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教知能的普及,學齡階段的特殊生人數日益增加,相較於智能障礙人數的下降,自閉症 、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憂鬱症這幾類的孩子數量則是直線上升,目前研究顯示除了就醫用藥,心理諮商等治療外,飲食介入以及益生菌補充也對其症狀改善有所助益,本文簡述上述幾類孩子的特質及用藥情況,下篇則會整理目前益生菌對自閉症及過動等的相關研究。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簡稱過動症(ADHD),是兒童心理衛生門診最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的盛行率約為5-7%,其中男女比例為4:1,主要症狀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及衝動,在學校會呈現上課不專心、常和同學有衝突、說話不經思考、丟三落四東西凌亂 。近年來因為大家普遍對ADHD有更多的了解因而提高了發現率及就診率,因此在教學現場,幾乎是班班有ADHD的孩子。
當老師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時,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醫生多半都會給予藥物治療,如短效型利他能(Ritalin )、長效型專司達(Concerta),一般來說,孩子服用適合的藥量後會有一定的效果,例如上課較能專心,不過在副作用方面卻也是非常明顯,常見的副作用有食慾不振、失眠以及頭痛。學齡階段的孩子因為食慾不振導致吃不下、體重減輕、甚至是藥效過後的反彈效應,家長看了擔心又難過,常會思考著是否該停藥,甚至自行停藥。
自閉症(ASD)
自閉症是因為先天性的腦部受損導致社交能力缺陷、固定行為及侷限興趣的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每44人即有1位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另據衛福部今年(2022年)統計,目前台灣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中鑑定診斷載有自閉症之人數為1萬7987人,這是嚴重低估。
目前在教學現場,因為老師及家長對於自閉症的知能逐漸提升,因此相較於十年前,自閉症孩子的發現率越來越高,大約每2-3個班就有一個自閉症的孩子。
自閉症孩子因為其先天障礙,在學校時較少與他人有眼神接觸及語言的交流、難以表達需求或以手勢取代語言、突如其來的發脾氣、對於事物的喜好非常明顯、對特定事物有堅持的程序與做法(例如:上學或回家路線固定、考卷必須從第一題依序書寫)、抗拒日常生活中微小的改變、話題僅侷限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如公車時刻表、捷運路線等)
有部分自閉症孩子會因為上述情況而尋求醫療協助,通常醫生會給予緩解躁動易怒或焦慮的藥物,如理思必妥(Risperdal)或安立復(Abilify),部份也會開立過動相關藥物,但這些藥物對於自閉症本身的障礙實際上是沒有直接幫助的,再加上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頭痛,也會讓家長看了心疼又難過,吃不吃藥都兩難。
憂鬱症、焦慮症
憂鬱症和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指出,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前10名的疾病當中,第1名就是憂鬱症,WHO估計全球憂鬱症人口約有三億人,盛行率達4.4%,焦慮症則有3.5%,女性多於男性,且人數仍在成長中。除了成人之外,青春期也是憂鬱症的好發期,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發表的研究顯示,最常讓台灣青少年感到壓力的前三名,依序為課業壓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人際問題,另外,憂鬱情緒症狀愈嚴重者,求助比例愈低。
除了在校的壓力之外,科技帶來另一種「無法關機」的壓力,青少年必須維持和管理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身分和認同,人際關係網路化、幽微的霸凌言語和行為迅速傳播都讓青少年壓力日夜不間斷,美國《時代》雜誌在2016年的「青少年憂鬱症」專輯中,形容今天的青少年「好像一座座小火山」,不斷接收、累積來自手機、網路和周遭事物的壓力,無所遁逃。
