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從社會新聞反思死亡

清明時節,從社會新聞反思死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在看到以上新聞事件時,我自己不免會格外關注起自己與身邊親友的身體狀況,會真心覺得健康第一,賺多少錢、出多少國、工作狀況如何、住怎樣的房子這些事情瞬間被我拋諸腦後,只求自己與身邊親友身心狀況一切平安,這就是幸福人生最大的前提!

當初看到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時,會不禁感嘆:他們都還這麼年輕,就離開人世了!但後來因為自己近一年各種病況不斷,也越來越對「生老病死」的議題「有感」,越來越能意識到: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死亡或意外事故的死亡,大家不分年齡或社經地位背景或原先的健康情況,人人皆平等,人人皆可能在任何時候面臨生命的終點。

當我意識到「死亡的降臨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的這件事時,我變得格外注重自己的健康,也更盡力降低任何高風險的行為(例如:晚睡、超時或過度疲勞地工作),更有意識也更積極地幫自己規劃休息的時間。至於意外,這真的無法預料,只能平時多小心自身安全,在天災人禍來臨前,盡可能做好萬全的防災準備、先想好避難的動線,才能在災禍降臨時,更可以臨機應變,保護自身性命與安危。

我很喜歡我青少年時期看過的一本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書中有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它說:想像你的肩膀上有隻小鳥,每天都轉頭問問小鳥:「我今天會死嗎?」可以延伸問自己的問題還有:「我準備好(面對死亡)了嗎?」「我過的是我想過的人生嗎?」「我成為我理想中的人了嗎?」

各位讀者,如果你的肩膀上有一隻小鳥,你會願意跟牠對話,問問牠以上的問題嗎?如果你問了以上這些問題,你會得到什麼答案呢?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68會員
28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這週的方格子文章,請大家可以去翻閱張老師月刊2025年3月1號發行的3月號No.567期的文章「你離開之後,仍然住在我的心裡—談分手或離婚後未完成情結的面對與處理」。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這週的方格子文章,請大家可以去翻閱張老師月刊2025年3月1號發行的3月號No.567期的文章「你離開之後,仍然住在我的心裡—談分手或離婚後未完成情結的面對與處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