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了第二集再看第一集,單純發現敘寫的方法不一樣,第二集的敘寫有虛構的人物故事,第一集比較像是短篇專論,重新為情商定性,並且說明所謂的情商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的可以和所有的人好好相處,更是能安放自己的身心情緒。
追著別人的腳步走,那是避免重蹈覆轍,但時代在變,有許多事也真的不若以往。很多時候過去的辦法和規則不實用了,就得做點改變。於是聽著前輩分享過去的經驗,就能心存感激,但也清楚要走自己的路,畢竟通往人生終點的道路上,儘管人來人往,終究是一個人面對結局的死亡。夜深人靜,也通常只能捫心自問到底哪些值得,哪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那些別人的建議,或者別人的理想中的未來,中就可能跟自己的有落差,如何面對這樣的落差、拒絕情勒之外,也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核心原則,或許就是個可靠的情商。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有些摩擦,而這些時間點就是認識自己的機會,確認自己的選擇,並且明白這些選擇可能的代價。這個狀態書裡反覆地呈現,想要表達的不僅是這是個重要的自我認識,讓自己有機會平靜。作者想說的三個重要的原則之一:「明白」。另外二個是「剛剛好」與「慢慢來」,也是後面二本書的主軸。
作者最實在的部分,大概是擺明了說這並不代表一帆風順,也不保證輕鬆愉快,事實上可能會遇到許多的挑戰。但這不僅沒有減損明白在人生歷程中的價值,反而可以漸漸的體會明白可能帶來的平靜。這個平靜不同於喜悅,可能不是高峰經驗,但能幫助每一個人在抉擇的時候更安穩,在現代瞬息萬變的社會,也將成為多數人需要戮力追求的狀態。
另外一個容易產生誤解的好情商,是八面玲瓏的狀態。一個不委屈自己的八面玲瓏或許是可能的理想,但多數時候八面玲瓏的背後,可能是各種委屈求全。這些委屈代表的可能不是好情商,很可能是迷失自己的徵兆。現實上很多時候這些隱忍最後累積成苦旦的戲份,常常讓一個人情不自禁的演起悲情的角色,然而這樣的選擇恐怕不討喜,也費盡,裝了一陣子之後很可能再也無法維繫,最好一開始就避免這樣的惡性循環。
認清自己、認清現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但是不容易的事。現實上沒有天天開心,但可以考慮追求順心;現實上很難事事如意,但可能可以境隨心轉。如果明知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也許就不如把握一二,並且認清那八九。封面的照片不特別清晰處理,或許也就是呈現這種也清楚也不太清楚的狀態,得要不斷摸索。
推薦給有時也覺得自己有些委屈的朋友,苦旦是會下戲的,但人生有時並不如此。於是儘量不要演苦旦的角色,或者就把苦旦當作逢場作戲,也許會是對自己或身邊的人來說都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