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牛肉麵耽誤的豆花店

被牛肉麵耽誤的豆花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老婆大人的引導下,提前在松江南京捷運站下車,到四平街尋找一家神奇的牛肉麵店。

其實素來對於吃不講究的我,會特意繞道去某一家店,當然不是因為那家的牛肉麵特別好吃(除了不在乎吃,另外也是因為我也分辨不出食物等級細微的差異)主要是那家店免費吃到飽的豆花。

老婆大人上星期無意中到這家店,發現居然有免費的豆花可以吃,回家就讚不絕口,一再提起,看來不跑一趟是不行的。

果然,只要隨便點一碗牛肉麵(價格也不貴,150元左右),豆花就隨你吃,令人驚豔的是,豆花是用黃豆古法製造的,而不是那種「豆花粉」泡製的,豆花你可以加糖水加豆漿,還有六種配料隨你高興加,花生、紅豆、綠豆、仙草,這些都是我喜歡的原型食物,也是我喜歡吃傳統刨冰最喜歡的配料。

我吃了三碗豆漿的豆花,我看鄰座壯壯的年輕人,在我吃撐了離席時,他去盛了第五碗。看來,恐怕有不少人是衝著豆花來這裡吃牛肉麵的。

據說,桃園地區流行吃牛肉麵送豆花,但是這可是我第一次吃到,而且豆花的品質與配料真的是沒話講。

這些年雖然偶爾會有些場合不得不必須到大飯店或高檔的餐廳用餐,說不得不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喜歡吃那些複雜或昂貴的料理,所謂複雜是我看不出料理的食材樣子。我最喜歡的食物就是從小就有的一些庶民小吃,像蚵仔煎、蚵仔麵線、豆花、刨冰……等等。

就像甜點一樣,滿街的打卡名店,精緻漂亮但是不知道什麼材料製作的甜點,小小一片也許就七、八十元,或者一個如碗粿大小的蛋糕就要二、三百元,對於螞蟻族我來說,即便都是甜的,但是我卻沒什麼興趣。對於甜點我心目中排名第一名的是一個12元的紅豆車輪餅以及南投草屯的大姊手工現做麻糬,前些年第一次吃到是好朋友的媳婦從家鄉捎來,一入口驚為天人,只好拜託她若回娘家就記得幫我多買幾盒。我把麻糬冰在凍箱,吃飯前拿一個出來解凍,吃完飯剛好可以吃,滋味居然不變。

幸好有這些好吃的甜點,增添生活的樂趣與小小的期待。

raw-image


 

抗糖化就是抗老化

 

    自從身體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居然血糖已經超過標準,驚嚇之餘,除了開始注意吃甜食的頻率與數量,也會注意有關飲食保健的各種訊息。

    最近發現,不管是台灣或是世界各國,對於攝取太多醣類的危害有很多報導,大概是現今的外食習慣,太多飲料與甜點,糖尿病高血壓及各種慢性病,已經對各國民眾造成嚴重的威脅。

    本來我對各種報導中提到,高血糖會讓體質酸化,造成細胞衰老,器官組織會僵硬,心臟血管無法保持彈性來正常運作,就會逐漸產生各類慢性病…..這些說明,我都只是當作某種「形容詞」,只是「文宣」式的「恐嚇」,雖然我知道吃太多糖會形成胰島素的阻抗,也就是喪失功能造成糖尿病,然後糖尿病會造成身體各器官末梢血管脆弱敗壞,但是只是接受這樣的結論,並沒有特別去想高血糖的致病機轉。

    最近看了些談論「糖化蛋白」的文章,才恍然大悟,也了解「糖化」現象是近年抗老研究領域最夯的主題。

    所謂「糖化」就是體內多餘的糖跟蛋白質結合後,使蛋白質變質產生了AGE(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最終糖化蛋白 )的現象。而這種變質的蛋白,跟正常組成人體結構的蛋白的物理特性不一樣,變得比較脆弱,也會引起周邊細胞發炎的現象。

    通常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若含有醣類(包括直接吸收的單醣,還有雙糖及澱粉類的多糖),在小腸被消化酵素分解成葡萄糖(屬於單醣),然後送到血液裡面去。

