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失敗與挫敗

    語文備課札記(資料備份)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237034079936819200/ https://app.diffit.me/packet/cbd19ddc-7282-430a-9b2e-e573e92d0abb

    〈失敗與挫敗〉 人生中總有順遂與不如意的時候,而成功與失敗則恰如海有高低起伏之波濤浪潮,陸有板殼運動產生地震。佛家揭示世間萬物依循著「成住敗空」之自然規律而運行不已,一如花草樹木經歷「春生、夏榮、秋衰、冬寂」之生長週期,隨著四季遞嬗,繁衍子代,接力傳承。 在日常語用中為了避免語句的單調、呆板,我們常將「失敗」與「挫敗」二詞交相為用。然經詳加細思推敲,則可分析二者異同。就其字義而言,「敗」字原有毀壞之意;「失敗」即是因逸失良機而導致個體不成功的情境、過程或結果;而「挫敗」則是足以摧損自信心,使個體身心俱疲而產生「挫折感」的「失敗」。 世云「一時的挫敗,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又道「別看人一時,且看人一世」,在在提醒世人將眼光放遠,在生命長流歷程中來觀照成敗得失,莫將暫時失意的挫折感受、內心恐懼過度放大,而阻礙了自己奮勇向前的意願。誠如歷代遭受貶謫的文人雅士,雖然離開政經核心,居於窮鄉僻壤,在官運仕途上受到挫折,卻也激發了他們化悲憤而為力量,在山水間重新省視內心、認識自我,將見聞感受轉化為創作能量,因而產生了一篇篇傳誦後世的經典詩文。換言之,貧寒交迫的艱辛歷程只是人生中暫時的考驗,不足以壓抑一顆志於提升向上的心;唯有認真尋求改善良方,調適自我,並付諸行動而勤事耕耘者,才能以淚眼微笑,體會生命中豐碩的收穫喜悅。 我們在人生旅途上總希望能順利前行,尤須知曉趨吉避凶之道,以求能安然生存。山路上的荊棘、小石頭好比挫折因子,常令人絆倒摔跤,若我們能事先防範未然,留意荊石的存在並小心提防之,甚至能主動發起善心來將路面掃除障礙,則可使自己於回程途中免於摔傷,更可造福後人免於遭殃;然而人生中也不免遭逢如高山般的阻礙,使我們時須沿著高山,迂迴繞路轉個彎,方能繼續向前。換言之,成功者不會因為眼前出現跨不過的障礙而駐足不前,更不會一再地用過去的挫敗經驗來否定自己的努力。 當我們發現眼前困難重重,存有暫時難以突破的路障時,則不妨另外思尋方向,轉換人生跑道,找到適合自己專長的道路來好好發揮,此正所謂「適性發展,展揚才華」之理。例如:林書豪於籃球賽、楊淑君於跆拳道比賽裡皆是越挫越勇,隨時隨地調整自我,勤加練習而終能屢獲佳績;又如明華園歌仔戲團孫翠鳳,初因語言不流利,多年沉潛於配角,也曾患憂鬱症,後來坦然接受治療,安然度過低潮,也逐漸站穩戲團主角地位,在歌仔戲的天地中找回自我;又如吳寶春雖不善於學業,卻找到了熱愛的烘焙之路,終能以世界級麵包師傅之姿光耀門楣,與世人分享溫馨麥香。 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當我們釐清世間成敗得失的關係時,必將發現「成功裡潛藏著失敗可能」,從而收斂傲氣,謙和待人,不因傲慢心態而頤指氣使,得罪眾人;同時,也宜避免沾沾自喜於虛榮成就而畫地自限,於是使自我更能開啟更多學習的機會,開闊成長進步之空間,精益求精;當我們知曉「失敗中蘊藏著成功契機」,而能記取前車之鑑,生聚教訓,再接再厲,更創佳績,此正為「禍福相倚」、「滿招損,謙受益」之道。 人生時有逆境考驗,令人苦不堪言,我們不妨援引佛家「逆增上緣」之智慧來自勉砥礪,在逆境中讓自己雖越挫而越奮勇,使身心臻於堅強圓熟。時至今日,人們身處高度競爭的社會中,舉凡「課業比序」、「工作績效」、「物價上揚」、「婚姻品質」等生活壓力與日俱增,即使人當初表現優秀,也無法確切擔保日後的發展成就非凡,從而容易迷陷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比較心態中,於是在成長過程中更易遭遇失敗與挫敗;但最重要的,並不是要人們一昧地撫痛傷昔,沉溺於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悲傷情緒中,而是如何從中培養足夠的挫折容忍力,在貞定堅強的意志中重新檢視自我,思考改進之道,進而調整策略,改善資源,好讓「失敗為成功之母」,使自己能「越挫越勇」,讓內化的克難經驗與反應能力,帶領自我充滿信心地突破逆境,終能力挽頹勢逆轉,反敗為勝。 天地涵育萬物,人若欲安身立命於世,尚須修養品性,秉持「平常心」來超越成敗得失所帶來的動盪風雨。蘇東坡在古松流水間觀棋,在悠閒自在、從容自得的「優哉游哉」心境中,體悟「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之理;聖嚴法師曾云「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智慧心法來應對世事,提醒人們即使遭遇失敗,也能放下挫折感,不被負面情緒所綑綁住,不讓往昔怨念束縛了未來發展,在任何時候都能從容前行。此皆有助於我們在為人處事過程中,解消內心對於成敗得失之執著,進而保持「平常心」,體悟知足常樂之理,調和情緒,減少誤會和衝突,不必再為了生命中的「失敗」與「挫敗」而痛心疾首、悲傷流淚,而能悅納自我身心的成長與茁壯。 總之,正所謂「順境讓人看遠,逆境使人看深」,人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找尋自己內心的平安歸屬感,從而境由心轉;並試著安排自己未來發展,力爭上游來翻身,轉逆為順,突破原令身心貧苦寒微之「失敗」與「挫敗」困境,從而彰顯生命力之光彩,以重新找回人生幸福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