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這本書強調的核心觀念是「小習慣帶來大變化」,透過日常不斷重複的小改變,持續累積形成持久而重大的進步。
而我們可以從「為何培養習慣」以及「如何培養習慣」兩個面向來看。
習慣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關鍵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假如你想培養閱讀的習慣,你不該想著目標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一名熱愛讀書的人,你一開始或許會受到激勵而持續這個習慣,但更重要的事情是這個習慣是你身分認同的一部分,與這個身分認同不相符的行為無法持久,這也是多數人嘗試培養習慣,持續一段時間卻又無法長久維持的原因。
當然,想要成為一名熱愛讀書的人,絕對不是說改變就能馬上成為這樣的人,一定是透過日常微小的的改變,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成為的人,每當閱讀一頁,你就離成為熱愛閱讀的人更進一步。
執行一項習慣的時間長短,不如執行該習慣的次數多寡重要
當清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後,接著就是如何培養習慣,建立起一個習慣迴路。
以想要培養閱讀習慣來說,你當然可以透過強烈的自制力、意志力強迫自己閱讀,但舉凡需要用到意志力驅動自己做一件事,只是短期的策略,不適用於長期,你或許可以怠惰或者抵抗幾次誘惑,但你不太可能每次都戰勝自己的慾望。
最有自制力的,通常都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
與其依靠個人的意志力,不如建立一套習慣系統,降低執行時的阻力,創造一個讓習慣能夠變得簡單且容易執行的環境或條件,像是把要閱讀的書籍放在隨處可見的地方,看到書本你就會想到或者拿起來隨手翻閱,就算只有讀一頁也沒關係,需要的是能夠引導我們開始的「入門習慣」,要先能夠養成習慣,才能優化習慣。
習慣的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環境,以及眼前的提示
多巴胺在動機、學習、記憶以及許多自發行為都具有相關性,容易養成習慣的行為,例如:社交、吃垃圾食物、玩線上遊戲、滑手機,都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對這些事情上癮,讓我們重複相同的行為,而對獎賞的預期和令人愉悅的體驗,都會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不論這個習慣是好是壞。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
習慣堆疊是指將新習慣與已有的習慣結合,列出日常生活中必定會做的事情,讓正在培養的習慣與現在有的行為做綁定,例如:在喝完早上的咖啡後開始閱讀,或者在刷完牙後進行閱讀。這樣可以利用已有的習慣觸發新的行為;如果你很愛追劇,同時也想減肥,那你可以在跑步機上放個平板,在追劇的時候活動身體,除了降低跑步時的單調感,也能培養運動習慣達到減肥的目的。
一項習慣的建立,少不了獎賞的機制,當完成一件事情能夠獲得獎賞時,我們比較可能會有更高的意願重複同樣的行為,書中提到就算只是用又香又容易起泡的肥皂洗手;箭牌口香糖加入綠薄荷、果汁等口味增加嚼口香糖的樂趣,讓嚼口香糖變成風行全球的習慣,即使這些小事只能帶來微小的愉悅感,但大腦還是會接收到這個信號,認為這些行為值得重複。
培養習慣時不妨將獎賞的機制融入日常生活中,像是閱讀一個章節的書就吃個甜食或喝飲料犒賞自己;如果運動完就泡個澡或按摩讓身體感到放鬆都是不錯的方式,這些都能成為我們重複相同行為的誘因。
亞里斯多德曾說過:「我們每天做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個習慣。」
提示能夠引起渴望、渴望促使人們做出行動,行動後獲得獎賞滿足渴望,完成一個循環後又再次與提示連結,如此周而復始,最終讓你建立起一個無盡的習慣迴路。
我們該在意的不是短期的執行成效,而是建立長期的習慣迴路,你的習慣會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即使只有微小的改變,這些微小的差異會決定你未來的模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就培養怎麼樣的習慣,到了某個時間點,你就會發現到自己已經成為你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