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提案會議上,
寂靜的沉默比熱烈的掌聲更讓你無所適從?
你是否曾因為害怕被否定而選擇放棄
那些看似大膽但可能改變現狀的想法?
你是否曾被質疑的目光打退了創新的勇氣?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這篇文章正是為你而寫。
#打破現狀的故事:一場「非共識」的提標
讓我們回到一年前,
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政府碳管理提案。
當時,我們接到了一個陌生又艱難的挑戰:
在短時間內提交一份創新且與眾不同的提案。
當時的市場中,
大多數同行選擇「共識的安全牌」,
根據政策法規與產業共識,
略微調整提案內容,
迎合客戶的保守期待。
然而,我們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共識的創新方案,
以全生命週期思維,
設計一開始,兼顧建設與營運,
甚至到除役後循環經濟,
強調透過PDCA機制與永續發展的結合,
更能為資產創造長期效益。
提案提交後,雖引發客戶質疑
「是否過於理想化」,
持續溝通與漸進式作法贏得青睞,
成為該年度0到1的提案。
#非共識的價值:創新的起點
愛因斯坦曾說:「
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沒有被認為是荒謬的,
那它就毫無希望。」
這句話直指創新的本質:
創新的本質常源於「非共識」。
在企業經營中,非共識不僅是創新的起點,
更是一個團隊突破瓶頸的關鍵力量。
然而,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遵從共識,
卻害怕面對非共識?
答案在於非共識代表風險,
甚至可能帶來失敗的代價。
然而,非共識背後的價值在於
它能引導我們走向未被開發的市場,
發現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並創造真正的競爭優勢。
#如何讓非共識變成共識?
當非共識的提案出現時,
如何讓團隊、客戶甚至市場接受?
這裡提供三個實踐步驟,
幫助你將非共識的想法化為現實。
1.建立正確認知:用數據說服
一個非共識的提案,
往往因為缺乏數據支撐而難以被接受。
當我們在上述提案中提出ESG概念時,
特別強調了以下數據:
$使用再生能源50%能降低70%的碳排放。
$碳管理智慧化可提高40%的節能減碳效率。
$基礎設施綠色資產指標提高約30%。
這些數據讓我們的提案不再只是「理想化」,
而是具有可行性的具體策略。
2.分步實踐:拆解挑戰,逐步推進
非共識的提案需要一個清晰的實踐計畫,
讓每個人明白該如何實施。
我們將提案拆解成以下三個階段:
(1)初期測試:一開始導入教育訓練與友善工具
(2)擴大應用:將碳管理智慧化整合更有效率
(3)長期推動:持續追蹤碳管理數據回饋。
透過明確的PDCA循環,
我們的提案逐步獲得了客戶的信任。
3.故事行銷:贏得情感共鳴
數據雖然重要,但故事更能觸動人心。
在提案簡報中,我們加入了這樣一個故事:
「某基礎設施因納入碳管理,
吸引注重減碳的優質客戶進駐或租用,
讓高碳排、高能耗或高污染產業客戶,
也感受減碳壓力。而我們的新方案,
不僅能減少碳排放,
還能讓資產在綠色與社會價值有更高評價。」
這個故事讓客戶感受到了提案的社會價值,
也促使他們願意支持我們的創新理念。
#非共識提案的挑戰與收穫
選擇非共識的提案並不容易,
它意味著需要面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
但當你能成功將非共識轉化為共識時,
所帶來的回報也將是巨大的。
這次的提案,讓我們的團隊從0走到1,
後續將從1複製到10更是挑戰,
團隊要持續讓更多客戶認可,
以樹立一個全新的提案。
而這一切,源於我們洞察非共識找到機會,
並願意花時間與資源去嘗試摸索,
找到可行提案構想。
#你準備好了嗎?
非共識代表挑戰,也代表機會。
當你下一次面對一個大膽的想法時,
請記住:真正的提案始於「非共識」。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如何推動提案的方法,
或與我探討如何在非共識中找到突破口,
歡迎聯繫我。
我們期待與你一起,走在創新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