    在血液裡的葡萄糖一增加,胰臟就會分泌胰島素,而胰島素的作用是將這些葡萄糖送到細胞裡,供作細胞生長運作所需的能量來源。

    也因為胰島素把葡萄糖送到細胞裡,所以血液中的葡萄糖數量就會降下來,血糖值就能保持穩定。但是如果血糖裡的葡萄糖在瞬間急遽增加的話,多到胰島素來不急分泌,或多到胰島素處理不來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數量就降不下來,這也就是血糖值高的原因。

    葡萄糖除了被送到細胞當運作的能量之外,多餘的還會轉變成「肝糖」,儲存在肝臟或肌肉裡面,但是這些地方的總儲存量還是有限度的,超出的葡萄糖就會再轉存成脂肪細胞,累積起來,就是讓我們變胖的體脂肪。

    簡單講,體脂肪就是人體吸收利用葡萄糖,超過當下細胞的需求量以及人體可以儲存量之後的能量的最終儲存產物。

    但是不管是肝糖或脂肪,都是醣類透過胰島素處理的產物,但是那些留在血液裡,胰島素來不及處理的葡萄糖,就會跟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AGE,也就是糖化蛋白質這個危險的物質,在全身各處破壞作怪。

    我們都知道,全身所有組織,不管是細胞,或者肌肉、血管、皮膚,結締組織或者骨頭、軟骨……全都需要蛋白質參與組成,但是若是這些構造身體基本素材的蛋白質是由糖化的蛋白質取代會發生什麼事?

 

 

    當AGE,糖化蛋白質增加,蛋白質內重要的膠原組織維相聯結的構造,就會產生變異,無法達到原來的功能。比如說,AGE蛋白質跑到肌膚的細胞內,那麼真皮層裡的膠原蛋白跟彈力蛋白就會失去彈性,肌膚就會變得鬆弛、產生皺紋,也就是老化。

    若是AGE蛋白跑到血管壁,血管就會失去彈性,變得脆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動脈硬化。若是到骨頭,骨質就會變差變脆弱,跑到眼球的水晶體,因為構成水晶體的也有蛋白質,稱為晶體蛋白,若是裡頭增加AGE蛋白質的話,會造成水晶體混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內障,至於其他如腎臟或其他末梢血管遭受AGE蛋白的影響更快且更大,這也是糖尿病初期沒有症狀,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隨口喝下的飲料或甜點已經不斷在傷害這些組織,這些從來不測血糖的人,往往是來自腎臟或眼睛或其他帶有末梢血管的組織或器官有問題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最近也有人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罪魁禍首,也就是腦內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是發病的原因,而能分解除去「乙型類澱粉蛋白」的酵素,也是分解胰島素的酵素。

    當我們吃進大量醣類,為了把血液裡的糖移除,就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最後要代謝掉這些胰島素,分解酵素就會擱下分解「乙型類澱粉蛋白」的工作,久而久之,最後造成這種變異蛋白在腦內的過度堆積,總終導致阿茲海默症,也就是失智症,而且也有研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裡,也會驗出大量的AGE蛋白。

    年輕時暴飲暴食,身體的血糖快速升高,初期人體還能夠頻繁而且大量的分泌胰島素,但是這種不正常地折磨胰臟、長期下來,會讓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變差,最後造成血糖值沒有辦法下降,這稱為胰島素抗阻,也會引起糖尿病,只好嚴格地控制醣類的進食,或者胰臟受損後從體外施打胰島素。

    總之,瞬間吃進大量的醣類,讓血糖變高,不管是產生糖化蛋白質或形成胰島素阻抗,都是非常嚴重的事,那麼該如何進食,如何選擇食物才不會有高血糖?我們下回分解。

 

 

