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支那一词在很长时间里不算蔑称,哪怕在中国也不被视作蔑称。
在中华书局于1981年6月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的第一版印刷中,存在几个篇目标题如下: “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1897年8月中下旬) “〈支那现势地图〉跋”(1899年12月22日) “支那保全分割和论”(1903年9月21日)
“支那问题真解”(1904年8月31日)
“《支那革命实见记》序”(1908年6月)
其中篇目标题或内容均有出现“支那”二字。从以上可以看出至少在1908年6月及之前,“支那”一词并无贬义,指代的也只是中国。 下图出自“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可见此时的支那并不是蔑称。
康有为之女康同璧曾于1902年写下一首诗:
舍卫山河历劫尘,布金环殿数三巡。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这首诗还被毛泽东称赞过。
那为什么后来变成蔑称了?首先,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经历过自豪→质疑→无所谓→厌恶的态度变化。
当时的中国知识份子和日本人将以汉文明和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称为“支那”。所以该词最早可能是在知识份子之间逐渐贬义化的。
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有社会地位的人经常从日本人或日本兵那接触到“支那”这个词,他们有的人并不知道“支那”一词在日本人的口中仅指以汉族文明为主体的中国,加上彼时中日两国之间的敌对态势,就可能以为这是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或许中国人认为,日本人不使用中华民国和中国人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和他们,而是使用其他词,是出于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恶意),然后这个想法就在中国部分人中传播开来,并导致支那逐渐被部分中国人抵制。这应该就是“支那”一词的贬义化的起始,主要源于两国之间缺乏沟通以及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怀疑态度。
但是有个问题:彼时中国普通民众知道支那这个词吗?
我们包括很多普通民众今天几乎都知道支那一词,并认为是对中国的蔑称,这个词如今也频繁出现在各种辱华场合。但这代表那时的大多数普通人也知道这个词吗?
去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拍的抗日片,也会丑化日本人,但并不提“支那人”的。想必不是因为当时的编剧不知道日本人当时管中华民国叫支那,而是那个词在中国的一般民众里不为人知。
实际上至少在80年代,支那在中国大陆还不是蔑称用法:
可能是因为支那是蔑称这件事,只在政府和知识份子之间熟悉,而普通民众和非政府人员是不清楚的。所以CCP赢得内战建立的PRC,就很长时间没有支那是蔑称这种认知,因为这认知只流行于1949年前的中华民国政府和知识份子之间。在PRC,支那可能到80年代后才被公认为蔑称,所以现在中国官方基本不称“印度支那”,而通称“中南半岛”了。
(“中南半岛”一词是于右任于1941年提出的,他认为,“至于「印度支那」一名,原系日人对于西文之译名,而「支那」一词含有轻视之意,陈先生主张更改,予亦主张更改。……实其界于中国与印度之间,仅就「半岛」之地理位置而言也。予今提议命名为「中南半岛」”。)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随着PRC建国后在中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抵制使用“支那”这事被搁置了。也就是当时人不在乎这词是不是蔑称了,或者忘了这词是蔑称)
按理说,支那作为一个在政府和知识份子之间流行的词语,即使支那是蔑称这事情于战时就在这些人中得到一致认可了,但是普通民众是很难接触使用该词的场合和机会的,更别说那时的普通人大多是文盲,很难想象会对一个他们很少听到和见到的“支那”一词抱有如此大的应激性并认为这是外国人对他们的蔑称。
那么支那这个词是如何广为传播并作为一个“蔑称”到人尽皆知的地步的?
我认为这个能流行起来是香港影视剧的锅。
香港影视剧尤其是抗日的影视剧,描绘了一群说着“支那猪”“支那人”的侵华日军形象,使得支那与反华联系了起来。
80、90年代刚好是香港影视剧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年代,这一印象也就跟着传入了中国大陆。当时的中国大陆人普遍文化水平一般,当然不可能知道支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看到香港影视剧里的日军说着“支那”,所以就将支那与侵华、反华联系了起来,于是中国大陆人在心里就对支那一词有了不舒服的感觉。
我怀疑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台湾。台湾人也受到香港影视剧的影响(80、90年代的香港文化产业很强大,连当时处在东亚文化输出前线的日本人都有受香港文化产品影响,我认为台湾人不可能不受影响),将支那和反华联系起来,于是台湾人就用支那来辱骂中国人。
中国人上网后接触到台湾人的网络发言发现台湾人用“支那人”来骂中国人,再加上香港影视剧对中国大陆人的影响,于是支那这词的性质在中国就彻底变成了蔑称。
另外现代日本人如ネトウヨ也用シナ、47来骂中国,支那=シナ=4(シ)7(ナ)。所以认为日本人不骂中国支那显然也是不对的。不过有些日本人似乎不觉得“支那人”这个词有什么问题,我在日版Quora上看到有日本人问“为什么香港人台湾人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这个词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吗?”,这么看可能有的日本人并没觉得支那这个词有什么侮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