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冷萃咖啡越來越普及,受到許多咖啡愛好者的歡迎。不僅在咖啡館隨處可見,便利商店的貨架上也出現各式瓶裝選擇。許多人在夏季偏好冷萃,因為它比熱咖啡更為清爽,且對胃部的刺激相對較小。
冷萃咖啡的特點是口感滑順、酸度與苦感較低,即使是平常不習慣喝黑咖啡的人,也常能接受其風味。有些人甚至認為,冷萃更能展現咖啡豆本身細緻的香氣和自然甜味。
由於冷萃飲用起來感覺較為溫和舒適,加上製作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太多專業器材,因此在家自行製作冷萃的愛好者也逐漸增加。冷萃咖啡是怎麼做的?跟冰咖啡有什麼不同?
不少人會將冷萃咖啡與冰咖啡混淆,但兩者的製作原理有著明顯差異。
冷萃咖啡,顧名思義,是利用冷水或常溫水,長時間(通常 12 至 24 小時)浸泡咖啡粉來進行萃取。這種方式能讓咖啡中的風味物質緩慢釋出,尤其是酸味與苦味的部分,因此成品風味更為柔和圓潤。
相對地,冰咖啡是先用熱水沖煮出咖啡,再加入冰塊快速降溫而成。由於採用熱水萃取,冰咖啡的酸度與咖啡本身的香氣會更為突出,口感也比較接近傳統的熱咖啡。
以下是冷萃咖啡與冰咖啡的主要區別:
如果您希望簡單又方便地品嚐到冷萃咖啡的獨特風味,除了自己準備,也可以選擇市面上已預先分裝好的冷萃咖啡包,例如 HOFFE COFFEE 冷萃咖啡包,通常這類產品已將咖啡粉研磨並封裝好,只需加入水並冷藏靜置,隔天就能享用。
冷萃咖啡有哪些優勢?
除了獨特的口感,冷萃咖啡因其製作便利與易於保存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優點:
- 風味濃度可依偏好調整: 冷萃咖啡的風味濃淡主要取決於水粉比例與浸泡時間,而非沖煮技巧。這意味著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例如,想要濃郁一點,可以減少水量或延長浸泡時間;喜歡清淡則可增加水量或縮短浸泡時間。
- 製作方式簡易,不需特殊器材: 與手沖或義式濃縮咖啡相比,製作冷萃不需要手沖壺、濾杯或高壓咖啡機。只需要研磨好的咖啡粉、一個濾袋或濾網,搭配乾淨的容器和冷水即可在家輕鬆完成。如果您覺得準備研磨咖啡粉等步驟較為麻煩,市面上也有已預先分裝好的冷萃咖啡包可供選擇,例如 HOFFE COFFEE 冷萃咖啡包,只需將咖啡包放入冷水中冷藏靜置一晚,隔天即可享用一杯風味穩定的冷萃咖啡。
- 可一次製作多份,方便存放: 做好的冷萃咖啡可冷藏保存約 3 至 5 天。對於平日工作忙碌的人來說,前一晚預先做好,隔天早上即可直接攜帶飲用,非常省時便利。
- 對腸胃較為溫和: 冷萃咖啡因其溫和的萃取過程,所含的酸性物質相對較低,對腸胃的刺激也較小。如果您習慣早上空腹喝咖啡容易感到胃部不適,不妨試試冷萃。
冷萃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會比較高嗎?
冷萃咖啡喝起來順口,有些人會好奇咖啡因含量是否較少?事實上,這不一定。
冷萃的咖啡因含量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萃取時間長短、咖啡粉研磨粗細、水粉比例,以及咖啡豆的種類與烘焙度等。舉例來說,若使用烘焙較深的咖啡豆並長時間浸泡,冷萃的咖啡因含量可能與熱沖泡咖啡相去不遠,甚至更高。
優質的冷萃咖啡產品,會選用適合的咖啡豆並控制烘焙與處理流程,確保成品在風味濃郁的同時,口感保持圓潤,提供一種既溫和又不失層次的咖啡體驗。
冷萃咖啡的水粉比例如何掌握?
初次嘗試自製冷萃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如何掌握水粉比例。
這裡提供一個建議的入門比例:水粉比 1:14。也就是說,使用 1 克咖啡粉搭配 14 克水。例如,您可以使用 16 克咖啡粉搭配約 220 毫升的冷水。
若選擇市售的冷萃咖啡包,例如 HOFFE COFFEE 冷萃咖啡包,通常產品設計已考慮到便利性,將咖啡粉量與建議水量(如一包搭配約 220 毫升水)預設好,讓使用者直接依包裝指示操作即可。這對新手相當友善,省去了測量比例與調整研磨度的步驟。
自製冷萃咖啡的步驟與建議
如果您想親手製作冷萃咖啡,以下是一般建議的步驟流程:
- 準備咖啡豆並研磨至中粗至中細程度。
- 將咖啡粉放入濾袋或濾網中(可選用可重複使用的布袋或紙質濾袋)。
- 使用乾淨的容器,加入冷水或常溫水,將裝有咖啡粉的濾袋完全浸入水中。
- 密封容器後,放入冰箱冷藏浸泡 12 至 24 小時。
- 取出濾袋,即可倒出飲用。
幾個小提醒:
- 建議選用新鮮、品質穩定的咖啡豆。
- 使用的水質會顯著影響最終風味,建議使用過濾水或瓶裝水。
- 濾袋材質也可能影響味道,盡量選擇無異味的材質。

結語:無論自製或便利包,都能享受冷萃的美好
冷萃咖啡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在日常中輕鬆享用順口、帶有自然甜感且對身體負擔較小的咖啡方式。您可以選擇自行製作,享受親手操作的樂趣,也可以透過市售的便利產品,例如 HOFFE COFFEE 冷萃咖啡包,一樣能品嚐到理想的風味。
一套冷萃咖啡包可能包含來自不同產區的精品咖啡,讓您每天都能輕鬆變換口味,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一份簡單而愉悅的咖啡時光。冰箱裡備有一瓶冷萃,確實能讓生活步調多了一點從容自在的感覺。