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筆記|杯和碗|喝湯可以用吸管嗎?或是,喝茶可以用湯匙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很喜歡喝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Photo by Hanna Balan on Unsplash

我很喜歡喝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Photo by Hanna Balan on Unsplash


我很喜歡喝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將盛滿熱湯的碗捧在手上,看著熱氣氤氳在我的眼鏡上化成一片白霧,在尚未入口之前,我的身子就已經開始暖了起來。

前陣子天氣微涼,我在租屋處附近的手搖飲料店買了燒仙草,這是一個我已經吃了十五年以上的甜品,芋園、地瓜圓、花豆、脆圓、珍珠是我最愛的配料;但令我訝異的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燒仙草裝在飲料杯裡。

看著這碗 600 ml 的燒仙草,我的內心起了一陣衝突

我應該用吸管還是用湯匙呢?




不同的容器,不同的器具

杯和碗,這並不是困擾我第一次的問題。

早在高中的時候,我就經常想著「為什麼一定要拿湯碗裝燒仙草呢?」又或者「我應該也可以用杯子裝玉米濃湯吧?」(麥當勞的玉米湯不就是這樣做嗎?)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當我們將液體裝進杯裡,下意識地就會想順手拿個吸管或是攪拌棒。Photo by Samantha Ram on Unsplash

當我們將液體裝進杯裡,下意識地就會想順手拿個吸管或是攪拌棒。Photo by Samantha Ram on Unsplash


可偏偏這問題沒那麼簡單。

杯和碗,因為容器的名稱不同,也為彼此制定了不同的器具以及使用方式。湯碗有自己的使用地圖,當然,也不例外。

當我們將液體裝進碗裡,下意識地就會想順手拿個湯匙或是調羹,而這一碗所裝的東西也被賦予了特定的名稱;像是:湯、羹、粥(四神湯、蝦仁羹、海鮮粥等),大多數情況下,這碗裝著的內容物都是以「鹹食」的模樣上桌。

而杯子則不然。

當我們將液體裝進杯裡,下意識地就會想順手拿個吸管或是攪拌棒,而這一杯所裝的東西也被賦予了特定的名稱;像是:茶、汁、凍,或更直接地稱其為飲料(珍珠奶茶、西瓜汁、仙草奶凍等),大多數情況下,這杯裝著的內容物都是以「甜食」的模樣販售。

因此,當我看到有人「用湯匙舀碗裡的珍珠奶茶」,或是,「用粗吸管喝杯裡的牛骨湯」,都不禁讓我懷疑(自己)小時候的用餐禮儀是如何被建構?會不會一直以來都是用錯誤的方式喝湯、飲茶?


我們會不會一直以來都是用錯誤的方式喝湯、飲茶?Photo by Rosalind Chang on Unsplash

我們會不會一直以來都是用錯誤的方式喝湯、飲茶?Photo by Rosalind Chang on Unsplash


什麼是碗?什麼是杯?

曾經,我年紀還小的時候問過這樣的問題:

「所以杯子就是開口比較小的碗嗎?」

那時我還是幼兒園大班,全班同學聽到後笑了出來,連老師都搞不清楚我的問題意識究竟從何而來。「杯子就是杯子,碗就是碗,沒有在管開口大還是開口小的。」老師若有似無地這麼回答。

但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若我們以「容量」的觀點區分杯和碗,基本上,馬上就會遇到例外。

現在全台(也許不只台灣了)的連鎖餐廳,都有考慮到幼兒用餐的需求,因此會特地準備幼兒使用的碗、筷子、叉子、湯匙、座椅。若你曾看過專屬幼兒吃飯用的碗,就會發現大小、容量都以幼兒的身材重新設計。

給小孩使用的餐具不僅尺寸小,也無法裝太多食物。來源:蝦皮。

給小孩使用的餐具不僅尺寸小,也無法裝太多食物。來源:蝦皮。


這種「客製化」的用餐裝備一直延伸至國小,每個人一入學就會拿到自己的便當盒,還有一個約 100 ml 左右的湯碗。印象中,我國小畢業後十年,再度返校仍舊看到學生用這套餐具吃午餐。當然,連湯碗的大小都還是一樣。

不巧,現在市面上有個發明「冰霸杯」。

冰霸杯,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保冷杯,因為主打不鏽鋼製成,再加上冰霸杯的瓶口通常較寬,方便放入大冰塊或直接倒入飲料;因此,冰霸杯主要的功能是長時間保持飲料的低溫。


冰霸杯,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保冷杯。來源:PC Home

冰霸杯,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保冷杯。來源:PC Home


現在的冰霸杯動輒 600 ml 起跳,有些加大款甚至高達 1200 ml 的容量,幾乎可以裝進一般小吃店的任何一碗湯。若以容量的觀點來看冰霸杯,這已經可以說是「冰霸碗」了,幼兒專屬的碗反而更像是杯子。



杯和碗,各自有幾個洞?

