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十五· 再談《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
·
What's Your Thing? (中譯: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無刪減版本)
寫於二一年二月
·
夜半三分醒來;陰風凜凜,遂難眠。
“What’s your thing!?”
我當下呆倒了。
當時候家長問及這條問題,我頓時失措;仿佛那刻已把「自我」忘得一乾二淨……說實話,那條問題真的把我嚴重難倒了。無論平時多麼牙尖嘴利也好,那條問題的威力足以震懾所有人。你問我 what’s my thing,我倒想問問你 why do you want to know? 當一人太投入自己的 thing,難道不是更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嗎?難道我從沒想過?難道我其實沒有那個“Thing”?
你知道我回答什麼嗎……
“Oh…. I specialize in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你說!人肉錄音機的圖像是否已經若隱若現地於你腦海浮現出來……當時的我,懊悔極了。明顯地他們不想要你這個答案吧!你為什麼會照直答呢?不如我們來模擬一下以下幾種情況吧!
情況A:
“Oh industrial...what? I don’t understand. Tell me more about it.”
“Oh... it’s like a triangular alliance* between Psychology, Business, and Statistics. Sounds grand but it’s not the case hahaha...”
(*注意:我這裡用了 alliance 這詞。畢竟「marriage」這詞過分敏感;client 的已婚狀態是「離婚」的……)
“Ah psychology! Interesting. So anyway my kid (client) is really into technology. Is that your thing? Technology? He’s into old computers, old phones and... hey why don’t you show him your phone and he’ll be able to tell you what your phone’s model is right away?”
你看!情況A其實到底不是在問你 what‘s your thing;而我想:家長其實是想了解我有多熟識科技吧!一起來看看情況B吧。
情況B:
[若有機會回到過去;我會這樣答]
“Ah! 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Can you be a bit more specific? By thing, do you mean ‘hobby’? Or ‘sports’? Or ‘favorite food’? Or even my specialty? Or favorite music? Or favorite movie? Or favorite book? Or favorite creature? Or…?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Haha you’re overthinking it... I mean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doing? My kid (client) is really into technology. As you can tell by all kinds of phones he’s been collecting. Why don’t you show him your phone and see if he can tell you what your phone model is right away?”
“I’d love to. Here!”
你看到那共通點嗎?無論是情況A、情況B、抑或情況CDFGZ,我相信家長到底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許她最終也是想透過一個「實例」來顯示她兒子的實力。借問一下……這是什麼心態呢?你說我該裝聾作啞;裝作「發現新大陸」似的豔羨目光?抑或保持一貫作風,不輕易被迷惑到……?事實上,我選擇了後者。我沒被輕易迷惑到。我只是隱隱發出了打從內心的讚嘆。淡淡的,如低糖黑巧克力。你說我沒看過嗎?其實也不是這回事。只是我認為家長或許有點兒過分抬舉自己兒子吧……等等!她不也是一位單身母親嗎?照理上,我應該會明白她的某些處境吧!我膽敢說出她作為單身母親把全副精神和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她心愛的小孩上。她小孩的「聰明」就算被放大了「百倍」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有否想過孩子的感受嗎?為什麼她就有著一種「非令你讚歎不可」的心態呢?你不發覺她愈發趨向這態度,她愈是想掩飾(或彌補)內心的不足嗎?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人類是很表面的。照這道理,我其實可以裝作「十分驚嘆」,就是演好我「配角」的角色。想到尾,我一個行為治療師的身份,終歸也是 client 生命裡一個美好的「配角」而已。其實看到這 client,我會毫不意外地看到我自己的影子,尤其是當家長有著一種強烈的「虛榮」心態,總是想引來不必要的「豔羨目光」。何必!
「你們作為家長的,有想過我們的感受嗎!」我記得當時候 client 有一刻不想他媽媽分享他一次「智破」科技專家的經歷。她愈分享得多,他就愈尷尬。既然他不想,為何強迫他呢……我不懂。
反正我沒做過「家長」這角色。我只能憑空想像……到我做家長的時候,我可以問及他人:
”so... what’s your thing?”
