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創漫談】做多少?做得好? | 哪個重要 | 創作觀察

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在人生的旅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做多少才夠?做得好又要怎麼樣?」這不僅是工作上的問題,也是生活中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可能會過分強調「做多少」,而忽略了「做得好」的價值;也有的人則可能過度追求完美,反而遺忘了積累的力量。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既要注重做多少,也不能忽視做得好,這兩者的平衡,才是達成成功的關鍵。



做多少:努力的基礎

「做多少」這個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實是非常直觀的。它代表了我們付出的努力和時間,也是一種衡量標準。在公司工作時,無論你是做銷售還是其他職位,總會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來衡量你的表現。比如,在銷售行業,公司的管理者可能會問你:「你做了多少單?你的銷售額是多少?」這樣的問題背後,其實是在檢視你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

「做多少」往往是最直觀的標準,因為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你工作的量。例如,在銷售工作中,當你一天接了十單,這些單子數量上可能會遠超過其他同事,這就意味著你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而且,通常情況下,付出更多的努力,獲得的成果也會相對增多。當你在公司裡做得多、努力得多,獲得的回報也會隨之增長。

但是,現實情況中,也會有一些人僅僅完成了一單,而這一單的金額卻異常巨大,超過了你一天所有努力的總和。這也是有可能的,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卻是存在的。然而,若你想要總是接到這種大單,這並非易事。因為在現實世界裡,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每一天都有,運氣和市場情況也會影響結果。因此,「做多少」仍然是最基礎的衡量標準,它代表了你在工作中的投入和努力。


做得好:精益求精的追求

「做得好」則是另一個層面,它代表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雖然「做多少」告訴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但「做得好」則是對這些努力的升華,代表了你是否能在過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在任何一個工作或生活的領域中,無論是寫文章、做手工藝品,還是日常的服務工作,我們都會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漸提高自己工作的質量。

以編織籃子為例,剛開始做的時候,你可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作品,並且這個作品的質量也未必很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越來越熟練,逐漸提高效率,並且能夠做出更加精美的作品。這就是質量的提升過程,越多的經驗和努力堆積,最終能夠達到更高的水平。

在許多情況下,質量的提高源於數量的積累。當你做得多了,你自然會從錯誤中學習,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優化你的工作,從而達到更高的品質。例如,你在寫文章的時候,或許一開始寫得很不順暢,甚至不夠好,但隨著每天都進行寫作,你的文字能力會逐漸提升,寫出的文章也會越來越有深度和思考。


做多少與做得好:兩者的平衡

在我看來,做多少和做得好是密不可分的。你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非常完美,而忽略了做的數量;同樣,你也不能只是單純地做很多事情而不追求質量。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做多少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質量。

有些人可能會過分強調質量,想要寫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但結果卻是因為太過追求完美,反而拖延了創作的進程,甚至可能一篇文章花了好幾個月才完成。這樣的結果往往讓人感到沮喪,因為即使這篇文章非常出色,但你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未必能帶來相應的回報。而如果你每天都寫一篇文章,無論質量如何,至少你能夠保持高頻率的創作,逐步提高自己的能見度,並且在不斷的寫作中,慢慢提升文章的質量。

因此,我認為,首先應該注重「做多少」,確保你每天都在進步,並保持一定的數量;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提升「做得好」,讓質量自然提高。這樣,你不僅能保持穩定的進步,還能不斷優化自己的表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追求數量的同時,也要注重質量的提升

「做多少?做得好?」這個問題並不是要讓我們在兩者之間做選擇,而是要我們在追求數量的同時,也要注重質量的提升。生活和工作中,無論面對多少挑戰,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持續不斷地投入,並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在時間的積累中,走得更遠,達到更高的境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