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工生殖法》修法20年卡關:爭議何在?

本週,立法院即將審議卡關近20年的《人工生殖法》修法案。此次修法堪稱法案歷史上的重要轉折,因為這將是《人工生殖法》自2007年制定以來最大規模的修正。然而,藍、綠、白三方竟提出16個不同版本的修法建議,顯示社會共識尚待凝聚。


人工生殖法的現況與爭議

目前,《人工生殖法》僅允許合法婚姻內的異性夫妻進行人工生殖,排除了單身女性與同性伴侶。這項規定被批評與現行《同性婚姻專法》及性別平權的精神相悖,也未考量到許多單身女性或同性伴侶對生育的需求。


單身女性與同性伴侶的排除

• 爭議點:

支持者認為,應賦予所有成年女性生育自主權,無論婚姻狀態或性傾向。反對者則擔憂,這可能引發子女家庭權利的法律爭議,甚至影響傳統家庭價值觀。


代理孕母的爭論

另一個修法核心是是否開放代理孕母。目前台灣禁止代理孕母,僅允許不涉及金錢交易的「無償」代理孕母,但實務上幾乎不存在。

支持開放者:

認為應透過嚴格法律規範,允許代理孕母以滿足不孕夫妻的需求,並防止民眾跨境尋求服務,衍生倫理和法律問題。

反對者:

擔憂開放可能使女性淪為「生育工具」,並加劇弱勢女性遭受剝削的風險。


朝野16個版本的主要分歧

民進黨(11個版本):

多數支持賦予單身女性及同性伴侶人工生殖權,但對代理孕母開放的態度較為保守,主張優先處理現行技術使用的規範性問題。

國民黨(4個版本):

傾向保持現行婚姻內人工生殖的限制,對代理孕母議題態度分裂。部分版本支持透過嚴格審查開放,另有版本則完全反對。

民眾黨(1個版本):

支持全面開放單身女性及同性伴侶的人工生殖權,並主張代理孕母的有限度合法化。


修法挑戰:共識與落實

修法的背後,是台灣社會快速變遷與多元化的縮影。一方面,民意支持賦予更多族群生育權,另一方面,關於倫理、社會價值的爭論仍存歧見。

專家認為,《人工生殖法》修法不僅涉及技術層面的規範,還需要考量子女權益、倫理規範及法律執行層面。如何在朝野16個版本中找到最大公約數,是此次修法能否順利通過的關鍵。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修法之爭已經揭示,台灣在人工生殖相關議題上,仍有長遠的法律與社會討論空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