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現今世代中什麼最熱門?想必是科技、AI 之類的答案吧!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在自己的職涯上是不是也能做些什麼。接著,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去吧!
作者在十六歲時當上了校刊總編,從小就有機會紀錄角落人物的故事,這些是觸動她靈魂的事。上了大學以後,寫作學程與幫美國雜誌《Glamour》寫文章的機會都讓作者持續書寫並建立品味。然而,作者認為自己在《Glamour》的文章丟人,想要遠離雜誌轉而投入新聞業,也就開啟了未來十年在 CNN 的工作生涯。作者的經歷特別像某些國內的大學生,先找實習期待能轉正,實際轉正後持續發展,最後跳脫公司自己創業。
作者一開始是在大學從暑期實習做起,在國際新聞台做聽打、提詞之類的小雜工,同時結識許多人脈。實習結束後回到校園直到大學畢業,靠著內部人引薦得到了面試機會,後來成為新聞編輯部一年約聘的自由新聞助理,替主播捲動讀稿機、幫來賓別麥克風、打電話調查新聞快報的內容,變成更高階一點的雜工。
對作者來說,除了繼續深交人脈以外,還要證明自己有在 CNN 繼續待著的價值才能在聘期結束後續聘。2009 年三月,Bernie Madoff 的龐氏詐騙案爆發時,犯案者被捕,並即將於法庭表態認罪與否,而作者剛好被指派去幫主播在法庭佔位。由於法庭禁帶手機,所以在法庭內聽到結果後離出法庭播報新聞仍有一段時間差。作者心想:「我有什麼方法可以幫 CNN 最早拿到結果?」後來,作者便卡在公共電話附近,等到犯罪者明確表態了,立刻卡進電話亭裡打給新聞台,讓電視台的同仁能夠搶先製作相關內容。
然而聘期將盡時,新聞編輯部還是沒有要再續聘,但作者依舊想留在 CNN,於是就另尋它法去應徵其它的職位,所幸最後應徵上 商業更新 Business Updates 製作助理職位。而新的職位對作者而言是輕鬆但也無趣的工作,晚上還能及早下班。這時作者對科技業萌生起興趣,不時會參加一些科技聚會,也奠定了未來對科技的知識基礎。
這段職涯初期我認為有幾個值得參考的概念:
隨著 Apple 在 2007 年推出 iPhone 大放異采,作者對科技的了解越深,還有作者的弟弟說「科技就是未來」,她決定要在這個主題上賭一把。於是某天,作者就深吸氣去向 CNNMoney 的主管提議能否做一個科技創業家的採訪,結果得到主管的同意,就與幾名夥伴開著公務車前去採訪推特 Twitter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畢茲・史東 Biz stone,最後成功訪問完成並上傳至 CNNMoney。
當作者問:「該如何衡量某個點子有多大的潛力?」Biz 回答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這個點子有沒有讓你產生共鳴?這是不是你真心想做的東西,就算別人說這很蠢又沒有用處?」這些試圖顛覆傳統的創業家們,總是會聽到質疑的聲音,成為不一樣必然會受到挑戰,更讓作者增強了在尚未成形的科技線採訪的信心。
隨著這次採訪旗開得勝,作者想去 SXSW (South by Southwest) 科技大會結識更多的科技人,她想採訪的對象 Foursquare 的創辦人 Dennis Crowley 也會去會場。然而如果照正常的流程,CNN 是不會花錢讓製作助理去的。於是作者就想,為了自己的將來,她出自己的機票錢,請公司派一名攝影師一同前往,並在回來的時候提供訪問片段,製造雙贏的局面。
又一次的採訪成功!作者確立了自己在新聞台做科技報導的標竿,向上司建議起自己可以成為「多平台記者」,在兼顧著 CNNMoney 的同時,自己也開始往科技方面累積更多的科技創業家的專訪報導。甚至在某一天,電視台需要一位「科技專家」來講講利用臉部辨識系統投放廣告的觀點時,就讓主角別上麥克風分享自己的觀點。於是過去是作者幫別人別麥克風,現在換別人幫作者別麥克風了。多平台記者的身份,讓作者更有機會接觸網路多種新興的載體形式,去採訪、紀錄、「宣傳」各個新型態的科技創辦人。
