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預購的【成熟大人的人生課題:與失智父母的相處策略及心態調適】線上課程,
內容字數已經8萬多個字了,也超過外面一本書的字數量了,
課程共有30集,幾天前的錄製工作已經剩下最後的1/3了。
這門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因為在那麼多年陪伴高齡、長照、失智症者的家屬,
發現這些家屬太辛苦了,不只有照顧上面花費心思,
還要處理很多林林種種的額外的事情。
單就失智症的問題就很複雜了,
如果又加上爸媽過去自己原生家庭的牽絆、
自己跟爸媽的關係等等...,
身為子女的照顧者需要承擔的壓力負擔可能就要乘上N倍了!
所以特別設計這門課程,
讓子女在初期照顧的時候能夠作思維的引導,
協助指引可以怎麼讓自己日子過得不會那麼辛苦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照顧了好幾年,
感覺照顧這件事情,
一直都在撞牆,
沒辦法跳出這樣的框架。
我誠心的建議你,
請試試使用這門課程的方法去照顧,
一定會有程度上的改變。
華人有個諺語問道說:「你想讓人給你魚,還是給你釣竿?」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會是
「我要釣竿!」
這個答案
也就是讓你知道方法、策略、思維,
遠比給你解答來得更重要,也更需要。
課程中的每一集都在調整你應該怎麼想,
為什麼要這麼想才比較精準;
並不是說你這樣做最好,
也不是只要用這個方法就一定可以解決問題,
而是要開始讓你學習找到屬於自己的釣竿去釣魚。
另外我也看到,
太多照顧者不斷的重複用相同的方式處理問題,
即使失敗還是一用再用,
幾次失敗後,
乾脆就放棄努力,
只能雙手一攤,
既然這樣就這樣吧,我盡力了(放棄努力了)。
這也是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
「用錯誤的方法,永遠不會帶你到成功的地方。」
改變思維,才能改變作為,
想法不改變只會重蹈覆轍。
課程帶你跳出照顧者的視角,
去理解失智爸媽的觀點和想法,
也帶你看到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照顧者的需要的是平順、安穩、快速的處理問題;
但失智爸媽的想法呢?
他們想要做自己、
讓自己快樂、
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做事情...,
不論是高齡父母或是失智爸媽,
我們需要有一個想法就是:
「所有的問題行為都是溝通的一種方式。」
但,
照顧者卻不是這麼想,
這些問題行為都是他們在亂、他們寂寞、空虛、他們沒事找事作...,
用這樣的想法只會讓照顧的子女憑添更多的煩惱、憤怒。
你想你的,他作他的,兩條平行的軌道永遠不會有交集,
當然沒辦法被解決。
所以課程中不用能夠馬上解決當下的問題,作為我們的方向。
因為照顧這件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結束,
所以如果要走得長遠,
勢必要有別於以往快速、粗暴的解決方式。
換作用
「可長可久的照顧品質與關係」 作為思考的核心,
才能夠具備解決問題的底層思維,
也藉這個思想延伸出照顧模式,
比較可能更接近我們的期望。
有人可能會問這門線上課程跟在2020年出版的紙本書
「爸媽真的失智症了嗎?」有什麼不一樣嗎?
最大的三個差異點:
當我從醫院裡的角色進入到社區裡看到的問題更多, 可以思考的解決方式也更廣, 也更能體會家屬的急迫解決問題的想法; 同時也看到爸媽自身的需要。
所以在策略上就不會單純以某個方面去看事情,
而會用大局思維,
帶著這樣的角度,
你會看到更多可能的介入點。
這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
也沒有非要怎麼解決的標準答案。
而是站在不同需要的照顧者去思考的結果。
有些人很需要短期見效的策略,
就建議還是可以去找這本書參考。
如果你是想要進行長期的處理問題,
這門課的內容一定可以改變你的思路。
在醫院工作時,
經常聽照顧者們的說法,
為了想辦法幫助他們,
所以都會以他們的角度看問題,
怎麼減輕他們的辛苦是我的唯一目標,
協助他們知道該怎麼想爸媽的問題。
在這門課裡,不僅讓照顧者知道自己的想法, 同時也知道失智爸媽的想法, 並非能夠讓你魚與熊掌都可兼得, 但可以讓你可以有取捨、有選擇, 讓你有餘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再決定該往哪裡走?
在這邊也不會評價你的選擇孰是孰非,
而我相信對你而言, 所有的選擇結果都是你在當時最適當的照顧方式。
所以在這門課程,
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一個成為熟成照顧者的過程中,
人人都該具備的一個能力!
我期望幫助每一位照顧者, 在照顧失智爸媽的時候, 能夠擁有自己分析問題, 並發展屬於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便未來在面對各樣問題時, 都有能力找出屬於自己的解方。
如果你覺得課程的想法讓你感同身受, 我的作法,也或許讓你覺得值得參考。 也請點擊下方課程連結,
看看這堂課的更完整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