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5/5
易讀性:5/5
推薦度:5/5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筆撰寫他在「大時代」經歷的一生,從年少戰亂、到美國求學、進入德儀、中年失志後回台灣創辦台積電的故事。也帶我們見證 20 世紀半導體從 0 到爆發的發展,像在讀一部活生生的半導體故事書。
我們今天看台積電、看張忠謀,都知道是護國神山、半導體教父,但張忠謀能創辦台積電,也是經過幾十年的厚積薄發。
在德州儀器努力了 25 年,從基層開始一路爬升到副總裁,後來到台灣又歷任工研院院長、台積電董事長、總經理又做了 31 年,這 56 年都在半導體產業深耕。
看他自傳內提到每年出差出國的次數、和客戶開會的頻率、對細節的追求等都讓我眼花撩亂,不禁想這真的是一個平常人能做的工作量嗎?
但也因為他的專精、努力,培養出了產業的敏銳度,讓他抓住 1980 年代半導體快速發展的機會,提出創新的「專業晶圓代工」模式一舉成功。
1970 年代的德儀雖然仍是當時的半導體巨頭,但明顯已跟不上快速變遷的產業節奏,還選擇進軍當時看似好賺,但馬上就會變成紅海市場的消費性電子產業(例如計算機、玩具等,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工程、財務計算機都是德儀 TI 的)。
張忠謀晚期在德儀雖然職等很高,但已被邊緣化,提的建議不被重視,當時的德儀管理層明顯也已經跟不上時代,從他的自傳內容也能輕易品味出他當時的不得志,但又捨不得就此放棄高報酬、官位的矛盾心態。
直到最後一刻他被降職後才決定離開。不禁在想假如當時他沒被降職,而是被當一個吉祥物給高官高薪供著,或許他就不會選擇在 54 歲了還孤身來台灣,也就沒有今天的台積電了。
讓我體悟到的是,只要感覺自己無法成長、在公司發展也處處受限,又或是公司的發展方式不在自己的期望內,無論放棄的機會成本多高,仍應該果斷跟隨本心,勇敢踏出去做出改變,才能尋找到更好的機會。
張忠謀的幼年,剛好生長在中日抗戰、國共內戰、韓戰的背景,他稱那個年代為「大時代」。
而他的幼年也很常在逃難,對日抗戰時從廣州逃到香港、到重慶,國共內戰時再從上海逃到香港、美國。
書中一段讓我印象深刻,在他 11 歲時,全家人花了 50 多天一路從從上海逃到重慶,中途甚至冒死穿越中日的交戰線,但日後回想起來,卻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趟旅程。
以下爲原文:「現代旅行中,每 一刻的行程都預先計劃,每段的交通工具、住宿處都在充份掌握中,總要求最高的舒適和享受,與當時的情形真是天壤之別!過去的幾十年人生中,我早已旅行百萬里,但無論近年來的旅遊如何舒適、甚至奢侈,最令我懷念的、對我最有意義的、腦海裡刻下最深印象的旅程,還是我11歲時,從上海到重慶的跋涉......」
人生只有一次,要怎麼樣才能活得精彩,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課題。
我很慶幸不是生在那個戰亂的時代,可以不必經歷過那些逃難、廝殺。但讀完後,也希望趁年輕去一些變化較大的地方,立 flag 今年要去印度看一看。
最後,這套自傳內有超多照片,蠻值得買實體書來收藏,感覺張爺爺年輕時就自帶霸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