在 2011 年時,Uber 提倡「坐陌生人的車到指定地點」還是個非常陌生的事。然而隨著主打便宜、便利還是吸引了許多消費者。作者在當時也有採訪 Uber 的崔維斯・卡蘭尼克 Travis Kalanick,讓他在採訪中發表公司的理念與服務。然而三年後,Uber 再次遭遇風波,不受到監管的 Uber 無法也不想知道駕駛對客人做了什麼,畢竟自己就只是中間平台罷了。除外還有向競爭對手叫車後又取消、企圖挖角別人的駕駛等各種惡名層出不窮。當三年後的作者有機會向 Travis Kalanick 採訪時,覺得對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我不知道是這種訪問,」他對我說。
「哪種訪問?」我回答。
「就是『逮到你了』的那種訪問。」
作者來自新聞專業,對於倫理、社會議題、女性、性自主權等等都有強烈的意識。面對 身價幾百億的 Travis ,作者在訪問時明顯感受到對方認為「我就是有錢,而且我提供了很棒的服務,不需要受到監管」。或許,社會在往某種更不成熟、以錢為王的路前進。
對於科技巨頭來說,就像沒有受過洗禮而瞬間擁有了資本主義所賦予極為強大的武器。過往要拿到權力,可能要在體制下明爭暗鬥獲得皇位,亦或者要在某些大風大浪中成功活下來,經歷一番洗鍊才能得到。然而現在世界變成只要發明了某個東西甚至就只是一款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就可因其可複製的特性賺到大錢,再利用錢來堵住別人的口。
要是開始有壞人使用某個科技平台,表示這個平台一定經營的很不錯。
作者在做 追查皮條客如何利用 Facebook 來騙取女性 的採訪專案時,新聞台就曾經被 Facebook 的高層指示不要發佈,但是最後經歷少許的改動後仍發佈。作者雖然因為該案子被總裁看到,在公司的科技新聞中變成了要角,但也感到整個科技就像人性一般,有好有壞,透過科技被放大了。
時間到更近期, CNN 也與其他企業一樣,從以前掌握資本與倫理,到後來需要向更大的資本低頭。以前頂規的明星人物特寫設備轉往給願意出大錢的企業拍產品,又或者來自彭博的男性們空降主掌公司高層,身邊的女性們努力卻不易獲得升遷,種種的事情都不時讓作者感到氣餒。
但即便如此,作者仍舊在 CNN 裡做了一樁又一樁的節目:《性、藥物和矽谷 Sex, Drugs & Silicon Valley》30分鐘的電視節目內,展示隨著快文化的時代變遷下衍生了多重伴侶、迷幻藥等等的議題;《復仇式色情:女性的網路戰 Revenge Porn: The Cyberwar on Women》則講了性權力、拒絕網路性騷擾或者性影像傳播、法規跟不上網路發展的故事。
隨著科技產業成熟,作者第五次參加 SXSW 大會,此時的科技大會已經不是一堆科技人的聚會,而是商業氣氛濃厚,充斥著各種黏稠飲料、閒聊與品牌大使們。科技已經不像一開始那麼充滿衝勁,更多是資本家從中想著如何撈錢。不僅如此,政治、戰爭、家庭也都已經被網際網路所滲透,更加強了作者想要製作出《很像人類 Mostly Human》這部串流節目。
不過如今我卻覺得,先前每年參加 SXSW 的經驗其實都是為了這次而做的暖身。我在此報導過新創公司的崛起,見證過一些最成功的創辦人來來去去,但是今年不一樣,我不必去報導新東西,因為我自己就創造了東西。
作者這麼努力無非想要出頭天證明自己,然而自己費盡心血製作的影集要宣傳前,卻被告知要停止印刷宣傳品,原因是因為作者的臉照在宣傳品上面不妥。作者憤恨不平,其他男性創作者都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印上自己的臉,但因為自己是個知名度不高的主播所以無法印上自己,而這部作品對作者而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後來折衷協調後,是半張臉跟一半的機器人臉,也還算過得去了,符合《很像人類》的名稱。
