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九講 無論如何都比單身好

raw-image


是否有一陣子耳邊圍繞著,你有男朋友嗎?單身的你,總是會被親友所問候,刺耳又直至人心的問候。常常感到疑惑我們需要和某人有情感連結才能夠立足於社會?從小我們的故事書裡充斥著公主總是等待王子的到來,與王子相遇才能夠有美滿的生活。這樣長久以來的灌輸,我們很難從中跳脫;總是要摔過一次或是數次的跤才得以友如此領悟。

我們在該愛自己的時候先去愛別人。

我們自我價值不是建立於擁有伴侶,而是能夠自我主宰。我們從小被父親所影響不亞於母親,和父親相處模式是我們踏入人生與異性的第一次接觸,這多多少少影響著我們對其他外面異性的看法。看著掙扎的自己,為什麼要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撇除對情感的恐懼。我們有必要做這件事情嗎?

我有一位朋友前陣子從英國回來我們短暫見了面,她帶著些許激動情緒訴說,我明年就要28歲,我是不是該想著要不結婚生子,直接定居英國?或許這會比在台灣重新找工作生活更好? 每一個選擇都是新闢的一條道路,但絕對不能依靠他人所做的選擇。那樣的犧牲只會像黑洞般越來越大。

想起薩古魯說過要過著一種無選擇的生活,因為無論你選擇哪一個,你都會後悔。執念的心態太多,或許放鬆心態接受目前狀態能夠好好直視自己沒有準備好也沒有關係。


曾經和朋友談過一個話題。如果可以投胎,是想作男生還是女生?

我的女性朋友異口同聲說要做男性,因為比較輕鬆。作為男性可以說擁有更多優勢的條件,但這些優勢也不過是過去既定框架所給予的,但我自己能仍對作為女性所感到自豪,我們可以看到過去身為女性所做的努力帶給我們現在的地位。不再是丈夫的資產任憑擺佈;不再只是待在家裡相夫教子;不再只是依靠他人無法自力更生,很多為身為女性的自己默默付出或是捨身取義,改寫女性的故事 。因為充斥太多一個女人活不下去的言論,而關上了女性獨立生活的門 。我們需要為自己開啟自己的人生。

********************************************************************************

推薦大家去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直譯為「上鎖的空間」,藉以比喻創作者的內在狀態,展出很多國內畫家的一系列作品,前期到後期來描述一段人生經歷與轉變。整個展區參照吳爾芙具自傳風格的長篇小說《燈塔行》,借用一〈窗〉、〈歲月流逝〉與〈燈塔〉三個篇章延伸成為展覽子題,分別探討日常生活的真實、時光的變遷與生命意義的追尋。

北美館展覽-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2024/10/05 - 2024/12/1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