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版圖之謎:從「支那」到五族共和

力陸-avatar-img
發佈於其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华民国,它的官方英语名称是Republic of China。正如我之前所说的,China在清朝时指的是汉地的范围。但是中华民国(名义上)是汉满蒙回藏五部组成的国家,而KMT将这个国家视作支那。

故而我有个猜想:

KMT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建立一个秋海棠版图、类似大清领土构成(汉满蒙回藏)的中国/Chinese Empire(图1);而是一个类似于明朝领土构成的中国/China(图2)。或者说,是想将China从清朝中独立出去,作为一个汉人的国家。

1910,大清/Chinese Empire

1910,大清/Chinese Empire

大明

大明

不然孙文早期为什么要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这句话是化用自朱元璋北伐时的檄文《谕中原檄》中的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巧的是KMT后来也进行了北伐)。朱元璋认为蒙古等非汉族世居地区不属于中华,“蒙古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只认可宋朝内的版图才是中国的”。

因此很可能孙文提这话时,内心其实就是认为满洲和满洲人不属于中国/中华,把满洲人从支那赶出去(回去他们的满洲老家)就是将其赶出中华,支那不被满洲人统治了,也就“恢复中华”了。

说明至少在早期,在那群革命党的眼里中华的范围不包括满洲和满洲人,否则是不会用“驱逐”这词的。如果他们那时就认同“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五部居民都是中华民族,那么是不会有驱逐哪族的想法的,因为驱逐这个词一般针对外国人/异族人。

raw-image

所以中华民国的英语名称是Republic of China,这直译过来,就是支那共和国。

那么后来的中华民国定义变成五族共和式中国了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这让KMT尝到了继承大清帝国遗产(全部领土)的甜头,如果不这样说那么就不能有合理借口统治支那以外的地区。但本质上还是想要其他四族融汉变成“中华民族”。

这可能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后,国民政府让日本不要再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的原因,不是因为支那于这时变成蔑称了,而是因为这暴露了KMT最早只想要支那地区独立建国的事实(也就是说,中华民国疆域范围很可能最早在KMT的构想里只有支那地区的范围)。

到这我有了个大胆猜测,清末汉族知识份子和革命党用支那指代中国,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南方才是中华正统,北方不是。

欧洲人绘制的历史上的地图里有把东亚大陆分为Cathay/Serica和China/Sina两部分,China/Sina指的是什么自不必说,那么前者的契丹/赛里斯显然就不是支那。

raw-image
raw-image

而显然,支那在南方,契丹在北方。

所以才有南支那一说,近代日本人用的南支那一词,这是与北契丹相对立的概念。南支那的这个前缀“南”大概是想表达支那位于南方的意思,而不是把支那分为南北两部分,所以还有一个北支那什么的。

raw-image
raw-image


契丹历史上就是(汉化的)北方民族,KMT采用China/支那来称呼他们的中国,可能是因为在KMT这些南派皇汉眼里,他们南方汉人才是中华正统,北方人哪怕是汉人都算胡鞑或者说契丹人。(实际上满洲八旗里确实也有汉八旗)

raw-image


总之,很有可能KMT最早欲建立的中国实际上只是支那国/China,倘若如此,那么在kmt最早预想的中国版图里大概就并不包括满蒙回藏台。尤其是台湾,中华民国建国时绘制版图里并没有台湾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至少在中日战争结束前,国共两党如孙和毛都有过关于支持台湾独立的声明,可见彼时的中国人无论是KMT还是CCP都并不认为台湾属于中国或者支那国。

有人会说是因为彼时台湾属于日本帝国,中国人支持台湾独立是想让台湾从日本帝国中独立出来,没说是支持从中国独立。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意识到这种想法的错误,因为如果那时的中国人真把台湾视作理论上的支那国或中国领土的话,那么就应该主张“还我台湾”,而不是支持“台湾独立”啊!(类似于五四时喊的是“还我青岛”,而不是“青岛独立”)。 那么孙或毛为什么支持台湾独立而不是提倡收复台湾呢?

