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40--分清事實與觀點才能保護自己

別人的「一時」,我們卻「一直」,值得嗎?

什麼是真正的事實?什麼是別人強加的評論觀點?我對「大人的Small Talk」第521集很有感觸,因此我用二則PO文來整理如何區分「事實」與「觀點」,讓情緒能減少內耗,分清事實與觀點來自我保護。否則,往往別人「一時」隨口的一句話,我「一直」放在心上痛苦不止。一年、二年乃至二十年都沒有化解。「大人的Small Talk」的這一集podcast給我許多幫助,也因此將之整理與大家分享,希望您我都能由別人或有心、或無心的話語中跳脫出來,不要被別人「一時」的話語,「一直」束縛至老死。

六爺的故事

「讓子彈飛」電影中有一個情節:

有位壞人要陷害六爺,知道這個六爺非常的質樸、腦筋很單純,沒什麼邏輯思辨能力,就是一腔熱血的一個年輕人。有一天他去吃涼粉時,壞人就誣陷他,你吃了兩碗涼粉,只給了一碗的錢,這時這位六爺就很急的解釋:我哪裡有這樣,我是俠義心腸的人,我哪裡會這樣欺負小販,我只吃一碗,我給一碗錢就只吃一碗。結果壞人就找了一堆人說:

有有有,你就吃了兩碗,不然你證明給我們看。你把肚子切開,我看看你是不是吃兩碗?這位六爺被激的氣得滿臉通紅說,割就割,我就切肚子給你看,讓你知道我六爺,不是這種貪小便宜的人,他真的就把自己肚子給割了。




事實與觀點的區別

這個事例很適合用來說明事實與觀點的區別:

  • 事實: 六爺到餐館吃涼粉,並且只付了一碗涼粉的錢。這是一個可以被驗證的客觀陳述。如果有人能提出證據,例如收據、閉路電視錄影,或店家證明六爺只付了一碗的錢,這個事實就會被確立。
  • 觀點: 有人指控六爺吃了兩碗涼粉,卻只付了一碗的錢。這是一個主觀的詮釋,基於個人的看法或推測。即使有許多人支持這個觀點,它仍然是個觀點,而不是事實。除非能提出證據證明六爺確實吃了兩碗涼粉,否則這只是對六爺行為的一種主觀判斷。

由此可知,事實是可以驗證的,而觀點是主觀的。六爺付了一碗涼粉的錢是事實,而他是否吃了兩碗涼粉則是提出指控者的觀點。


當我們聽到別人說話時,要能夠分辨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如果我們不加以區分,就很容易被引導,甚至被傷害。
例如,如果六爺沒有邏輯思辨能力,他可能會因為被指控吃了兩碗涼粉而感到羞愧,甚至做出自殺的行為。但是,如果六爺能夠區分事實與觀點,他就可以反駁對方的指控,要求對方提出證據,而不是自己剖腹證明清白。


歸納:

  • 事實:是客觀的、可驗證的陳述。例如,六爺付了一碗涼粉的錢。
  • 觀點:是主觀的、基於個人感受或看法的陳述。例如,六爺吃了兩碗涼粉。

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思考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和傷害。


延伸運用:

區分事實與觀點,參考步驟:

一、理解事實與觀點的定義

  • 事實 (fact):基於證據、資料或觀察,可以被驗證。例如:「冰淇淋是由牛奶、糖和香料製成的」是一個事實。
  • 觀點 (opinion):基於情感、價值觀或個人偏好,主觀的陳述。觀點無法驗證真偽,例如「巧克力冰淇淋是最好吃的冰淇淋」就是一個觀點,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二、區分事實與觀點:當聽到或接收到訊息時,要試著將訊息拆解成事實和觀點兩個部分。

  • 找出事實:檢視訊息中是否有可以被驗證的部分。例如,當有人說「你35歲存款不到100萬,真是個魯蛇」,「35歲」和「存款不到100萬」可能是事實,可以通過身分證和存摺來驗證。
  • 辨識觀點:訊息中若包含主觀判斷、價值觀或個人偏好,就屬於觀點。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是個魯蛇」就是說話者的觀點,沒有客觀證據支持。

三、分析訊息的意圖

許多時候,人們會用事實來包裝自己的觀點,藉此影響他人。例如,一個人可能會說「你從小不穿裙子,所以才交不到男朋友」,其中「不穿裙子」可能是事實,但「交不到男朋友」是說話者認為的因果關係,是其個人觀點。

了解說話者的真正意圖,可以幫助我們不被其觀點所影響。例如,說「35歲存款不到100萬是魯蛇」的人,可能只是想表達對現狀的不滿,或想批評對方。

四、運用邏輯思辨

當訊息中夾雜事實和觀點時,要運用邏輯思辨能力,將兩者分開。

不要輕易接受他人將觀點包裝成事實的說法。

若遇到批評,可以先分析對方的話語,區分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針對觀點部分,可以請對方提出證據來支持,或是指出這只是他個人的看法。

五、建立心靈保護傘

即使不回嗆對方,也要在內心建立一道保護傘,不讓別人的觀點輕易傷害自己。

理解對方的批評可能只是基於其個人觀點,而非客觀事實。

不因別人的觀點而否定自己9。

專注於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不要讓別人的負面評價影響自己。

六、自我反思與表達

當我們在與人溝通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盡量將事實和觀點分開表達。

表達觀點時,可以使用「我認為」、「我希望」、「我覺得」等詞語,讓對方知道這只是個人看法。

舉例來說,當主管想糾正員工遲到問題時,可以說「我發現你過去四個星期每週至少遲到兩天」,這是事實,接著說「我希望你能降低這個數字」,這是個人的期望,而非指責。

透過以上方法,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訊息內容,減少因混淆事實與觀點而產生的焦慮。學會邏輯思辨,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負面評價所影響,更能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


引用整理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wS3IYX4sI

EP521 邏輯清晰的人比較不容易焦慮?區分「事實」與「觀點」,八成的 #情緒內耗 都能迎刃而解!|大人的Small Talk


記憶小幫手:

事實靠證據,觀點憑感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個頻道分享,主要是希望透過每日的所見所感,讓自己建立起善的微習慣,讓這份善意如同柔合的月光映照己心。進而也與偶然經過或是長期關注的有緣者,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觀察與思考,互相交流,共同成長與探索,成為更好的自己。有緣的您,就讓我們一起在這段探索之旅中,許下心中的願望,珍惜當下每個美好的瞬間。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