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努力不一定能賺更多,我的人生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除了躺平還可以怎樣?
這本書引用了大量的分析數據、報告與其他書籍的資料,儘管個人觀點不多,但作者將這些資料整理得非常有條理。不過,隨著NotebookLM等技術的發展,這類資料處理的能力是否會逐漸被取代,值得思考。
聯合國全球幸福理事會成員珍妮佛.莫斯就認為,該定義迴避了導致雇員工作倦怠中的雇主的責任,她認為工作倦意的根本原因在於雇主,只有從雇主那裡採取行動,才有可能遏制倦怠蔓延的勢頭。
這段提到,將倦怠視為一種疾病,容易使人們將問題歸咎於自身,在《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也寫到:
當職業倦怠成為疾病,人們就會認為生病的人應該接受治療,也很容易會認為問題不在環境、也非雇主或組織的責任,而是他這個人。—《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
書中提到,倦怠通常會經歷五個階段,讀者可以藉此反思自己的狀態。然而,書中提出的解方大多老生常談,主要強調在工作之外建立其他身分認同與價值感的來源。不過,這樣的建議在現實中仍需應對斜槓與自由工作帶來的挑戰:
不過,Susan Kuang的經驗主要適用於內容產業,比如自媒體、培訓、諮詢等。在現實中,一些人在主要職業之外的斜槓職業,往往都是些觸手可及的職位。前程無憂調查發現,兼職最多的八大工作依次是網店/代購、兼職教師、文字類兼職、專車司機、禮儀/司儀、服務員/收銀員、銷售和會計/財務。
確實,目前市面上討論自由工作的書籍,大多集中於內容產業,如自媒體、培訓、諮詢等。我認為這些行業與藝文產業類似,屬於非剛性需求。換言之,這類產業只有在經濟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才能生存。而其他兼職的工作,大多屬於取代性高、門檻低的零工經濟,這與應對倦怠的傳統解方其實是有矛盾的。
「產消合一者」概念,在使用者生成內容的互聯網內容平臺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闡釋。從臉書到YouTube,從Quora到知乎,到推特到微博,這些大名鼎鼎的網站所創造的商業成就,大部分都來自消費者本身,人們源源不斷的把自己辛苦編輯的文字、拍攝的照片和影片上傳到這些平臺上,彼此評論按讚。一如托佛勒的預言,我們每一個人,成了形塑未來經濟的主體。
在《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一書中提到:「沒有中心思想的專業人士、缺乏心情的享樂者」這一描述似乎貼切反映了當今現象,也似乎與自我剝削、熱情與效率至上的思維密切相關。「興趣勞動化」的概念在書中以字幕組為例,這些人基於興趣無償進行翻譯,卻也容易陷入自我剝削與降低他人工作價值中。而「勞動遊戲化」則說明我們被量化指標操控著,在《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一書中可能有更深入的探討,這部分留待未來閱讀。
所以,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或許個體生命並沒有終極的意義,但在無意義的荒漠中存在短暫意義的綠洲。面對生命的意義,你可以用信仰回答,你可以用宏大的企圖心去實踐,也可用小確幸來安放。但只有認清了「無意義」,才能學會「重估一切價值」,才能找準自己存在的根基,才能明白我們在世界上還能做什麼、才能明白何謂真正的生活。
雖然作者在最後對意義的探討略有離題,但我大致認同「只有認清了『無意義』,才能學會『重估一切價值』,才能找準自己存在的根基」。至於「『意識』(賦予意義者)是產生意義的必要條件」這一點,我對於自由意志持保留態度。換句話說,就像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動的時代一樣,「意識」本身也可能處於被動狀態,儘管大多數人可能不願承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