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著無所求的心,而是持著「交換」的心態。比如捐了一千元給弱勢家庭當晚餐,隔天就因交通違規被舉報吃了一張一千六百元的罰單,這張罰單讓他非常生氣,心想難道老天爺就是這樣「回報」做善事的人嗎,以致於日後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便統統以冷漠回應,忘了反省自己哪裡有錯。
或是,有些人聽別人說吃素對身體好,所以也來吃個初一十五,吃了一年,有一天檢查出惡性腫瘤,心情大壞,覺得自己已經初一十五吃素了,怎麼菩薩沒有保佑,一氣之下開葷,各種肉大吃特吃。
不管是上述的捐助弱勢卻後悔,還是吃素回葷的例子,都只是因為「聽說」做這個很好而跟著做,並沒有打從心裡真正的明白和了解。真正的行善是出於不忍他人受苦的同理心,跟自己不守交通規則被開罰單是兩件事,有些人被無明覆蓋,將兩件事連在一起當成前因後果,實在可惜。而茹素是基於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並不是為了得道上西天,有些人以為吃素就能上西天,覺得穩妥了,也不修身養性,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用這樣心態吃素,一點效果也沒有,反而多了拖菩薩下水的罪。
就像一個人知道唸佛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沒有修身養性,也沒有行善積德努力消業障,就算再好的東西擺在眼前,也會因為不明白真正好在哪裡而放棄,因為無福消受。
老智者說要顧心,把心念顧好,心淨念純,行為就不會出差錯。他老人家一直希望大家要多讀經典,聞法入心,深識因果,知道行善的道理,知道行惡的果報,具有正知正見,就不會犯下傷天害理,違背道德良心的錯誤。不識道理,做了好事卻沒得到好報,於是怨天怪地,抱怨東憎恨西,如此不明究理,不知道人生是來酬業和修行,舊業未消,又繼續造新殃,沒完沒了,屆時再怪上天、怪神明、怪菩薩,那麼受苦受難的日子也就沒完沒了。
#顧心
#聞法入心
#識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