恐怕是因为在当时孙和毛等中国人看来都这岛并不属于中国,所以支持它“独立”才是正常的,而不是“收复”它。

那么KMT是什么时候改变这种想法的?想必是随着日本战败,台湾被盟军从日本中割出去了,按理说此时台湾应该是美国的领土,但是美国人没想占领台湾就让KMT钻了空子(相当于美国人把台湾让给中国了)。

显然美国人也无所谓台湾被中华民国占领,那么台湾岛相当于成为了KMT的战利品。可能从这时起KMT就改变了过去支持台湾独立的想法转而声称“光复”台湾了吧,毕竟台湾于这时确实算是ROC/KMT的领土。

至于CCP可能是因为KMT败退盘踞于台湾上企图“反攻大陆”,于是也有了拿下台湾的想法,转而声称要“解放”台湾。


参考: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

國共長期倡導台灣獨立的史實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危害?


avatar-img
1會員
23內容數
about history and geograph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力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事实上支那一词在很长时间里不算蔑称,哪怕在中国也不被视作蔑称。
探討「支那」一詞的歷史演變,從其並非一開始就具有貶義,到成為侮辱性詞彙的過程。文章分析了清末民初時期,「支那」一詞作為中國和日本對以漢族文明為核心的中國的稱呼,以及其與「中國」和「漢」的區別。並從歐洲地圖的歷史演變和語境差異,解釋「支那」一詞的起源和使用原因。
老挝实际上是两个词,并且是从老挝语里翻译过来的,且早已有这个词。
介紹蒙古帝國征服軌跡中鮮為人知的一些歷史。
所谓中华民族,其实按孙中山的想法来说就是想要其他民族被汉化,然后和汉族一起被叫做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构建就是以汉人为中心并对其他民族进行汉化以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这也是为什么华人通常指的基本上是汉人或者完全汉化的民族,而非汉文明的民族通常不被算作华人或者说中华民族。 以下均出自孙中山的语录:
探討《格林童話》中“會唱歌的白骨”故事並與傳統謀殺歌謠“特瓦姐妹”的相似性進行比較。
事实上支那一词在很长时间里不算蔑称,哪怕在中国也不被视作蔑称。
探討「支那」一詞的歷史演變,從其並非一開始就具有貶義,到成為侮辱性詞彙的過程。文章分析了清末民初時期,「支那」一詞作為中國和日本對以漢族文明為核心的中國的稱呼,以及其與「中國」和「漢」的區別。並從歐洲地圖的歷史演變和語境差異,解釋「支那」一詞的起源和使用原因。
老挝实际上是两个词,并且是从老挝语里翻译过来的,且早已有这个词。
介紹蒙古帝國征服軌跡中鮮為人知的一些歷史。
所谓中华民族,其实按孙中山的想法来说就是想要其他民族被汉化,然后和汉族一起被叫做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构建就是以汉人为中心并对其他民族进行汉化以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这也是为什么华人通常指的基本上是汉人或者完全汉化的民族,而非汉文明的民族通常不被算作华人或者说中华民族。 以下均出自孙中山的语录:
探討《格林童話》中“會唱歌的白骨”故事並與傳統謀殺歌謠“特瓦姐妹”的相似性進行比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元朝時,中國曾入侵日本,結果發生了神風。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失去政權三百年還發生大政奉還。
Thumbnail
看到格友說想到台灣與南宋有連結很難過,主要是南宋最後的國運不佳。 好消息是,歷史上南宋並不是被北方「大金國」滅掉的,相反的,一意孤行想要滅掉南宋「統一」南方的「大金國」,反而在想方設法滅掉南宋的道路中,被「徹底消失」了。被哪一國或哪個朝代呢?還真不是個國,也不是個朝代,是被「外來」民族蒙古人。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高句麗,百濟,新羅。 自漢代以來就與中國發生著密切關係的朝鮮半島,在經歷了南北朝之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高句麗為何又成為了大隋不得不滅的敵國呢?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形成的大歷史速寫,藉由文化,疆域,職貢來看待政治中心的形成,來闡述到底中國是如何產生。作者杜正勝希望藉此理清讀者的思緒。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元朝時,中國曾入侵日本,結果發生了神風。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失去政權三百年還發生大政奉還。
Thumbnail
看到格友說想到台灣與南宋有連結很難過,主要是南宋最後的國運不佳。 好消息是,歷史上南宋並不是被北方「大金國」滅掉的,相反的,一意孤行想要滅掉南宋「統一」南方的「大金國」,反而在想方設法滅掉南宋的道路中,被「徹底消失」了。被哪一國或哪個朝代呢?還真不是個國,也不是個朝代,是被「外來」民族蒙古人。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高句麗,百濟,新羅。 自漢代以來就與中國發生著密切關係的朝鮮半島,在經歷了南北朝之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高句麗為何又成為了大隋不得不滅的敵國呢?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形成的大歷史速寫,藉由文化,疆域,職貢來看待政治中心的形成,來闡述到底中國是如何產生。作者杜正勝希望藉此理清讀者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