·
RE: What's Your Thing? (中譯: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
說實話,真的很難去選擇一個合適的題材去作新作品。其實不如這樣說吧,不是很困難。而是我早就寫了一大堆從沒面世的隨筆和雜文;我每每心動去寫新的便會回到初衷。就是想好好赤裸地面對昔日的自己。無論這些屏幕上的小像素有多麼叫人想把手中的玩具往地磚上砸個稀巴爛,抑或叫人想把自己的眉毛一條一條地硬扯出來,我都是想大力睜開雙眼去面對。就這樣面對,無他。
原來,回看這篇隨筆,心想:也太隨便了吧。看來當時我真的是在難眠的狀態下碼出來的字元。
拜託,一條那麼簡單的問題,可能並沒「how are you(你好嗎)」那般簡單……竟然能讓我「內耗」到一個難眠的地步(其實是夜半三分;比難眠更糟;一個可以安躺的幻象)。「內耗」這詞真的是本世紀最偉大的新詞語之一。若然把我們每人當作一個氫氣球般看待,無論日光下氫氣球是多麼的飽滿,隨著歲月的惡作劇,氫氣球終有一刻會耗盡其身。換而言之,氫氣球畢生的奮鬥也會塵歸塵、土歸土。
字裡行間,我還看到那「小飛俠」般長不大的天真。這真的不是一般的天真,而是愚笨的天真(其實天真是否本身帶有愚笨的意味呢)。我竟然以為家長(兩倍年紀的人)是真心想認識我。但沒想到這只是一時想不開的妙想天開。我竟然要透過一連串的社會洗滌才能浴火重生(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江湖吧。曾經我也很忌諱江湖味之類的語句,但想必江湖味重的人本身都已經看盡世間事,不會胡亂生出交心的非分之想)。二十多歲固然是二十多歲,和三十歲的領悟,可說遠遠比一街之隔還來得更為廣闊。
墮進了這潭愛之深責之切的沼澤,想必這是當年的我跟這刻的我在進行的一場訓話。
「別妄想客戶會和你交心了。要切記任何與金錢瓜葛相關的關係也難以搭上『交心』二字。」
現時還是二十多歲的我,竟然於近日一再重蹈覆轍,依然對這幻象抱有稍為浪漫的盼望。
「這是鳥啼嗎?哪有那麼巧合!我家裡也是養滿了鳥兒啊!」她說。
「哈哈,你耳朵真好。你知道嗎,既然辦公室沒有半扇能敞開的窗戶,那我就營造那窗外的氣氛吧!沒錯,你聽著的正是國家公園裡輯錄的自然鳥啼聲。我覺得沒有什麼音樂比大自然的更來得曼妙了。」我說。
「原來如此!這想必就是創造主的美好吧!」她說。
「慢著…難道你也是信徒嗎?原本我也察覺到半點端倪,但奈於工作緣故,我也不好意思去問個究竟……現在我總算放心了。你知道嗎,我遇過的眾多客戶裡,很少會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大多數的客戶也只是輕輕帶過,甚至乎避談。」我驚訝著。
「不要緊,儘管放心說吧。你我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不如你下次把那條連結發送給我,讓我也去聆聽一下吧!」她說。
原本我也對這事不抱著什麼期望,畢竟他人或許在忙碌下也會忘掉曾經所說的。
怎料——
有次她再致電給我跟進她的個案,她竟然提及到先前的對話。
「上次你發送給我的連結,還記得嗎!我開始上班聽了。慢慢的,我也開始推薦了給我同事去聆聽。現在全個辦公室仿佛變成了觀鳥園似的!」她說。
「你竟然還記得,我以為——」我還沒說完。
「當然記得啊!你知道我家裡是一直飼養著雀鳥的吧!」她說。
「太好了,我還以為世上所有的寒暄都只是寒暄而已。沒想到你會放在心上。」我心裡微笑著。
後來於每趟對話的結尾,我們也相互為對方去禱告。我們深深了解到不能什麼也如我們所願,斷不能強行要上帝去順我們而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把這一切都交託給天父上帝,藉著祂的聖靈去帶領我們。我開始漸漸地去拾回那叫「相信」的心,相信真誠仍是一大本領。可能我的崗位,做到的並不如預期所料,但我是否拿真誠待人,這還是我所能選擇的。
那客戶最後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我,甚至乎在信封的交接口貼上了一個「Jesus Loves You(耶穌愛你)」的圖章。當我收到這信的時候,並沒戲劇性的痛哭流涕,心裡有的卻是默默的一暖。我和妻子,連同一小眾友人,分享了這個微小的見證。希望這能讓我們都繼續去相信下去。
若然再有人問及「What’s Your Thing?」
我就會一如既往拿出真誠,回答:「一切和文字有關的。」
時至今天,無論去到什麼歲數,我也會依然相信真誠的力量。
不必去掩飾自己所信的。
不必去迎合他人想聽到的。
·
🌬聽:
·
Alice Sara Ott 娓娓演繹的 Chopin: Op. 28: No. 15 in D Flat Major. Sostenuto(又名 Raindrop)
·
蕭邦,相信也是個街知巷聞的名字。電影裡、流行文化裡、文字世界裡。蕭邦這個人可說是隨處可見。他那悲鬱的背影,實在教人愛不釋手。
他那沈鬱的過去,實在教人深深著迷。
我的妻子,是我認識的所有人裡,最能真誠面對自己的人。
她熱愛蕭邦,並不會因他人的目光而說謊。
有時候,我在她身上也看到點點蕭邦的影子。
一來是那份對音樂演繹的執著。
二來是對情感表達的那份堅持。
耳濡目染下,我也在多年前開始對蕭邦的作品產生了微微的興趣。
時間所限,擇日再談。
·
梟文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