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青蛇》面世的 1993 年,「雌競」這個最早為網路用語的說法理應尚未誕生。但活在時代末端的我們都知道,許多事物早在被命名前就已存在。命名這個動作經常只是點明已經存在的事物,並提供形容和理解該事物的方法,但方法其實就是框架,我們能喊出某事物的名字,代表能依循某方法理解它。同時,我們對它的理解也被框限於這套方法、這個名字。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但若要以「雌競」來形容和理解二人的關係,我們首先要同意:一、白素貞和小青都是女性;二、這兩位女性互相競爭,而她們所競爭的是男性或父權的青睞──此處將「男性」和「父權」並列,並不是說但凡生理性別為男性就必然是父權的化身。此一並置得以成立的前提,是「雌競」一詞所蘊含的父權異性戀邏輯:即女性欲求的對象為男性,女性為求所欲而與另一或更多女性競爭,凸顯出男性作為被欲求和爭取之對象,具有更高的價值。
按字面初步折解「雌競」的含意後,我們很快會發現,白素貞與小青之間,乃至於整部電影及其改編的同名原著小說中對她們的描述,都溢出了上述的父權異性戀邏輯。此一發現如同眾多改篇經典文本的案例所一再印證,原著的不朽在於至今仍不斷提供解讀空間,同時也凸顯後世的命名對此空間可能是一種框限,未必能將之進一步擴大。
框限不全然負面,但必須注意其具有「定義」,和將事物置於某框架內以「理解」的目的和效果。也正因如此,即使《青蛇》溢出了「雌競」的框限,我們仍可從此處出發──亦即不受框限之處──以重新解讀這部已擴大對原著之解讀的改編作品。
事實上,姑且稱為「原著」的小說《青蛇》也是對民間傳說《白蛇傳》的改編。因此,電影《青蛇》亦可說是「改編的改編」或「二次改編」,甚至「多次改編」。畢竟,早在李碧華於 1986 年寫成《青蛇》前,《白蛇傳》已衍生出包括戲曲、影視等不同形式的無數創作。儘管在分析改編作品時,直接與原著進行比較是最直截了當也最常用的策略,但在這個「原著」眾多以致定義模糊的案例中,卻不太可行。
原著定義的模糊性,以及原著與改編之間的曖昧性,與「雌競」的框限形成對比。從「雌競」作為新詞,為理解舊事提供框架的角度看,將此詞所凸顯的女女相爭套用在電影《青蛇》上,既說得通也說不通。
且從女女相爭中的「女女」說起。
白素貞與小青是女性,但又不完全是女性。她們是否女性取決於我們怎麼定義女性,但身為人類的我們難以跳脫人類的視角與認知去定義女性,無論是否對所謂的「人類中心主義」有所意識。然則,當我們討論她們是否女性,我們討論的是她們是否為人類女性,或是否具有人類女性的特質(註 1)。 例如,她們化身成人時符合人類或至少大眾對「美女」的定義(更別說分別由王祖賢和張曼玉飾演),就外表而言確實是人類女性。又例如,白素貞親近許仙的原因是渴望成為人類,並藉由與他相戀、發生關係及成婚、懷孕生子來達成。按照故事設定,能夠體驗感情和情慾是成為人類的條件,但白素貞不但成為人類,更因為懷上並生下人類而如同人類女性般體驗生育。她的「修行成人」澈底得最終說服了始終對蛇妖窮追猛打的法海。如此一來,白素貞作為女性所肯定的不只是人類中心主義,更是對女性特質的刻板印象。而這凸顯出《青蛇》把小青改寫為主角的特殊性與重要性。
「女女」一詞所言的固然是女性,更指明有兩位女性,並指涉女同性戀。假如白素貞是「女女」中的其中一女,那麼小青作為其對照,則提醒我們儘管兩個「女」字寫法一致,卻各自代表不同的女性,女性不只有一種;甚至,小青不聽從白素貞之處,亦即其溢出白素貞所代表的女性刻板形象之處。於是,把敘事角度從白素貞移至小青不只是改編策略,更是性別政治──小青與白素貞所競爭的並非許仙,而假如這仍能稱為「雌競」,則這場競爭更在於兩種女性形象的角力、兩種性別意識形態的角力。若更進一步地考慮到小青不是人類(她不像白素貞自始至終皆保持人形,反而多次恢復原形,或處於半人半蛇狀態,並在結局裡質疑人類及定義人類的所謂「情」),那麼《青蛇》這個改編對原著之性別意識形態的擾亂,就不僅僅是塑造出與白素貞截然不同的反傳統女性形象,更澈底質疑了包括但不限於異性戀的人類愛情。
當然,雖說是「擾亂」,改編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亦是基於原著所提供的解讀空間,此外,則有賴後世的解讀擴大而非框限此空間。無論是在難以定義的原著或眾說紛紜的改編中,白素貞與小青之間都或多或少存在後世的所謂「雌競」,但當我們嘗試將這個新詞及其相應的概念套用於《青蛇》,此一改編反而改變了「雌競」的原意。同一道理,《青蛇》中沒有明顯的女同性戀元素,在香港電影的脈絡下,它亦從來不被視為女同志電影。但是,如果小青不是人類,使「雌競」的意義從男性至上與異性戀中心的狹隘的兩女爭一男,擴大至對人/非人、異性戀/不愛情(不但非異性戀愛情,更透過質疑何以為人來質疑人類愛情)的辯證,那麼,相對於將《青蛇》框限於女同志電影的定義,不是女同志電影的它將只會持續地挑戰並開闊我們對女性與女同性戀的想像。
註1. 既然討論到白素貞和小青是否人類,指涉人類女性的代詞「她」並不完全適用。但考慮到漢語中其他慣用的代詞似乎也無一完全適用,因此仍姑且使用「她」。
劇照提供/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