然而時至 2018,作者的科技團隊被下令解散、CNN Money 轉型成 CNN Business、《很像人類》沒有第二季,種種都讓作者感到沮喪。隨著劍橋分析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 受川普競選團隊所託從五千萬名臉書用戶中取得資料並以此影響總統大選。美國人群情激憤,但大家都找不到馬克祖克柏與桑德伯格。這時 CNN 針對該事件有個節目,對臉書狀況清楚的作者與一名男性電視名嘴上電視進行分析,然而作者認為電視名嘴講得有夠空洞,明明非該領域卻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能講,自己卻只有二十秒可以講。
沒受到重視的作者內心感到沈重,就如同許多人經營自己專業時的心聲一樣:「為什麼我比別人專業多了,對方卻有更多資源?只因為對方是名嘴就可以說出一堆空話?」但作者心一橫,就要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想辦法找到馬克祖克柏,並獨自採訪。後來也真成功訪問到馬克祖克柏。原本表定二十分鐘的訪談隨著越談越深入,到最後十分鐘再加十分鐘變成四十分鐘。在後續的直播中,作者為自己感到肯定,因為她才是訪問到馬克祖克柏的人。
然而,隨著最重要的夥伴也離開公司,無法實現媒體夢的作者暗自下了決心——創建一家媒體公司。當然過程是折磨的,畢竟作者已經在 CNN 待了十年之久,就算經歷各種改組,要從穩定的月薪到自己出來開公司還是不容易,但開新媒體公司後,也才有這本自傳的誕生。
「羅莉,你還不明白嗎?」「木板路就在心裡。」
龍蝦長大了就必須從殼裡出來,因為原來的殼已經太不舒服了。
那種感覺很糟,而且是非常糟,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難說出口的原因。
上面的話是作者離職時對老闆說的。
龍蝦是個生動的描述,如果不是家裡有礦,大部分的人幾乎都要先當一陣子的打工仔。當然在過程中會被別人「管」,很多時候這個「管」又是不合理、不合意、不合時宜。這個「管」會在最初給我們外殼的保護,穩定的薪水跟工作崗位,直到我們成長茁狀,褪去外殼,自己終能自由地在危險的路上行走。讀完這本書就是在讀龍蝦的成長故事。
其實書中描寫了很多節目的拍攝過程、每部作品的細節甚至是作者的感情事、家庭事,這些東西有望大家可以找書來看看我就沒在今天的正文裡面描述了。關於感情的部分,我覺得從命理的觀點來看,作者是傾向找交好的人,但難以真的成為夫妻,所以每段感情都是一開始相處愉快,但當決定未來是否要結婚的時候,總是卻步。
此外,馬克祖克柏的訪談在書中也有更深入的描述,我想在最後做補充。作者認為,馬克祖克柏也是個凡人,當自己代表一間公司被問到是否帶著毀滅他人的罪行時,仍會感受到害怕,那四十分鐘的影片我看到祖克柏看起來哭了很久很弱的感覺。明明自己是希望這間公司能夠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但事情發展卻非如此。臉書最後成為了某種巨獸,他看著它成長,其他人卻也利用了它,偏離了他的本意,那他需要為這件事負責嗎?他能怎麼負責,管不完啊!我自己認為作者在某些點上過於想要找戰犯,請別人提出解決方案,但實際上能解決嗎?我的社會經驗告訴我很難。
我的意思是,臉書或許有些問題,但仍應該把馬克祖克柏跟他的團隊拆開來看,他作為一名工程師是怎麼想的?或許他只想追求對人類更好的技術。但臉書的團隊為了經營賺錢,需要通融讓詐騙或者惡意訊息在上面流通,淪為犯罪的工具之一。或許這也是上市後的無奈跟妥協吧!
最後我想提醒,這本書在閱讀時,還是要注意內容多是從作者的主觀視角來寫,字裡行間中我還是看得出某些自我感覺良好的點。從那些特別報導來看,雖然花費時間長,但我認為深度還好,想當年報導者的《血淚漁場》崛起,那是我心目中真的很厲害的新聞報導。
讀完了可能也沒有解答到什麼問題。
每個人的職涯也好,都是難解的問題。
但解的過程,才是人生有趣的地方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