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11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3.1 也

八﹕總結 - 4

本節的最後一個例子 (Ya17) 在語構上相當複雜。

這些句式之所以複雜,皆因漢語語言學家從來都忽略了成份分析一環,從來沒有對諸如 Ya17 一類的句式進行成份分析,致使我們對漢語缺乏一種結構性的認識,亦不明白上古漢語使用者的思考模式。

一個句子,內藏多少個成份,成份之間如何串聯﹖

這些問題涉及一個語言的根本性結構或該語言如何從使用者的思維模式中誕生和成長。

古希臘人將一個句子劃分為主語和謂語兩個成份,主謂語結構因此而進入歐洲文明的視野之中。這是歐洲人理解他們所用語言的結構的一個嘗試。沒有這個嘗試及其在西方哲學以至數學的根深蒂固的存在,很可能亦不會有數學家/邏輯學家弗雷格的對其叛反。

現在研究一下 Ya17

首先,「也」字句是這個句子的一個成份﹕

[現代漢語翻譯﹕伊祁放勳 (堯) 知道姬棄 (后稷) 的子孫的後代會得天下或姬棄的子孫日後會得天下,因此給姬棄增加封邑百里。]

備註﹕夏朝制度規定按封地與國都的距離要求封邑服役和交納不同的穀稅。距離以一百里為單位,五百里內的地區稱為「甸服」,按里數交納各種不同的穀物﹔五百里外的地區稱為「候服」,需為天子做偵察﹑監視的工作。所以「故益封之百里」或許不是單單增加封地一百里,而是有增加接近京畿百里封地之意﹔因為姬棄為伊祁放勳的農官,掌管農作,候服負責偵察監視的工作,不管農作,農作為甸服內的工作。

_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