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
- 計數器可分為同步計數器和非同步計數器兩種,其中非同步計數器又稱為漣波計數器。
- 計數器(Counter)是能計數時序脈波個數的電路,利用計數器可以計數出固定時間內脈波的個數,進而技術脈波的週期與頻率,所以可以達到計數或計時的功能。
- 非同步計數器其最大特徵就是其時脈(CLOCK)並沒有全部接在一起,而是由前一級的輸出串接至次一級的時脈輸入。
- 非同步計數器其各級正反器的輸出是一級一級逐漸變化,期間存在短暫的時間差,就是延遲時間。
- 上數計數器的意思為在計數的過程,計數值順序是由小至大依序遞增。
- 下數計數器的意思為在計數的過程,計數值順序是由大至小依序遞增。
2n模非同步計數器
n級正反器所組成的電路最大可設計成除2n的計數器。
非同步上數計數器時脈的接法:
- 負緣觸發時,由正數輸出(Q)串接至下一級時脈輸入。
- 正緣觸發時,由補數輸出(Q')串接至下一級時脈輸入。
- 負緣觸發時,由補數輸出(Q')串接至下一級時脈輸入。
- 正緣觸發時,由正數輸出(Q)串接至下一級時脈輸入。
時序分析
下圖是由負緣觸發的JK正反器所組成的16模非同步上數計數器,計數範圍0~15:

負緣觸發非同步上數的各正反器輸出時序變化如下圖所示:

下圖是真值表,而一般我們在真值表上面透過描繪出各個Q的輸出變化,畫出的時序圖經過翻轉同樣也是時序圖。

好,繼續,下圖是由正緣觸發的JK正反器所組成的16模非同步上數計數器,計數範圍同樣是0~15:

正緣觸發非同步上數的各正反器輸出時序變化如下圖所示:

下圖是由負緣觸發的JK正反器所組成的16模非同步下數計數器,計數範圍是15~0:

負緣觸發非同步下數的各正反器輸出時序變化如下圖所示:

真值表就請讀者自行觀察時序圖來繪製囉。
繼續,下圖是由正緣觸發的JK正反器所組成的16模非同步下數計數器,計數範圍同樣是15~0:

正緣觸發非同步下數的各正反器輸出時序變化如下圖所示:

好,讀者從上述各種計數器的觀察可以發現,每個正反器均有除2的功能,你可以看出Q0的輸出脈波頻率為fA = fCK / 2、fB = fCK / 4、...以此類推。
且每個正反器輸出脈波的工作週期皆為50%。
另外,你不妨想想,每個正反器的 J 和 K 端都為1,其實特性就和 T 型正反器一樣,故我們同樣可以使用 T 正反器來完成計數器電路:

或者使用D 正反器模擬相同結果:

- 因為每個時脈上升緣到來時,Q 都會變成原本的反向值,如此周而復始。
- 也就是「Toggle」(切換)行為。
- 若時脈頻率為 F,則 Q 的輸出頻率為 F/2。
- 結論就是其同樣為 T 型正反器的實現。
好,本章節先到這邊,下一章節我們會討論非2n模的非同步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