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焦慮1】金錢焦慮與身心健康:我的血淚史與四個改變步驟

【金錢焦慮1】金錢焦慮與身心健康:我的血淚史與四個改變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我開始非常努力賺錢

下班後,一直努力找更多能增加「收入」的機會

層面橫跨不同類別

  • 投資面:的台股、美股、期貨、ETF、基金。我都研究且試過
  • 電商面:研究了「亞馬遜電商」,帳號都申請通過,選品上也找了百來件,終於選到了3件要進貨,再聯絡大陸廠商,準備將貨放到美國亞馬遜的海外倉庫時,疫情爆發!這件事好告吹
  • 接案面:只要有企劃案,都會接


下班後,也同步的在忙這些「額外收入」

我下班在家忙著這些「額外收入」的同時,給了最糟糕的陪伴

我坐在沙發上,拿著我的筆電,天真的覺得我坐在家人身旁,就是陪伴

(這部分之後還有很多可以分享)


我覺得我非常努力了

雖然收入沒有辦法和工程師們比,但有在增加

但我始終不開心

上班+下班後的忙碌,加起來耗費的時間高達15小時

最後,我生病了

我心理生病

我身體生病


我開始思考

  • 我生病了,那我後悔嗎?
  • 到底為什麼我要逼自己成這樣? 為什麼不停下來,是因為甚麼原因造成的呢?


Q : 我生病了,那我後悔嗎?

這個問題分因為時間點,而有所不同!
1.自己開始生病後,你如果問我這個問題

我一定想都沒想的跟你說,「肯定」、「當然」、「非常後悔」
我非常後悔,為甚麼錢也沒有賺得比別人多多少,但我卻要承受現在這些不舒服,還要每天吃藥。

2.隨著自己慢慢停下來,這個回答出現轉變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我的過去,我的累積,雖然帶來痛苦,

但或許這是我需要學的一門課,

至少我提早發現了

我是不是可以改變,

我是不是很幸運的不是在我年紀很大,或者生病到無可救藥的時候發現要慢下來

所以,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會回答「不後悔」

我希望我能盡量做到不後悔

我聽過一句話「人生,很多的決定,那都是你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定

過去為甚麼會那樣做,因為,那時候的時空背景、你的想法、你的認知、你所渴望、所在環境,你的權衡利弊...等等原因,促使你做了這個決定

所以,不要後悔自己所做的決定

也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信當下我們可能都不這麼覺得,也無法認同

但這件事能帶給你什麼啟發,什麼改變,下一次怎麼樣會更好,這些都很重要

我之前有聽過一句話「就算跌倒了,也不要忘記,站起來的時候把地板的鑽石撿起來


Q:到底為什麼我要逼自己成這樣? 為什麼不停下來,是因為甚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自我審視後

原因就在我有非常嚴重的「金錢焦慮」

那金錢焦慮是從何而來

每個人不一樣,常見的原因如下,如果你有金錢焦慮,你也可以看看符合哪一項


  1. 財務不穩定性:當收入不穩定或生活開支不斷增加時,大家容易感到金錢的壓力。對未來財務狀況的不確定性使人感到焦慮,擔心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支出或長期維持生計。
  2. 社會比較:在社交媒體和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無意間將自己與他人進行財務比較。看到他人擁有更多財富或過著看似更好的生活,可能會激發自卑感或對金錢的焦慮。
  3. 缺乏財務知識:對如何管理金錢、儲蓄或投資的知識不足,也可能導致焦慮。缺乏有效的財務規劃會使人感覺不安,尤其是在面對需要作出金錢決策的時候。
  4. 文化與教育背景:在某些文化中,金錢是成功的標誌,從小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會讓人將金錢與自我價值緊密相連。這可能使人更容易產生金錢焦慮,尤其是在財務狀況不如意時。
  5. 恐懼與過去經歷:曾經經歷過財務困境或目睹家人朋友遭遇經濟困難的人,可能會對金錢產生深層次的恐懼。這些過去的經歷和情感可能會持續影響他們對財務的看法,並加劇焦慮。
  6. 生活壓力:在生活中面臨許多責任和壓力(如養育孩子、購房或儲蓄退休金等),人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輕鬆應對這些財務負擔,從而感到焦慮。
  7. 對未來的恐懼:擔心無法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特別是退休、醫療費用或子女教育等方面,會讓人感到金錢上的無力感和焦慮。


我的部分是1、2、4、5、7

但影響我最深的是2

2社會比較

我的比較來自於我們的家族內部

某一親戚把長輩的錢拐走後,安安靜靜就算了

但他們會用很多的方式,

不斷展現他們是有錢人

透過行動及言語鄙視我們

對方這些行為及言語,深深影響我,因為我難過我的家人被羞辱

或許在那時候,

心裡已經埋下了一個比較的種子

告訴自己需要努力賺錢

這個種子埋的非常非常深

我知道短時間要改變不容易


不過,可以慢慢來

針對這個部分,該如何改變?

如果你也有金錢焦慮,你也可以拿出紙筆,思考一下

我分享我的做法 :

  • 首先 : 持續探索
    我知道我需要持續自我探索,釐清到底是只有這1、2、4、5、7的大類別影響我,還是有其他的?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有點花時間
    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
    判斷依據來自於呼應第三步驟
    這些焦慮會影響到你,讓你覺得煩躁,不舒服嗎?
  • 第二步 :釐清重點
    那在這幾個大類別中的哪一個點,影響我?
  • 第三步 :是否需改變
    影響我的這個部分是好的嗎?
    因為有些會成為你的動力,就會是好的
    但如果它成為了你的壓力,那就是需要思考如何改變的
  • 第四步 :開始解決
    確認問題後
    那我該如何解決?
    我知道沒有辦法馬上改變
    但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如何解決


下一篇,延續繼續說明
如果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給我唷^^




avatar-img
沙發上的心靈旅人Lisa
0會員
4內容數
人生中有許多問題和狀況 但其實都呼應著內心某些情感,但可能不自知 和我一起坐在沙發上來一場精采的自我對話吧 我會透過心理及自我探索的過程 將這些過程分享給大家,看文章的同時,也一起來一場精采的自我對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