avatar-img
閱讀書評
1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閱讀書評 的其他內容
進入熟齡當然是進行全面性斷捨離的好時機,但是仔細回想,我們在過往生長階段,其實也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斷捨離,比如上了國中,就會將小學階段的課本或教科書資源回收或送人,之後每次的升學大考後,那種把疊起來堪比身高還高的應考資料丟掉那種如釋重負的開心,現在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 這樣的場景,最後一次應該是
 這幾年台積電一家公司帶動了台灣股市的欣欣向榮,各種經濟統計數字也隨之亮眼,台灣民眾對於晶片、封裝、幾奈米幾奈米這些名詞也都耳熟能詳到成為一般日常用語,但是其實奈米是微小到我們很難想像的尺寸。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以及各種電子產品,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都仰賴這些科技產品,他們改善了我們
這十多年來,日本有一個新的名詞,也算是一門新的學問叫「終活」,也就是到達人生終點前該準備及練習的活動。 終活的各個面向中,斷捨離是頗為盛行的項目,有各式各樣教導我們如何練習斷捨離的書,也有許多收費的專家手把手來幫我們。 最近看到一個建議,以不同年齡階段標示斷捨離的重點,例如五十歲的時候,處理登山
前幾天應IC之音廣播電台邀請,擔任國際教育論壇的主講來賓之一,主題訂為父母與子女的全球冒險,我想這是因應新竹科學園區裡許多工程師的需求,想了解是否該送孩子出國讀書。 基本上,在這全球化或地球村的時代,有機會讓孩子擴增視野當然是好事,不過我也提醒參加論壇的父母親,維繫跟孩子一輩子的親密感,或許是為人
 最近臥室牆面以鋼絲吊掛的書架,有一根鋼釘支柱鬆脫了,老婆大人下旨即刻將所有書籍撤除。我只好將架上的六百本書移走,換上重量較輕的DVD。問題是這些會擺在臥室的書,當然是比較特別的,或者說,是那些不希望親朋好友來家裡玩時,看到客廳或書房擺的書就隨手借走(別人借走的書能歸還的機率非常低)。     其
 任何活動,不管是一般的社區小活動或者跨縣市的大型活動,只要有二、三位核心的發起伙伴,再加上圍繞這幾個人周邊十來位朋友,不管是基於人情或湊熱鬧來幫忙,活動就能順利舉辦。      活動不是不重要,規劃完善成效良好的活動能夠激勵人心,或者藉此宣揚理念,凝聚共識,對於主辦人來說,辦活動令人興奮,甚至會
進入熟齡當然是進行全面性斷捨離的好時機,但是仔細回想,我們在過往生長階段,其實也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斷捨離,比如上了國中,就會將小學階段的課本或教科書資源回收或送人,之後每次的升學大考後,那種把疊起來堪比身高還高的應考資料丟掉那種如釋重負的開心,現在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 這樣的場景,最後一次應該是
 這幾年台積電一家公司帶動了台灣股市的欣欣向榮,各種經濟統計數字也隨之亮眼,台灣民眾對於晶片、封裝、幾奈米幾奈米這些名詞也都耳熟能詳到成為一般日常用語,但是其實奈米是微小到我們很難想像的尺寸。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以及各種電子產品,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都仰賴這些科技產品,他們改善了我們
這十多年來,日本有一個新的名詞,也算是一門新的學問叫「終活」,也就是到達人生終點前該準備及練習的活動。 終活的各個面向中,斷捨離是頗為盛行的項目,有各式各樣教導我們如何練習斷捨離的書,也有許多收費的專家手把手來幫我們。 最近看到一個建議,以不同年齡階段標示斷捨離的重點,例如五十歲的時候,處理登山
前幾天應IC之音廣播電台邀請,擔任國際教育論壇的主講來賓之一,主題訂為父母與子女的全球冒險,我想這是因應新竹科學園區裡許多工程師的需求,想了解是否該送孩子出國讀書。 基本上,在這全球化或地球村的時代,有機會讓孩子擴增視野當然是好事,不過我也提醒參加論壇的父母親,維繫跟孩子一輩子的親密感,或許是為人
 最近臥室牆面以鋼絲吊掛的書架,有一根鋼釘支柱鬆脫了,老婆大人下旨即刻將所有書籍撤除。我只好將架上的六百本書移走,換上重量較輕的DVD。問題是這些會擺在臥室的書,當然是比較特別的,或者說,是那些不希望親朋好友來家裡玩時,看到客廳或書房擺的書就隨手借走(別人借走的書能歸還的機率非常低)。     其
 任何活動,不管是一般的社區小活動或者跨縣市的大型活動,只要有二、三位核心的發起伙伴,再加上圍繞這幾個人周邊十來位朋友,不管是基於人情或湊熱鬧來幫忙,活動就能順利舉辦。      活動不是不重要,規劃完善成效良好的活動能夠激勵人心,或者藉此宣揚理念,凝聚共識,對於主辦人來說,辦活動令人興奮,甚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