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食農教育

    每當我們講到食農議題,大多從食安入手。這的確有其脈絡,台灣在發展工業的時代,由於不重視環保,因而造成許多以前未曾想過的病症。從而人們提出吃健康的訴求,由食安開始關注環境議題。進而提倡重新建立人與環境的連結。人因為鑲嵌在環境中,所食衣住行皆與環境息息相關,也因此形塑了文化。文化就是日常生活的集合。

    在中和,有一條華新街。這條華新街聚集了與台灣本土不同的飲食文化──雲南、緬甸、泰國。這些飲食文化由身分特殊的新移民帶入。他們本來是華人,在動盪的局勢中去到緬甸泰國一帶,身上帶著家鄉味的記憶,隨著當地作物改變飲食習慣。本來以為可以安居,但是排華運動讓這些華僑再度遷徙。他們來到了台灣,並且在中和定居,因為其與台灣人不同的飲食及作息,加上群聚,形成了別有特色的緬甸街(華新街)。

    這些輾轉流離來到華新街的新移民們,所生育的下一代,會怎麼認知自己家的味道呢?他們的餐桌,是什麼食物呢?永和社大承接國教署12年國教計畫,針對食農教育發展了「食物偵探社」社團課程。在這堂課,除了食農教育常有自種自煮自食模式,也請同學回去看看餐桌上的菜餚,找到日常生活中家的味道。

    同學們將晚餐的菜餚記下來,彼此分享。發現了在台灣,黃豆製品多為豆漿、豆腐,但是在緬甸,則是炸黃豆片。在台灣跟印尼都有的黃豆,因為地理環境不同,而成為不同的食材。同學們亦透過閱讀飲食文學,理解飲食跟生活息息相關,乃至形塑文化。

    因為飲食而引起的文化認同,同時間也代表著族群隔閡。這堂課也請同學們去認識彼此的節慶菜餚。過年時,跟著家長回緬甸的同學們,桌上擺著大薄片、酸辣牛肉、井洒、雲南酥肉等。而台灣同學們桌上則擺著魚肉料理、佛跳牆、長年菜、紅燒獅子頭、雞湯、烏魚子、年糕等等。

    同學們藉由菜餚去分析原料,進而認識產地。最後再由產地找出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飲食文化的關鍵。例如魚湯麵,主要成分有魚、豆粉、魚醬、蔥、薑、胡椒、鴨蛋、辣椒、花生油、芭蕉樹心、米粉、味精等,緬甸人多作為早餐食用。緬甸夏季氣候濕熱,並南洋多產香料,故飲食中多用香料將食物的味道提出。而魚湯麵會盛行,是因為戰爭改變了原有的小農經濟體系,許多農民因此陷入貧窮。此時,富有營養且原料容易取得的魚湯麵就成為受歡迎的料理。

    同學們也問起,這些異國食物中,有多少能在台灣找到呢?而這個問題,將會是下一次上課的重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