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獅子山下煙雲(一)緣起九龍

出社會以後,從事國際貿易,因商務需要,有很多機會出差各國,譬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菲律賓等等,就是沒有機會造訪最鄰近的海外市場,香港。

尖沙咀鐘樓

尖沙咀鐘樓

對香港的印象,大部份來自港片或是港劇的那種刻板印象,感覺香港就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地方。

當年大陸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幾年了,港商大量湧進內地經商,整個華南地區很快有了香港的味道,尤其茶樓酒肆,以及街景市招大量繁體字出現。四大經濟特區的深圳特別明顯,儼然是一座超大型的香港。

港商絡繹於途,奔走口岸兩側,也帶出來無數的輕工業設廠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亞洲輕工業居於領導地位的台,韓,日商機大量浮現。因此東北亞商人大量擠進香港,希望能夠分一杯羹。

維多利亞海峽

韓、日商人,本來就可以進行直接貿易。但是居於各種考慮,他們還是樂於經由香港來進行商務活動,包含可能的進一步內地投資。

當時的台商,基於法規限制,比較沒有日、韓商人那樣的彈性。當時台商進內地的直接投資趨近於零,如果有個人隱名投資的話,以當時的狀況來說,是屬於非法的行為。

當年就有一些比較膽大的人士,已經開始做一些比較冒險的商業活動,報章也披露過幾件觸法的案例。總之,多數的商業還是通過港商進行。也就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因緣際會,我開始須要奔走台港兩地。

當年前往香港的航班,就飛進位於九龍灣的啟德機場。由於我當時接觸的客戶都屬工業類型的,所以都以尖沙咀為中心,往北跑去荃灣,或者是往東去觀塘。當時荃灣綫地下鐵非常舒適便捷,比起還在起步階段的北捷,是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香港島夜景

因此,我大都選擇住在廣東道的幾家飯店。因為,幾年累積的商務旅行經驗,覺得當年香港旅遊服務業的品質絕對不比新加坡或日本的差。

所以,商務行程之暇,我會沿著中港城商店街,走去天星碼頭,觀賞維多利亞海峽的夜景。尤其,對岸的中環和金鐘璀璨的夜景,由太平山頂到皇后碼頭水岸邊,像是千萬顆鑽石那般閃耀,真的美不勝收。

以當時的出差狀況,主要就是商務會談,場域就是當地客戶的寫字樓,咖啡廳,或是酒店的大堂酒吧。記憶裡,很少有機會專程安排去看當地的風景。所以,對香港的風土民情並沒有太深入的體驗。

舉個例,有人跟我說,香港人比較少會在家接待客人,原因是私人住家都不大,實在不方便。至於,是如何的狹小,我就沒概念了。

語言方面倒是很有異國風情,因為當地朋友的廣東腔國語,是一段時間之後才慢慢適應的。另外,因為生意需要,有幾個場合是被安排和內地的真正買主見面開會。以當時改革開放的氛圍,會談的順暢實在是意想不到的。

最讓我驚奇的是,普通話的相通,和溝通的有效性,彷彿給我拉開了一扇窗,看到了一個可能的全新世界,直覺未來的商機將不可同日而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