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著無所求的心,而是持著「交換」的心態。比如捐了一千元給弱勢家庭當晚餐,隔天就因交通違規被舉報吃了一張一千六百元的罰單,這張罰單讓他非常生氣,心想難道老天爺就是這樣「回報」做善事的人嗎,以致於日後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便統統以冷漠回應,忘了反省自己哪裡有錯。


或是,有些人聽別人說吃素對身體好,所以也來吃個初一十五,吃了一年,有一天檢查出惡性腫瘤,心情大壞,覺得自己已經初一十五吃素了,怎麼菩薩沒有保佑,一氣之下開葷,各種肉大吃特吃。


不管是上述的捐助弱勢卻後悔,還是吃素回葷的例子,都只是因為「聽說」做這個很好而跟著做,並沒有打從心裡真正的明白和了解。真正的行善是出於不忍他人受苦的同理心,跟自己不守交通規則被開罰單是兩件事,有些人被無明覆蓋,將兩件事連在一起當成前因後果,實在可惜。而茹素是基於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並不是為了得道上西天,有些人以為吃素就能上西天,覺得穩妥了,也不修身養性,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用這樣心態吃素,一點效果也沒有,反而多了拖菩薩下水的罪。


就像一個人知道唸佛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沒有修身養性,也沒有行善積德努力消業障,就算再好的東西擺在眼前,也會因為不明白真正好在哪裡而放棄,因為無福消受。


老智者說要顧心,把心念顧好,心淨念純,行為就不會出差錯。他老人家一直希望大家要多讀經典,聞法入心,深識因果,知道行善的道理,知道行惡的果報,具有正知正見,就不會犯下傷天害理,違背道德良心的錯誤。不識道理,做了好事卻沒得到好報,於是怨天怪地,抱怨東憎恨西,如此不明究理,不知道人生是來酬業和修行,舊業未消,又繼續造新殃,沒完沒了,屆時再怪上天、怪神明、怪菩薩,那麼受苦受難的日子也就沒完沒了。