目前常見治療憂鬱症的第一線藥物為百憂解(Prozac),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它可以增加大腦裏的血清素,提高滿足感和平靜感,副作用和其他抗憂鬱藥類似:失眠、焦躁、不安、嗜睡、疲累、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腹瀉、暈眩,及手抖之情形。如為青少年有用藥需求則會開立樂復得(sertraline)、 易思坦(escitalopram)、千憂解(duloxetine) 。
補充:百憂解於113年9月退出台灣市場,禮來總公司更於10月22日發布聲明,確認2024年底全球停止生產百憂解。
上述的精神疾病都常見於青少年,根據教育部統計,2008年至2021年,國中小階段情緒行為障礙及學習障礙人數各增加1倍,自閉症人數增加1.5倍,《特殊教育法》中所指的情緒障礙包含注意力不足及過動(ADHD) 與其他精神疾患,其中又以 ADHD 為大宗,再加上學習障礙及自閉症學生也常會有過動及注意力的問題。
目前在ADHD、自閉症的治療上以藥物及早期療育為主流,再輔以認知行為治療、心理諮商等方式來輔助治療,但在飲食介入則鮮少被提及。
早期療育的黃金期為0-6歲,這時間孩子的大腦正在快速發展,治療介入對於後續的發展通常有較佳的效果。
早期治療需透過醫院的各項評估 (如認知、大小肌肉、語言等)後,由專業治療師針對孩子發展較緩慢的部分給予長期且適切的治療,較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下列幾種:
1.物理治療:主要針對大肌肉(粗大動作)的運用做練習,例如站、坐、跑、跳、上下樓梯等動作的協調及流暢。
2.職能治療:主要針對小肌肉(精細動作)的運用做練習,例如手指捏物、積木堆疊、開瓶蓋、使用剪刀等。
3.語言治療:治療師透過評估找出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進行相關的訓練,例如口腔肌肉訓練、語句重組、引發說話動機等。
4.認知訓練:認知訓練是一切訓練的基礎,認知系統包含操作及概念,認知訓練的內容包括基本的認知能力,如物件概念、形狀、顏色、時間、數學、邏輯等,這部分和語言治療息息相關,如果孩子沒有認知能力其語言能力也會較受限。
5.遊戲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
治療師會透過遊戲、藝術及音樂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增加學習語言溝通、自我表達、人際互動等技巧,提高兒童自信心,增進適當的行為表現,但因目前台灣並未對這類的治療師有證照制度,故家長在選擇前建議可多了解治療師的背景及相關經歷。
學者們發現,上述情況的孩子們常伴有腸道菌相失衡的問題,在正常環境下,人體腸道內菌叢的好菌與壞菌會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但人們會因為偏食、吃藥、壓力、疾病等因素導致腸道菌相失衡,自閉症孩子的特質之一就是挑食,再加上青春期偏好吃零食飲料炸物、拒絕蔬菜水果等習慣,導致腸道中的壞菌數量增加,累積大量毒素,使得腸道通透性增加,腸道細胞像是破了洞,讓毒素可以輕易透過破洞進入血液循環,影響腦部及神經活動。
但是如果我們詢問醫生如何透過飲食改善症狀,醫生頂多叮嚀ADHD的孩子盡量不要吃甜食、色素、含防腐劑的食物。但其實在國內外有許多關於改善ADHD、自閉症及憂鬱症飲食的相關研究,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所有疾病始於腸道。」腸道不只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人體70%的免疫系統也都在腸道內,再加上近十年有關「菌-腦-腸軸」的研究大爆發,我們除了知道腸道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外,更了解飲食會直接影響腸道菌相,並進而影響大腦神經及情緒等行為,也就是說孩子吃進身體的食物與大腦的功能有直接的相關性!
由此我們知道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及相關的營養補充品也是相對重要的,飲食的部分已在其他文章談過(連結),
另外值得注意的則是益生菌的補充,大部分的人對於益生菌的認識多半停留在腸道保健,但我們經過深入的研究和瞭解後發現,在國內外團隊持續努力下,有些特定菌株實驗研究已證實可幫助自閉症及過動孩子減少部分症狀,對於憂鬱也有所助益,找到這些相關的研究結果令人深感振奮,這些特定菌株的實驗研究我們將在下一篇做更深入的整理,希望能讓特殊孩子們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其他輔助的方式來改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