • 平滑肌:

- 再生能力較強,受損後能夠比較快速地修復和再生。


總結:

  • 骨骼肌:由意識控制、橫紋結構,負責身體運動。
  • 平滑肌:不由意識控制、無橫紋,負責內臟器官的自動功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一直都放在房間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