#顧心

#聞法入心

#識因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一九八九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團聚賞月吃餅話家常的溫馨時節,江先生與江太太陪伴四歲的兒子在台大醫院化療,那一年的中秋夜,江家人的心情格外沉重。 更晚一些,江先生夫妻陪兒子回到病房,一位衣著素雅的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給每一個病床五百元紅包,老太太很真誠的說,「爸爸媽媽辛苦了,祝福您孩子早日康復,這些錢
Thumbnail
2025/04/30
一九八九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團聚賞月吃餅話家常的溫馨時節,江先生與江太太陪伴四歲的兒子在台大醫院化療,那一年的中秋夜,江家人的心情格外沉重。 更晚一些,江先生夫妻陪兒子回到病房,一位衣著素雅的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給每一個病床五百元紅包,老太太很真誠的說,「爸爸媽媽辛苦了,祝福您孩子早日康復,這些錢
Thumbnail
2025/04/30
玉珠是小女兒,有哥哥姊姊的疼愛,也有爸爸媽媽的寵溺當靠山,只是家人不小心寵過頭,養成玉珠囂張跋扈愛頂嘴的個性。長大後的玉珠把這一抹原汁原味的習氣帶到婆家發揮得淋漓盡致,婆婆若念她,她就在廚房摔鍋蓋、砸鏟子,硬是把婆婆的氣燄壓下去。 有一天中午,婆婆吃完飯在房間午覺,玉珠跟婆婆鬧口角還在氣頭上,
Thumbnail
2025/04/30
玉珠是小女兒,有哥哥姊姊的疼愛,也有爸爸媽媽的寵溺當靠山,只是家人不小心寵過頭,養成玉珠囂張跋扈愛頂嘴的個性。長大後的玉珠把這一抹原汁原味的習氣帶到婆家發揮得淋漓盡致,婆婆若念她,她就在廚房摔鍋蓋、砸鏟子,硬是把婆婆的氣燄壓下去。 有一天中午,婆婆吃完飯在房間午覺,玉珠跟婆婆鬧口角還在氣頭上,
Thumbnail
2025/04/30
高中畢業後的文萱是家中生意的中流砥柱,開貨車送貨跑銀行跑公家機關樣樣利落,毫不含糊。七八年後,文萱嫁給客家獨子,廚房的事全部重新學習,尤其客家湯圓學了好多年,請教很多人之後才終於學會。 在股市上萬點的年代,文萱投入大筆現金在股市,每天在料理三餐和股市之間奔忙,若是忙過頭累了乏了,又跟公婆先生意
Thumbnail
2025/04/30
高中畢業後的文萱是家中生意的中流砥柱,開貨車送貨跑銀行跑公家機關樣樣利落,毫不含糊。七八年後,文萱嫁給客家獨子,廚房的事全部重新學習,尤其客家湯圓學了好多年,請教很多人之後才終於學會。 在股市上萬點的年代,文萱投入大筆現金在股市,每天在料理三餐和股市之間奔忙,若是忙過頭累了乏了,又跟公婆先生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
Thumbnail
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
Thumbnail
我這輩的家長很受這句話影響,「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國小、國中階段,家中經濟比較富裕的同學都有學鋼琴,家境更好一些,則是學小提琴、中提琴。就算家境不允許,只要孩子有興趣,家長不介意另打一份工,只為成就孩子,同時希望他們沒有機會學壞。
Thumbnail
我這輩的家長很受這句話影響,「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國小、國中階段,家中經濟比較富裕的同學都有學鋼琴,家境更好一些,則是學小提琴、中提琴。就算家境不允許,只要孩子有興趣,家長不介意另打一份工,只為成就孩子,同時希望他們沒有機會學壞。
Thumbnail
“認識耶和華神是一切智慧的開端”,他們在寫作中分享無數這樣思考的果子。這一切也讓孩子們思想更加成熟,更加體會這個世界上還有苦難和需要,生命境界就會更加美好。具體的說他們能夠體會天上父神的心意和地上父母的養育辛苦。
Thumbnail
“認識耶和華神是一切智慧的開端”,他們在寫作中分享無數這樣思考的果子。這一切也讓孩子們思想更加成熟,更加體會這個世界上還有苦難和需要,生命境界就會更加美好。具體的說他們能夠體會天上父神的心意和地上父母的養育辛苦。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不背單字就不會講話嗎?」 「不學文法就不聽不懂嗎?」 各種語言類的老師一定都被問過這個問題,我在深夜的寂靜中,還真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Thumbnail
「不背單字就不會講話嗎?」 「不學文法就不聽不懂嗎?」 各種語言類的老師一定都被問過這個問題,我在深夜的寂靜中,還真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
Thumbnail
現在是2021/5月,這次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被Covid-19疫情影響從海外回到台灣(據統計有約30萬海外人士返回台灣),因為國外的疫情狀況真的已經失控,台灣還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返台除了居住、工作外,大家有面臨孩子的教育銜接的問題嗎? 我的兩個孩子十歲跟五歲,二人都是學齡前就離開台灣,在國外讓他
Thumbnail
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聽過朋友、家人、或是自己曾說過「啊~自從 XXX 以後就沒什麼在 XXX 了,現在不行(或退步)了」。 有時候它是個事實,是現在確實生疏了的事實,有時候它是個理由,是想保持形象或是不想面對自己不足的理由。
Thumbnail
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聽過朋友、家人、或是自己曾說過「啊~自從 XXX 以後就沒什麼在 XXX 了,現在不行(或退步)了」。 有時候它是個事實,是現在確實生疏了的事實,有時候它是個理由,是想保持形象或是不想面對自己不足的理由。
Thumbnail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Thumbnail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語言可以講得很流暢、也很直覺,有時甚至都只是情緒反應,不太有「腦內翻譯」的動作。相反有更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學語言,說話總難以如同反射動作一般,同時有總引起「逐字翻譯」的傾向,話(母語)到嘴邊時的衝動,老是因為(腦內)的文字(外語)排列還沒就緒,令對方感到你似乎常常「欲言又止」。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語言可以講得很流暢、也很直覺,有時甚至都只是情緒反應,不太有「腦內翻譯」的動作。相反有更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學語言,說話總難以如同反射動作一般,同時有總引起「逐字翻譯」的傾向,話(母語)到嘴邊時的衝動,老是因為(腦內)的文字(外語)排列還沒就緒,令對方感到你似乎常常「欲言又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