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期只和華人相處,當然不。
但如果交了外國男友,每天都用英文聊天呢?剛和男友J認識,知道他會說法語,我就以為他是法國人,直到一兩個禮拜後,我和他聊到「你家鄉的甜點,你最喜歡哪個?瑪德蓮還是可麗露?」他才知道我根本沒聽懂他的自我介紹。
「I'm from Belgium.」
「Belgium?Why you can't speak Chinese?」我面露疑惑。
「?」J也一臉無法理解的看著我。
經過一頓嘴忙手亂的語言輸出,我才知道Belgium不是北京Beijing,是比利時啦!這個問題其實只要用手機翻譯就能解決,但即便我英文爛成這樣,他還是堅持要用「英文解釋英文」,像比利時他就用巧克力、啤酒這些有名的東西當作線索,唉,不講我還以為在玩「你說我猜」呢!
那時我到澳洲才四個月,還可以稱自己是新手。但八個月過去,我抵達墨爾本後又發生一件糗事。
我們住在南墨爾本,鄰近賭場crown,每天上班、採買都會經過它,有天我們忙完手邊事情,便散步去看電影。

圖片來自crownmelbourne
我指著它說:「crown 是不是很多人的意思!」我心裡驕傲地想:嘿嘿,你看我的英文有進步了吧!
「oh,that is crowd.」
「?!?! What is crown?」
「你有看到屋頂的logo嗎?那就是crown,戴在頭上的。」J用英文解釋,還怕我聽不懂用手比了戴皇冠的動作。
當下我心如死灰、生無可戀,就算我每天講英文,獲得的也只有「比較敢講」的能力。
而我的破英文不只自我認證,各方朋友領教後,他們都問了同一個問題。
「妳英文這麼爛,你們到底怎麼溝通的?」
「唉,大概是心電感應吧!」我發誓,真心不騙、所言不假。
總之,學英文不只要有環境,基本的單字、文法還是要下功夫苦讀的。不然一年過去,最好的情況就只是交到一個外國男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