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我在CIA學到的MBA實戰》(下):職場求生—追求自我的同時也平衡工作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擁抱起落,堅定完成!

這才是必須的。

下載連結:練習文件(Word版PDF版

人生資產累積

raw-image

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像你現在處在一個低資產、理想自我處在一個高資產的狀態。先定義一下,資產是指未來可以享有的錢或者是權利,意即某種程度上是指「選擇權」。現在的你透過不斷擴充選擇權,達到跟「理想自我」一樣的水準,就是人生資產累積的過程。我們前述提過的錢、能力、經驗、背景,都是在為未來的某個時刻的選擇權做鋪墊。

如果想要達到「理想自我」的資產水準,會與什麼有關呢?我這邊引用大人學 Podcast EP442 的內容,改寫為「資產 = 局(餘裕*增長*運氣)」。

  1. 餘裕:餘裕是指你現有的選擇權。如果你家裡一出生就給你五百萬,那麼你的餘裕就很大,好幾年不工作都沒關係;但是如果你家裡不僅沒錢還要你給孝親費,那麼你的餘裕就很小。餘裕對應的是抵抗風險的能力。如果餘裕少,那麼你就不能沒有錢,所以你不能耐心等一份好工作上門、更難在好的時機買股票,因為根本沒什麼本金可以讓你花,所以在做選擇時通常也會冒著較高的風險。要增加餘裕,除了買保險(有些保險買多了反而是增加費用),某些能力(業務能力、行銷能力、技術能力)能夠為你帶來某些工作選項,成為你工作上的選擇權,這也是一環。另外在生涯或者平時選擇時,也要盡量選擇低風險的項目來維持自己生活的開銷。
  2. 增長:增長取決於能力的提升、資本的複利等等,有時更是策略用的好不好、用沒有足夠的膽試在適當的時機跨出抓取某個機會。
  3. 運氣:至於運氣就是掌握機會後,會得到成果。有的時候一樣的付出,在平行時空的你可能享有不一樣的結果,可能一邊好、可能一邊壞,這些我們無法決定的因素就是運氣。
  4. 局:這是影響整體財富更大的因素。我們在《底層邏輯》中講過,時代是最難抗拒的背景優勢,你站在當紅產業,怎麼樣都會很輕鬆就擁有財富或知識,但當你在夕陽產業,只有一堆人在等時機落跑,時局就是影響你財富的因素。甚至戰爭一開打,你前面的努力直接化為烏有,上場作戰就是別的技能了!

職場上的工作要點


  1. 懂局:我們在看小說或動畫,很輕易地可以分辨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誰的作為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然而在現實中,要看懂自己在生活、職場、生命中的角色極為困難,大多時候單純是沒有特別去思考,又或者是純粹資訊不足所導致。畢竟小說動畫中的「重要內容」必然會演出,否則劇情走不下去。但現實不一樣,你無法經手許多關鍵事情,只能靠蛛絲馬跡去猜測你在局中的位置、功能、時機。透過同事、客戶、老闆、下屬間的交談,去理解每個角色為什麼要這麼做,這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思考事情,也能夠減少做白工的機會。
  2. 變灰:俗話說入境隨俗,每個工作場域都有自己的慣習氛圍。變灰是指部分情況對別人妥協,但又部分帶著你的個人特質,曖曖內含光的狀態。太過堅持己見或耀眼會讓別人感到刺激或危機,進而降低了合作的可能性;適度地融入環境,反而更有機會拿到重要資訊。但對一切妥協因而傷害自己就不好了,例如你不喜歡應酬,一年一兩次應酬還可以,每週都來可能就爆炸了,這時可能要想想看有沒有什麼替代辦法或者跟上司反應(如果上司就只是脅迫說要應酬,那我相信對妳有害的公司不值得久留,餘裕足夠就果斷離開吧!)。
  3. 獨立:是指在工作崗位上,別人交派了任務下來,可以去思考:為何要指派這個任務?它是在什麼背景之下?它要怎麼執行?未來還可能需要做到哪些準備?缺乏資訊該要去問誰?同時具備獨自完成或發包處理完該任務的能力。這樣子能夠獨立作業,你就像一間公司可以承包別人的案子,這是理想的工作型態。
  4. 執行:在執行層面上,類似的事情可以批量處理,一次處理完全部;需要處理一個特定專案時,能夠搜羅全部的資訊各就各位再開始會更有效率。前述作者提的內容,我在現實中是感覺不太到,通常要批量處理的量大概是工廠不停運作,甚至一有東西無法使用,就要隨時 On-Call 的程度。而在現實中,你通常也很難一次蒐集完全部資訊,大多是一步一步地來回溝通才能將專案完成。但在完成小事上,作者提供的概念仍舊值得參考。
  5. 挑戰:我們的社會太過壓抑個人想法,往往只能聽權力者說話,這點請你改掉。溫柔堅定而真誠對權力說真話、講出真實的想法,接納自己的樣子,不要讓自己硬變成別人想要樣子。如果對方就是不擅於思考,畢竟台灣很多慣老闆,那等到你餘裕足夠,想必就是可以離開的時候了。這麼做才不會對不起自己。如果對方思考過後,真心認為你的建議良好,那麼幫公司一波,權力者也會對你有好印象。另外,對於問題或事物的追根究底,也可以幫助我們探查更多的可能性,拓展我們的視野!
  6. 專注:每一年可以留點時間復盤自己的情況,現在距離「理想自我」多遠、又靠近了多少、在未來的時間裡我還要做哪些努力?不用去跟任何人比較,只要朝著你的「理想自我」就好。或許你現在還不夠神,偶爾會有冒牌者症候群,但你要相信你的表現很好,而且會越來越好。
  7. 預演:針對不確定的情況,可以想想未來演變的可能性,並預演災害來臨時的應變方式,由此可以給自己一個底。當然要小心過度預演反而會演變成焦慮,抓住大原則不放,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或許是最適合的。
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

你已經很清楚你的願景與理想自我了,也很清楚如何判斷手頭的餘裕。那麼什麼時候該轉職?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就也自然明瞭。不是每一場戰役都值得打,也不是每一句心裡所想都要說出口,只要講會讓局變好、朝著你的理想走的話就好。當你發覺狀況很糟時,氣氛爆炸一觸即發,離開環境雙方冷靜下來,各自思考好局,才是最好的解方。

同時,也是因為你的時間寶貴,該拒絕的事情就要拒絕。什麼都想要答應及回覆別人會拖累你朝「理想自我」的步伐。你要走出自己的路,成為你的「理想自我」。

結論

恭喜你終於看到這邊,這是一段很長的旅程,從自我探索、他人連結到實際表現,我們一起看過每個面向。接下來就是你自己的旅程了。你可能不會只有一個「理想自我」、你也可能中途遇到重大挫折讓你想放棄,這都沒關係,「理想自我」從來都不是固定,隨著你的年紀、閱歷的增加會逐漸改變。

所以,每隔一、兩年或者每次轉職的時候,好好地覆盤你自己,再重複一樣的步驟,你會指出你自己的道路與方向,甚至有的時候柳暗花明,有一年的新想法讓你轉個彎路,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不失為也很漂亮。

98會員
16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