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不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個家庭,男主人是公務人員,太太是小學校長,兩名女兒是大學教授兼醫生,兩名女婿同樣教書又看診,外孫女剛進小學,品德兼優,熱心助人。


再往上看,這對男女主人的父母也是公教人員,爸爸校長退休,媽媽主任退休,再上一層,祖父是剃頭師傅,祖母是家管,雖然祖父母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卻是鄰里口中人人稱讚的大善人。在日治時代,顧自己的肚皮都來不及了,哪有美國時間顧到別人家裡的飯碗去,但是這對剃頭老傅師夫妻檔做到了。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一代造福,第一代享福,第三代造惡,第一代拼命修來的福氣都被第二代耗光了,接著第三代仗勢欺人、恃強凌弱,加速福氣的消敗。反觀上述家庭,第一代造福、第二代繼續修福,第三代修福也修慧,第四代延續父母的涵養和修為,自然也要福澤綿延。


這樣幸福又美好的家庭人人稱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樣的家庭是多少時間歲月累積善德成就的,如果我們看別人過得很好,內心羨慕不已,不如探究他們幸福背後做了多少善業和貢獻。如果我們只有做一點點,常常做了又後悔,善心不堅反反覆覆,那麼我們又要如何去怨天尤人、埋怨遭遇。上述家庭不只是第一代行善積德,第二代更是傾盡心力濟弱扶貧,第三代善根已經定錨,自然而然從善如流,做得比上兩代更多更廣更深。


看別人有好的德性應該要學習,見賢思齊,因為出好子孫不是平白無故,而是沿著自己投入的善因一點一滴結成的好果。知道了就不晚,不管長輩有沒有行善積德,就從我們這一代開始,自耕福田,自得福緣,我們有好的德性,孩子也會從善去依循。


#自修自得

#自作自受

#德性感召

avatar-img
53會員
1.3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玉媛是家中老么,從小受寵,可以說是嬌生慣養,因為脾氣驕縱,養成唯我獨尊,想怎樣就怎樣的個性,父母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長相清麗的玉媛二十二歲就結婚,十一年之後,玉媛跟先生離婚,帶著兩個女兒自立更生,雖然婚姻失敗,但是孩子由兩人共同扶養,前夫對女兒的需求和關心沒有減少分毫。 玉媛從來沒想過會成為單
有一對夫妻,原本都是醫檢師,學校畢業後從事檢驗工作數年,生活一直很安定。直到發生九二一地震,先生看到受傷民眾那樣多,身為醫檢師,卻在危急那一刻完全使不上力。這位先生仰天長嘆,發了一個大願,希望能從事醫療工作,站在第一線為生命把關。 然而,現實很骨感,因為當時他已經三十二歲,不可能重考醫學院,正
有一對夫妻,先生是傳統產業的技術部主任工程師,太太則是經營小兒科診所,兩人育有一子,平時各司其職,不管是接送小孩或是其他家務,都是分工合作。 這對夫妻的收入很好,但是生活很簡樸,兩人都是開國產車,手機使用到無法維修,或是無法更新軟體才會換新,他們住的房子也是租來的。然而,這對夫妻身邊的友人並不
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
美玉從小身體就不好,別人一分鐘心跳六七十下,她很多時候都只有四十多下,有時候虛弱到連拿茶杯的力氣都沒有。拖著不健康的身軀過生活,一直到婚後,美玉連生四個小孩,為了貼補家用,美玉總是利用孩子睡著的時間做裁縫,心臟病不能熬夜,可是美玉沒有選擇。 醫生跟美玉說,她的血管已經硬化,千萬要當心,因為比別
讀現代因果書,就會有很多的體會,因果已經不需看三世,今生因、今生果,稍微活長一點的人都看得到。不過因緣千絲萬縷,今生種種想不通的違緣際遇,都是攀著前生的造作而來,「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所有遇見和一切際遇就是最好的答案。 許老師在國小教書,是父母眼中乖巧聰明聽話的女兒,是父母的驕傲。
玉媛是家中老么,從小受寵,可以說是嬌生慣養,因為脾氣驕縱,養成唯我獨尊,想怎樣就怎樣的個性,父母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長相清麗的玉媛二十二歲就結婚,十一年之後,玉媛跟先生離婚,帶著兩個女兒自立更生,雖然婚姻失敗,但是孩子由兩人共同扶養,前夫對女兒的需求和關心沒有減少分毫。 玉媛從來沒想過會成為單
有一對夫妻,原本都是醫檢師,學校畢業後從事檢驗工作數年,生活一直很安定。直到發生九二一地震,先生看到受傷民眾那樣多,身為醫檢師,卻在危急那一刻完全使不上力。這位先生仰天長嘆,發了一個大願,希望能從事醫療工作,站在第一線為生命把關。 然而,現實很骨感,因為當時他已經三十二歲,不可能重考醫學院,正
有一對夫妻,先生是傳統產業的技術部主任工程師,太太則是經營小兒科診所,兩人育有一子,平時各司其職,不管是接送小孩或是其他家務,都是分工合作。 這對夫妻的收入很好,但是生活很簡樸,兩人都是開國產車,手機使用到無法維修,或是無法更新軟體才會換新,他們住的房子也是租來的。然而,這對夫妻身邊的友人並不
中文眾所周知不好學,每個人都是從注音符號學起,然後拼音,再學句子、造句,學到有一定的基礎,大約要五六年的時間。有些孩子,小一、小二就移民,如果沒有家長繼續在家教導,他們的中文就會停在會說,卻不太會讀的階段。 調心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有一點善根,知道要做善事,也願意去做,只是,做的當下並不是持
美玉從小身體就不好,別人一分鐘心跳六七十下,她很多時候都只有四十多下,有時候虛弱到連拿茶杯的力氣都沒有。拖著不健康的身軀過生活,一直到婚後,美玉連生四個小孩,為了貼補家用,美玉總是利用孩子睡著的時間做裁縫,心臟病不能熬夜,可是美玉沒有選擇。 醫生跟美玉說,她的血管已經硬化,千萬要當心,因為比別
讀現代因果書,就會有很多的體會,因果已經不需看三世,今生因、今生果,稍微活長一點的人都看得到。不過因緣千絲萬縷,今生種種想不通的違緣際遇,都是攀著前生的造作而來,「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所有遇見和一切際遇就是最好的答案。 許老師在國小教書,是父母眼中乖巧聰明聽話的女兒,是父母的驕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對富豪夫妻,住在別墅裡。 兩夫妻繁忙於事業, 太太誕下了名嬰兒後, 便請了位保姆來托嬰。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了好幾年的模範母親、模範父親表揚大會,從接待組到主持人都做過。 看著一家又一家的阿公阿嬤上台領獎、家族大合照,身處旁觀角度偶爾也會感動,享受溫馨的氛圍。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也能以來賓家屬的身份參加盛會。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對富豪夫妻,住在別墅裡。 兩夫妻繁忙於事業, 太太誕下了名嬰兒後, 便請了位保姆來托嬰。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了好幾年的模範母親、模範父親表揚大會,從接待組到主持人都做過。 看著一家又一家的阿公阿嬤上台領獎、家族大合照,身處旁觀角度偶爾也會感動,享受溫馨的氛圍。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也能以來賓家屬的身份參加盛會。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