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禮與洗禮:認罪、悔改、救贖與赦罪(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我們終於要來講救贖與赦罪了。

話說在前頭,割禮或洗禮都沒有任何救贖與赦罪的用處,絕對沒有,如果正好有,那是因為你「心裡有認罪悔改」,絕對不是儀式本身有某種神奇力量,當然儀式氛圍可能協助你進入這種狀態或者讓你有這種心裡準備,因為這種儀式有歷史傳統,能在我們心裡建立神聖的意含,但也只是這樣而已。

倒不是說要人看輕這些儀式,正好相反,這種入會儀式的確透過眾人經驗累積與儀式內容不斷強化而在我們心中取得權威,所以的確能幫助我們下定決心,或者在儀式後協助們保守自己的心志,絕不是什麼沒意義的東西,更不要因此瞧不起重視儀式的人,因為儀式對人心裡層面產生的效果,正是透過這份尊重累積而來的。

只是不要搞錯這些儀式的權柄來源,不然會因為概念上的巫術化而變成儀式主義甚至變成偶像崇拜。

我們前面提過上帝創造宇宙的目的,是為了能有「匹配者」,我想這個「孤獨的上帝」的圖像要先理解,而這也是上帝對我們的期待,他的憤怒、哀傷與無止盡的慈愛也是源自於此。

祂絕不是沒情感的機械神,只是祂不會失控(應該說,反正一切祂說了算,所以沒有失控的問題),有著絕對的理智,哪怕祂情感豐沛。

正因情感豐沛,讓救贖與赦罪成為可能。

在交換論的觀點裡,所有的罪孽都能用功德抵銷,這裡面沒有任何感情因素,更沒有愛可言,你殺了人,只要從別的地方搶錢來捐給廟就能抵銷,而你搶錢的罪,用念經就能抵銷,而念經要花的功夫,花請人幫你就能處理,沒處理完的,下輩子繼續處理,反正你會忘光光……總之,這是一個交易系統,非常直觀,用在交易或法律、行政層面這種「底層關係」老實說不見得不行。

一神論則不然,所有的罪惡都不可能抵銷,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審判者原諒你,而要他原諒你,首先你要先認罪悔改,然後與審判者建立和好的關係,因為所有的罪,最終冒犯的都是祂(是的,在天國的法庭裡,上帝是審判者,但別忘記祂也是受害者,而撒但則是控告者,那位檢察官,而他同時也是你所有罪行的引誘者),但祂愛我們,因此我們要做的,是「真實的」愛祂,讓至高者原諒我們,赦免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也赦免他人對我們罪債」。

對,主禱文裡這句話非常關鍵,如果你愛上帝,就要愛到底,要能做到上帝那種地步--而我們非常清楚我們的「原罪」讓我們辦不到……只能盡力。

對,這真的很困難,不但很難,其實也不容易理解,尤其我們已經很習慣交換論的思考模式……

其實光要讓大家理解面對上帝不能使用交換論,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4會員
1.0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離心求懺悔,等於緣木求魚終不可得。身有何罪,身只不過是心的工具罷了。修行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專注在懺悔上呢?學佛修行的人不知道懺悔,佛法是不可能在我們身上開花結果的。懺悔的方法有許多種,禮佛、拜佛,時時感念佛的恩澤德行
Thumbnail
「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離心求懺悔,等於緣木求魚終不可得。身有何罪,身只不過是心的工具罷了。修行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專注在懺悔上呢?學佛修行的人不知道懺悔,佛法是不可能在我們身上開花結果的。懺悔的方法有許多種,禮佛、拜佛,時時感念佛的恩澤德行
Thumbnail
如果以殊勝的對境──三寶、廟宇、經論三所依等為證,說綺語時,也是隨便發誓、詛咒;打官司、作生意等信誓旦旦,事後卻假裝沒事,不承認發過的誓,這是屬於捨法罪。
Thumbnail
如果以殊勝的對境──三寶、廟宇、經論三所依等為證,說綺語時,也是隨便發誓、詛咒;打官司、作生意等信誓旦旦,事後卻假裝沒事,不承認發過的誓,這是屬於捨法罪。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Thumbnail
福音101-062聖靈充滿三階段(中)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 福音101文章拯救靈魂101,兆鴻老師寫101篇福音的文章分享。 每一篇福音文章拯救101個靈魂。101篇文章就可以拯救10,201個靈魂, 而這10,201個靈魂,再把這101篇的福音文章分享出去, 結論: -
Thumbnail
福音101-062聖靈充滿三階段(中)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 福音101文章拯救靈魂101,兆鴻老師寫101篇福音的文章分享。 每一篇福音文章拯救101個靈魂。101篇文章就可以拯救10,201個靈魂, 而這10,201個靈魂,再把這101篇的福音文章分享出去, 結論: -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