那麼,科學可以幫我回答這個問題嗎?

在數學裡有個領域叫「拓樸學」(topology),這是一門在研究幾何形體在連續變形下不變性質的數學分支。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門在研究「洞」的哲學。

拓樸學有個廣為流傳的笑話(或者其實不好笑)

拓樸學家分不出來馬克杯和甜甜圈哪裡不一樣。



讓我借用一下拓樸學的觀點。

數學上來說,杯和碗,無須多做區分,因為兩者是同個東西。

杯和碗,不論開口大小,自始自終就只有一個開口而已;不難想像,若是在拉坏的旋轉台上,這兩個物件的外型確實可以隨意變換。

更進一步地說,在拓樸學家的眼裡,胡椒罐、廣口瓶、飯鍋、湯碗、冰霸杯、保溫瓶、茶杯(沒有小把手的)、盤子、碟子等,都是同個東西。

可想而知,拓樸學家進了廚房應該只能呆站在那,一道菜也煮不出來。





酸梅汁?酸梅湯?

好吧,撇開容量、開口、還有拓樸學不管。我把燒仙草倒在碗裡,再拿把湯匙吃不就得了嗎?何苦為難自己,在寒冬裡看著燒仙草結凍呢?

但我仍舊有個問題懸在心頭。


我目前為止看到的「酸梅湯」都是裝在瓶子或是罐子裡的。來源:維基百科

我目前為止看到的「酸梅湯」都是裝在瓶子或是罐子裡的。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從南到北,我在許多餐廳都會看到酸梅湯,這更是辦桌料理的最佳飲料;只不過,我目前為止看到的「酸梅湯」都是裝在瓶子或是罐子裡的。

那麼,是不是應該叫做「酸梅汁」呢?


avatar-img
110會員
226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不過,椅子最初的設計,根本不是朝著舒適設計。椅子,實際上,是區分彼此位階的一個重要物件。擁有較大權力、高高「在上」的人,才有坐椅子的資格,至今,我們仍舊可以在教室、教堂、法院、議會看到這樣的設計。
健康疑慮使得快樂兒童餐一點也「不快樂」加上塑膠玩具,讓孩童手邊的玩具大量丟棄。現在看到附贈的雙語讀本,是由 9 歲孩子的陳抗才有的結果。時至今日,快樂兒童餐甚至可以與「快樂」脫鉤。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不過,椅子最初的設計,根本不是朝著舒適設計。椅子,實際上,是區分彼此位階的一個重要物件。擁有較大權力、高高「在上」的人,才有坐椅子的資格,至今,我們仍舊可以在教室、教堂、法院、議會看到這樣的設計。
健康疑慮使得快樂兒童餐一點也「不快樂」加上塑膠玩具,讓孩童手邊的玩具大量丟棄。現在看到附贈的雙語讀本,是由 9 歲孩子的陳抗才有的結果。時至今日,快樂兒童餐甚至可以與「快樂」脫鉤。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就是一杯水,給予的只是你的想像,心即茶,茶即心!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處,時間短了,茶沒有入味,淡了;時間長了,入味太濃,苦了。
Thumbnail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 購買手搖解渴已成習慣 不知不覺中頻繁使用許多紙杯 造成了資源浪費 每次帶團我都在跟遊客提倡愛護環境 我自己也得從減塑生活做起!
Thumbnail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就是一杯水,給予的只是你的想像,心即茶,茶即心!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處,時間短了,茶沒有入味,淡了;時間長了,入味太濃,苦了。
Thumbnail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 購買手搖解渴已成習慣 不知不覺中頻繁使用許多紙杯 造成了資源浪費 每次帶團我都在跟遊客提倡愛護環境 我自己也得從減塑生活做起!
Thumbnail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