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中華民族觀

力陸-avatar-img
發佈於Chin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谓中华民族,其实按孙中山的想法来说就是想要其他民族被汉化,然后和汉族一起被叫做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构建就是以汉人为中心并对其他民族进行汉化以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这也是为什么华人通常指的是汉人或者完全汉化的民族,而“非汉文明”的民族通常不被视作华人。

以下均出自孙中山的语录:

兄弟现在想到一处调和的方法,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的机会。仿美利坚民族的规模,将汉族尽管扩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的单一民族国家,与美国同为东西半球二大民族主义的国家。
故将来无论何种民族参加于我中国,务使尽化于我汉族
发扬光大民族主义,而使藏、蒙、回、满,同化于我汉族,建设一最大之民族国家者,是在汉人之自决。
到五族的人数,藏人不过四五十万,蒙古人不过百万,满人只二百万,回教虽众,大都汉人。……汉族号称四万万,或尚不止此数,而不能真正独立组一完全汉族的国家,实是我们汉族莫大的羞耻,这就是本党的民族主义没有成功。由此可知,本党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民族主义的国家。

这种想法以致于ccp都看不下去,批判道:

他们这种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民族运动,包含着两个意义:……一是以对外拥护民族利益的名义压迫本国无产阶级,并且以拥护自己民族光荣的名义压迫较弱小的民族,例如土耳其以大土耳其主义压迫其境内各小民族,中国以大中华民族口号同化蒙藏等藩属

尽管后来孙中山可能逐渐意识到自己构建中华民族中的大汉族主义有失民族平等之嫌了,提倡「用“融化”一词取代了以前常用的“同化”一词”」了,

也是因为「受了共产国际和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两种民族自决权思想,都对孙中山产生过重要影响。早在中共筹建阶段,孙中山就与共产党人有过接触和交往。」


然后,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梁启超也说过:

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

考虑到孙中山与梁启超的交集,我认为孙中山的中华民族构建不可能不受其思想影响。


参考:

孙中山不是“五族共和”的发明人和支持者

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孙中山国族思想对西方民族主义的借鉴与升华

孙中山痛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论以及五色旗为国旗的资料

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力陸的沙龍
1會員
33內容數
about history and geography
力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5
KMT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建立一个秋海棠版图、类似大清领土构成(汉满蒙回藏)的Chinese Empire,而是明朝疆域范围的China。
Thumbnail
2025/01/25
KMT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建立一个秋海棠版图、类似大清领土构成(汉满蒙回藏)的Chinese Empire,而是明朝疆域范围的China。
Thumbnail
2025/01/20
事实上支那一词在很长时间里不算蔑称,哪怕在中国也不被视作蔑称。
Thumbnail
2025/01/20
事实上支那一词在很长时间里不算蔑称,哪怕在中国也不被视作蔑称。
Thumbnail
2025/01/19
探討「支那」一詞的歷史演變,從其並非一開始就具有貶義,到成為侮辱性詞彙的過程。文章分析了清末民初時期,「支那」一詞作為中國和日本對以漢族文明為核心的中國的稱呼,以及其與「中國」和「漢」的區別。並從歐洲地圖的歷史演變和語境差異,解釋「支那」一詞的起源和使用原因。
Thumbnail
2025/01/19
探討「支那」一詞的歷史演變,從其並非一開始就具有貶義,到成為侮辱性詞彙的過程。文章分析了清末民初時期,「支那」一詞作為中國和日本對以漢族文明為核心的中國的稱呼,以及其與「中國」和「漢」的區別。並從歐洲地圖的歷史演變和語境差異,解釋「支那」一詞的起源和使用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祖籍的概念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許多關於祖籍的疑問,探討了這個概念的多面相。文中沒有涉及到單一地點或環境,而是指出人們對祖籍的思考不應該過於狹隘。祖籍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一種倫理說法。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也對祖籍的重要性提出了質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祖籍的概念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許多關於祖籍的疑問,探討了這個概念的多面相。文中沒有涉及到單一地點或環境,而是指出人們對祖籍的思考不應該過於狹隘。祖籍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一種倫理說法。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也對祖籍的重要性提出了質疑。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